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上的小蟲

清晨登山的時候,在山道階梯上,看見一隻被人踩扁而黏在地上的小蟲屍體,我把它拾起來放進草堆與泥上,說:「怎麼這樣不小心,下輩子但願你往生善處。」

從此,我登山的時候特別留意「看腳下」,幾乎每天都會看見蝸牛、毛蟲、金龜子緩緩的爬過石階,我總是把它們拾到草叢裡去,告訴它們:「小心不要再來石階了,人的腳是不長眼睛的。」

在把小蟲移走的時候,我會想到禪宗關於「看腳下」「活在當下」的教化,不只是教我們安住於此刻,也是在教我們細心的生活。一個人惟有從那種細心中,才可能生起覺察的智慧和微細的慈悲心。我想到佛陀的前生曾是一個慈悲的人,經典上說他「踐地惟恐地痛」,走在土地上都擔心把地踩痛,如果有這麼微細的心行,怎麼可能踩到石階上的小蟲呢?

在佛教的戒律裡,出家人每到夏天要「結夏安居」,除了安心辦道之外,因為夏天的小動物很多,一不小心就可能踩死一些小蟲,所以古代的出家人在夏天的時候,常常三個月不出寺門一步。

曾經有一位出家師父,夏天夜裡在寺院附近散步,突然踩到一個軟軟的東西,啪噠一聲裂開了,他心想:「糟糕,一定是踩到夜晚出來覓食的蛤蟆了!」

這個師父不敢細看,慚愧自己犯了殺生的戒律,當場就逃回廟裡。夜裡愈想愈懺悔,想到那隻蛤蟆可能是懷了孕的母親,憂心了整夜睡不著覺,心想:明天一定要把蛤蟆的屍體厚葬,並為它念一堂經才好。

第二天天剛亮的時候,這位法師就跑去昨夜踩死蛤蟆的地方,一看不禁笑了起來,原來,他昨夜踩破的是一個茄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應該懷著細膩、謹慎、慚愧的心來走路和生活,路上的蛤蟆可能是懷了孕的媽媽,路上的小蟲何嘗沒有父母妻子呢?

我們要疼惜生命,二定要融入、體貼別的生命的心。

有一天黃昏,一個走在森林裡的人,遇見了一隻蜉蝣正在哀傷的痛哭,那人問蜉蝣:「你為什麼在這裡哭泣呢?」

蜉蝣說:「我的太太在今天中午死了,所以我才在這裡痛哭呀!」

那人說:「現在已經黃昏,你也很快就會死,何必哭泣呢?」

蜉蝣聽了,哭得更傷心。

那個人不禁覺得好笑,蜉蝣朝生而夕死,中午死和黃昏死有什麼不同,何必哭泣呢?於是他就離開了。

等他走遠了,他才想到,從人的眼光看來,蜉蝣的一生雖是如此短促,中午和黃昏差別不大;可是從蜉蝣的眼睛看來,中午到黃昏就是它的下半生,那下半生也是和人的下半生一樣的漫長呀!因此,他慈悲的走回去看那隻蜉蝣,蜉蝣已經死在黃昏的樹下了,那隻蜉蝣竟以自己的後半生來悼念愛妻,使那個人深深的感動,而親手把蜉蝣埋葬了。

我們生而為人,自詡為萬物之靈,動物中的至尊,以至於不能從其他眾生的眼光看生命,也就難以開展真實的慈悲了。

我每天爬山的時候,總是把小蟲從石階上移到草叢,並且希望登山的人也都能看腳下,免得日後生起踩到蛤蜞那樣的愧悔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