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父親切水果的時候,孩子站在一旁問道:

「爸爸,為什麼蘋果的種子這麼少,木瓜的種子這麼多呢?」

父親說:「種子的數量是由蘋果媽媽和木瓜媽媽決定的,但是一個種子要長出多少水果,卻是種子自己決定的。」

父親取出種子,切好了水果,叫孩子過來看:「你看,這顆蘋果的種子只有八粒,很容易算清楚,如果把這八粒種子埋入地裡,總共會生出多少蘋果,沒有人能算得清楚。一粒蘋果的種子是這麼小,力量卻是無限的,可以長出無限量的蘋果。」

接著,父親取了一粒木瓜的種子,叫孩子剝開:「你看看裡面有什麼?」

孩子剝開了木瓜子的軟囊,說:「爸爸,裡面有一粒更小的黑子。」

「再剝開它,看看裡面有什麼?」

孩子用力剝開黑子,驚奇的說:「爸爸,裡面是空的,什麼也沒有!」

父親微笑的說:「孩子,一粒種子只有兩種東西,一種是細微的不能感知的本質,決定它長成什麼樣子。一種是豐富而可以吸收的空性,雖不可見,卻可以吸收一切好的事物,像陽光、空氣、雨露……。」

「什麼是細微的不可感知的本質呢?」

父親說:「例如你有一粒苦瓜的種子、一粒哈蜜瓜的種子,在同一個時間、種在同一塊土地,一樣的照顧,同時開花結果,苦瓜的種子會不會長出哈蜜瓜呢?」

「不會呀!爸爸!」

「所以,一個種子有決定一切的本質,但是本質雖然不同,都可以經由培育,生出很好的果實,也可以不管它,讓它長出不好的果實;就好像苦瓜有很好吃的苦瓜,哈蜜瓜也有很難吃的哈蜜瓜呀!」

「爸爸,那什麼又是可以吸收的豐富空性呢?」

「喔!一粒種子本身並不會長大,它要不斷吸收外面的營養才能長大。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研究,一粒種子種在花盆,一直到長成大樹,花盆裡的泥土並沒有減少,也不會增加,可見種子是透過空性吸取能量,來長成大樹的。種子的能量就是陽光、空氣和水。孩子!你也是一樣,要有陽光一樣光明的心,呼吸美好生活的空氣,吸收充沛的愛的泉源,心靈的樹就會長大。只要樹長得夠大,就能不怕風雨、不怕寒冷,結出數不清的果實。」

坐在一旁的媽媽說:「快來吃這蘋果和木瓜,有好的本質、又有好的能量,好吃極了。」

一家人於是坐在面向遠山的露台,快快樂樂的吃著水果,並且把種子灑在泥土裡,想像著翠綠的果樹,長出數不清的果實。

※※※

今年春天,小女兒亮雲出生,我在產房裡,看著她浴著母親的血來到這個世界,忍不住感動落淚,感恩上天厚愛,賜了一個美麗的小天使給我們。心裡突然浮上泰戈爾的一句詩:「每一個小嬰兒的誕生,都證明上帝還沒有放棄我們。」正在小女兒誕生的時候,暫時寄住外婆家的小兒子亮語撞破額頭,縫了七針,使我們心疼不已。

我想到,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會有許許多多不同的遭遇,他會經驗人生的快樂與痛苦、喜悅與悲傷、成功與失敗,困境與突破……。我們的孩子將來也會經驗這些,但不論他會走什麼樣的人生之路,我總希望他可以永遠保有豐盈的愛、心靈的美,以及在每個歷程裡都能得到智慧的啟發。

做為父母,我總希望在每天臨睡前,能在孩子的枕邊說一個有啟示的故事,在安靜的夜裡,讓他們有美好的心情睡去;在枕邊,有深深的愛陪他們成長。

於是,我開始為孩子寫一些寓言故事,寫到後來就想:何不和天下的父母、孩子一起分享這些故事呢?

我希望能寫三百六十五篇這樣的故事,讓孩子一整年的每天晚上,都能有一個有意義的故事,讓孩子從小就聽到更深、更遠、更廣大的,關於生命的消息。當然,這些故事不只是為小朋友寫,也是為大人寫的。

在寫這些寓言故事時,我經常想到「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一個作家的價值。」但願這些作品能穿越權勢、名利,通過更長時間的考驗。

談到故事,我以前在《打開心內的門窗》和《走向光明的所在》講過不少好聽的故事,這系列的寓言,可以看成是這兩部書的延續,只是焦點更集中,完全以故事的形式來表達。

寓言的取材來源廣泛,大部分是佛經的寓言和我自己的創作,也有一部分取材自蘇菲、猶太教和印度教的故事,這些取材自經典的故事,可以說早就通過時間的考驗了。

「人生」是一個多麼巨大的課題,「困境」又是如此無所不在,因此關於「人生的困境」議論並無實義,生動的寓言故事往往能令我們靈光一閃,閃過重重黑暗的隧道。

枕邊閱讀故事的美好時光,早就被淺薄世俗的資訊氾濫所淹沒了。

因此,我把這個系列獻給那些為啟發孩子而憂心的父母,也獻給極需要更多心靈空間的小朋友。

我願意駕著一葉小舟,在大海上航行,航過時間,並把體會和大家分享。

林清玄

一九九九年深秋

臺北外雙溪客寓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