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照相的舊俗

雖然重陽節已經過了好一段時間,而且春節也快要來臨,但最近偶和一位老街坊談起這裡的登高舊俗,老人家說今天在重陽節照相的人已越來越少了。他所說的照相,並不是指帶了照相機去登高或掃墓,和家人同拍些生活照片,而是登高後到照相館去拍照。

四五十年前,這裡過重陽節共有三大節目,那就是登高、掃墓與拍照。那是說登高或掃墓後,人們都去照相館拍張照片,而且多是各拍各的單人相片,不愛合照。因為人們都迷信,重陽節日登高,可效古人桓景之避災,而登高後拍照片卻可以轉運,也就是轉為行好運。

更叫人莫名其妙的是,有些迷信的人拍照並非為了要取得照片來送人或留念,目的不外是對著照相機而讓相機的快門開合一下,發出咔嚓一聲,認為這樣就能收到轉運的效果。這些不要相片的照相客,照相館更表歡迎。因為照相機既不必裝上底片,只是速戰速決地對客作狀,按一按快門掣,事後更無沖洗、印曬等等麻煩,所以薄利多做,收費較廉。而當時照相的收費頗高,非一般人所能負擔,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往日為數不多的照相館,一年就有兩個旺日子:一個是春節後的一段日子,人們都愛攜妻帶兒去拍一張闔家歡,寄贈親友或留念。這些生意,可以使照相館忙上大半個月。另一個旺日就是重陽節,因為興隆的生意只集中在重九這一天內,因此照相館為了防止上門生意會滿瀉,就得預先作好充份準備。

重陽節近了,首先是粉飾門面,佈置內部來吸引顧客,還得加添人手來幫忙。因為當時的玻璃底片感光慢,而且尚無燈光照明,照相樓多是能盡量利用天然光的玻璃棚,棚頂與四周都是能透光的無色玻璃或磨沙玻璃,棚下架起許多雪白的薄紗布,用長竹竿撥來撥去以調節光線。所以需用的人手也較多。如果碰上有孩子由父母帶來照相轉運的,就更多麻煩。

當年的照相館,重陽節那一天總是要提早開門營業,收了太陽才收市,往往要全店人都忙足一整天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