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舞龍

每年春節期間,臺北街頭經常可看到舞龍的熱鬧場面,大街小巷擠滿了看龍的人群,萬人為之空巷,交通為之改道,論場面和盛況都是無話可說,可是筆者總覺得無論比賽性和娛樂性都不如我鄉的龍,論氣派和大小,則此地的龍都不足以相提並論,說句不中聽的話,如果我鄉的龍像條蛇,則此地的龍宛如蚯蚓。

我鄉的龍與這種龍不同,前者是板龍,後者是布龍。(鄉人俗稱滾龍,因其愛就地打滾之故。)

所謂板龍,是指龍身下有一塊長約一公尺五六,寬約十餘公分的木板而言,龍身是用篾片紮在木板上的,大部用絲棉或棉紙糊起,畫以彩色,板的兩端鑿一圓洞,中插一木棍,舞者撐持此木棍舞之。因為是一節一節的,所以論龍的大小係以節數計算的,一般的龍至少在六十節左右,長者多達一百節以上;一節兩人,六十節即需一百廿人,加上後備換班者、換燭、挑燭及其他雜務人員計算,一條龍即需千人以上,一般小村小莊非但財力難以負擔,人手亦不敷用。舞龍是在正月元宵節開始一直舞到二月初二才停(俗稱龍抬頭,亦是土地公公的生日)。附近各村莊都要去遊一遊。甲村的龍隊,乙村要具文恭邀,紅帖上端端正正地寫上:「恭請貴村神龍巡遊敝村」。甲村若接納邀請,亦需具回帖:「謹訂╳月╳日龍遊貴地」,到時乙村就張燈結綵,大擺香案迎接。

龍在出動之初,要先舉行點睛大典,由村中士紳或年高德劭老主持(前清時代由有功名者主持,如舉人秀才等)。

紮龍是一件藝術工作,先把毛竹削成又細又薄的篾片,紮成圓筒形,釘在那塊木板上,再在篾片上套上絲棉或糊以棉紙畫上彩紋(我鄉產蠶絲,絲棉不值錢,從不曾聽說有人用絲棉做袍子穿)。紮龍頭的工夫更要細緻,紮得要好看又要威嚴,龍睛是兩支裝五節電池的手電筒,每一節龍腹內點燃十幾支蠟燭,這樣就燈火通明了,龍隊出動都在晚間,護衛在龍隊前後的,先有牌燈隊、竹馬隊、雲燈隊,其次是高蹻隊、水族隊。

牌燈隊是十餘面四方型牌燈,上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字樣,竹馬隊要由十四、五歲的小童扮演歷史人物,或傳奇故事,如三國演義、封神榜等,竹馬是由絲棉紮成的兩截馬,綁在孩子們的腰上,玉馬金鞍上坐著一位身穿鎧甲手持長矛的小將軍,煞是威風,竹馬隊之後是雲燈隊,俗稱風從虎,雲從龍,龍出有雲。幾十個小童雙手各執一枚雲狀的燈,上下左右的舞動;其後是高蹻隊,扮演的是八仙過海、劉海戲金蟾等神話故事,接著是水族隊,其中魚蝦龜鱉一應俱全,因為龍是水中之王。護衛王爺,蝦兵蟹將自是責無旁貸。

龍燈隊是藝術大競賽,爭奇鬥巧,各逞巧思。如猴子翻觔斗、孫悟空五指山灑尿等(放燄火)在沒有電的動力推動下,能做出如此奇巧的動物的燈,真是難得。比諸臺北龍山寺、祖師廟的元宵花燈毫不遜色。

二月初二這一天,整個春節娛樂節目到此告結束,老龍要升天(焚化去年的龍)新龍要上位(上架),過了這一天,大家要收起心思準備下田耕種了,一般人祇過三天或五天年,最多也只算到正月半,而農家卻得天獨厚,非玩到二月初二不可。

想起故鄉春節舞龍的盛況,其他任何一種熱鬧舞龍場面都沒有興致了,而這童年的記憶,卻是歷久彌新,永誌難忘。而今國土沉淪,故鄉蒙塵,父老連衣食都不週全,遑談舞龍玩燈了!寫此聊以解鄉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