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包山的起源

紅棉花燃燒著低雲,杜鵑花給大地鋪上彩毯,這裡又進入十日九風雨的黃梅季節了。忽然從報上看到一個小消息,說離島長洲今年再打什麼「太平清醮」時,那個壓軸大戲的搶包山玩意,已經被禁止了。不過只是禁止不管死活的「搶」,而不禁止去蒸包與堆砌包山。

這使人想起,長洲當年打「太平清醮」一到搶包山時,有些人搶得太過不顧自己與別人的死活,一搶就將四座包山都搶到當場倒塌了,以致有二十四個人被壓得斷手摺腳、爛額穿頭,弄出了一場血染包山的大慘劇。

每年一次打「太平清醮」,是一些其他地區都仍有的舊日遺俗。可是打完醮一定要來一次搶包山,才算功得圓滿,卻是長洲獨有的傳統節目。所謂搶包山,是當地居民用大量麵粉蒸成許多包子,而堆砌成一座座逾丈高的空心包山,露天擺在北帝廟前,經過幾天幾夜後,才讓大家一湧而上,去搶包山。這有什麼意思,已少人能說得清楚了。更不知道為何包山非搶不可。

故老相傳,搶包山之在長洲,已搶了幾百年。清朝中葉,長洲流行過一場傷亡慘重的厲疫,疫症停止後,疫後餘生的居民,就打醮來酬答神恩。但這傳說仍與搶包山扯不上什麼關係,可是搶包山這個習俗仍一直流傳下來。

據說,堆成山形貢過神的包子,人們吃了可得神庇祐及賜福,而且這種包子吃得越多,獲福就越大。有錢人願出重價買包子,自然就有人拚命去搶包子來賣錢了;也有人說包山的包子能醫百病,如果這話當真,長洲醫院就該立刻拆平,改為砌搭包山的廣場好了。

據做點心生意的朋友去(一九七八)年估計,每個包子成本超過一元,八千多個包子砌一座山,連工帶料的費用,高逾一萬五千元,四座包山便該花約六萬元。這個代價實在不算少,可是就以去年而言,這筆耗費卻使二十四位居民受傷。

從今(一九七九)年起,包山不許再搶了,但這兩百多年前留下的舊風俗,卻仍保留下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