01 新價值

一個唯利是圖的社會,

每一個人都會在物化自己與他人的

過程中成為受害者。

※※※

經常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做出很傻的事情,或者因為在感情上找不到出口,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甚至是自己的親生父母。這些現象會使人懷疑,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是不是出現問題?

我個人覺得,年輕人本身是無辜的。

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過程,我們現在看到那些令人錯愕的行為,是一個「果」,而真正需要探究,則是形成這個「果」的「因」。在長期唯考試導向的教育體制中,我們是允許學生升學科目得滿分,在道德、人格、感情培養的部分,根本可以是零分。因此產生這些現象,錯愕嗎?我一點也不覺得。

這個問題不是現在才有,在我那一個年代就開始發生。我們很少思考到為什麼要孩子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學,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譬如我從事藝術工作,關心的是創作力、關心人性的美,我在不同的學校教過,從聯考分數最低的學校到聯考分數最高的學校,我都教過。以我所教授的科系而言,我不覺得這些學校之間有太大的差別。

如果你實際接觸到學科分數低的學生,就會知道,他們沒有花很多時間準備考試,相反的,他花很多時間在了解人。譬如說看電影或者讀小說,從中就有很多機會碰觸到人性的問題。

可是專門會考試的學生呢?往往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一九九八年發生震驚社會的王水事件,一個女孩子因為和另一個女孩子交往同一個男友,在慌張之際,就把化學方面的專長用出來,她調出了「王水」,犯下謀殺案。

我們可以說,她的專業知識分數非常高,但她在道德跟情感處理上是零分。

她是壞或是殘酷嗎?我不覺得,她根本沒有其他選擇。平常她沒有這樣的準備,缺乏對人性的了解,我稱她為「無所措手」族,她根本不知道怎麼辦。所以最後警方帶她到現場時,她很茫然;她當然茫然,因為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這些個案非常明顯的就是我們說的「好學生」,他們要進的科系和研究所,都是最難考的,他們從小就埋頭在升學、考試裡,忽略了其他。從很多年前我就很怕這樣的人,我覺得這樣的人一旦犯罪時,對於「罪」的本質,完全不了解,因為他根本沒有機會接觸。

所以我一直覺得,如果要指責這樣的事情,矛頭應該是指向一個教育的架構,這個架構教育出一批批像這樣非常奇怪的人。

我聽過很多明星學校內發生的人際關係,包括在二十多年前出版的《拒絕聯考的小子》,就已經指證出明星學校內,為了考試、拿高分,同學之間如何鬥爭,如何去傷害別人,我聽過太多這一類的事,也隱約感覺到考試導向繼續發展下去,我們的孩子會發生很可怕的事。

而這些已經發生的新聞事件,就是我們受的「惡果」。

— — —

新價值

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過程,

我們現在看到那些令人錯愕的行為,是一個「果」,

而真正需要探究,則是形成這個「果」的「因」。

— — —

【從文學中尋找人生的解答】

我舉一個例子,我自己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大概國中一、二年級,我很苦悶。我相信凡人處在一個生理發育、轉變的時期,就是他最敏感的時候。不只是身體開始變化,聲音變粗、性徵出現等等,更重要的是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存在性。我想,中外古今所有的重要時刻,就在此時,也就是啟蒙時刻。

在那個時候,我感覺到身體的苦悶,卻無法解答。因為生理的苦悶引發我開始去思考人到底是什麼?我到底是動物還是人?我的精神在哪裡?我的精神嚮往和肉體的慾望衝突得很嚴重,我不知道女孩子會不會這麼嚴重?以男孩子來說,包括我和我的同伴,都是非常嚴重的,那是一種來自於生理上奇怪的壓力。

於是我很自然的就找上了文學。我在書店讀文學,在文學裡削減了許多慾望上的苦悶,並嘗試去解答自己從何而來?要到哪裡去?我是什麼?這些難以解答的課題。

因為這樣,有一段時間,我原來很好的功課就耽誤了,那幾次考試的結果都非常糟。我因此被學校,被家裡指責成一個壞學生、壞孩子。我想,在那一剎那之間,我是非常容易變壞的。幸好文學救了我,讓我有足夠的自信,不但沒有變壞,並且在文學中得到很多關於人生課題的解答。

同一個時間,我的同伴一頭鑽進考試裡。這些同學,今天我回頭去看的時候,發現他們都過得不快樂。他們考上了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學、有些也出國留學回來了,但對於感情或是婚姻各方面所發生的問題,他們都沒有辦法面對。

對於人性和真正的自我,他們始終沒有機會去碰觸,因為考試不會考。

我們評斷一個學生,是壞學生、壞孩子,因為他的分數不夠,可是他對人性可能已經有很豐富的理解;我們評斷一個好學生、好孩子,也是用分數,卻不代表他有能力面對情感和倫理的種種課題。分數和人格的發展絕對是兩回事,法律系的高材生不表示不會犯罪,他可能熟背法律條文,了解各種法令,可是對於「什麼叫做罪?」不一定理解。所以我們會看到「高等學府的法律系學生為了購買手機,在電梯內搶奪女孩皮包」這樣的新聞。

自由是什麼?罪是什麼?為什麼會為了一個小小的事情去傷害別人?我記得新聞出來時,所有的朋友都在說:「想要手機,我送他一支嘛,怎麼會愚蠢到這種地步呢?」

這只是提醒我們,知識完全不等於智慧,也完全沒有辦法轉換成智慧。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好學生,好孩子即使犯案,手法都是最笨的。他跑到PUB去,在電梯內搶劫,當場就被PUB裡的人抓到。PUB是一個龍蛇雜處的地方,那裡的年輕人其實都比他聰明,比他更懂得人性上的複雜。當他忽然發現掉入一個自己最沒有辦法處理的世界時,已經來不及了。

是悲劇吧!卻令人難以同情。

這個社會一直在製造這樣的一批「好學生」,他們本身也洋洋得意,因為一路走來都是被捧得高高的「資優生」,因為他們可以考到那麼好的學校、讀那麼好的科系。他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有問題。

我要呼籲的是,所謂的「明星學校」從來沒有給你任何保障,知識分數越高的人,自己要特別小心,因為你將來要面對的生活難題,都不在這些分數裡面。

— — —

新價值

最好的音樂、最好的文學、最好的電影,

讓他在裡面自然的薰陶。

而這些,是不能考試的。

— — —

【豢養考試機器的學校】

這幾年來發生的資優生犯罪事件,正好說明了我們的教育應該拿出來做最好的檢查。為什麼在這麼一個教育系統中,連知識分子的自負都消失了?以前做為一個知識分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有些事是知識分子不屑做的,為什麼這種士的自負在校園中式微了?我覺得,這是教育本質上的最大問題。

當然,這幾年來,有很多人在做亡羊補牢的工作,開始注意到社區活動,開始注意到人文教育、藝術教育,但是我覺得做得不夠。譬如說,大學開始教藝術欣賞,卻沒有適當的師資,最後可能就變成一個形式。

我想強調的是說,學校絕對不是訓練一批考試機器的場域,這些孩子不能夠這樣被犧牲。有時候,我真的覺得這些豢養考試機器的學校,就像養雞場、養豬場,讓人覺得是一個巨大的悲劇。我們應該是給孩子最好的音樂、最好的文學、最好的電影,讓他在裡面自然的薰陶。而這些,是不能考試的。

我曾經幫朋友代課,帶大學舞蹈系先修班的孩子,他們大概都是大一的程度。因為要代三個星期的課,我很想認識他們,所以請他們畫自畫像,然後準備兩分鐘的自我介紹。他們不是美術系的學生,當然自畫像畫得不是很好,我的目的也不是要他們畫得好,只是希望他們可以在鏡子裡看看自己。課後,好多學生告訴我,這是他第一次透過鏡子好好的看自己。

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好好的在鏡子裡看過自己,他對自己是非常陌生的,而這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

一九九八年的林口弒親案,一個十九歲的孩子和同伴聯手殺害熟睡中的雙親,後來母親醒來,向他們求饒,他的同伴不敢下手,因為同伴常常去他家,媽媽對他們很好,最後是這個孩子動手。

我想,他從來沒有在鏡子裡面對自己吧!他自己的美或醜,他自己的殘酷或溫柔,他都不了解。所以當他做出這樣的事時,可以無動於衷。

人真的應該常常在鏡子中面對自己,思考自己的可能性。

當我在課堂上,請學生做這個作業的時候,幾乎有一半的學生最後都哭了。我才發現他們內在有一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