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足球圈

香港足球隊到廣州和廣東足球隊進行比賽,把一座「省港杯」捧了回來。凱旋那天電視台還報導了港隊回到火車站的盛況,有人去接車,有人去找球員簽名留念。

老球迷都會記得,在抗日戰爭之前,每年一次的埠際足球賽中,滬港杯是較轟動的賽事,因此才有不少上海著名球將被羅致到香港來效力。廣州與香港也常作足球切磋,穗港球將亦常來來往往,但兩埠間的例行杯賽,卻是一九七八年才有的。

這裡的經常性足球活動,除例有的各組聯賽之外,還有足總杯、會長主席杯、總督杯、青年杯等賽事。此外,還有歷史最為悠久的甲組銀牌賽,及近年來賽事已經年有年無、若斷若續的士丹利七人木盾賽。而這兩項足球賽,又都是頗有一些掌故可談的。

香港早年的足球圈,完全是洋人的世界。最早一段時間,還可以說是英國軍人的世界,陸軍、海軍,稍後又加上空軍,都各自組成足球隊,不時互相約賽。那時的中國人,只能做場邊的觀眾,當年的正式足球比賽或沙場練兵,一律不收門券,所以較為空閒的中國青少年,一有球賽便聞風而至。

這些足球迷看多了,不免自己也躍躍欲試。不久就有了南華、中華等中國人組成的足球隊,不時也和洋人足球隊約賽。

後來洋人足球隊再增加警察、非軍職人員組成的香港會、聖約瑟等隊伍,便創設了以銀牌作獎品的賽事。到一九一四年香港足球總會成立了,舉辦經常性的聯賽,華洋足球隊一同參加,接辦的銀牌賽,也歡迎中國隊參加角逐。

那塊刻了字後鑲在木架上的銀牌,是用合金打成,看來銀光閃閃。舊銀牌太殘舊了,去年另做一塊,工料費是六千多元。

士丹利木盾賽的木盾,本來是指抽水坐廁的木圈,士丹利是指赤柱的士丹利監獄。一九四一年日軍攻佔香港後,將白種人戰俘囚禁在那獄內的集中營,戰俘為了鍛鍊身體,排遣寂寞,自行組成每隊七人的足球隊,在小場地上踢用紙自製的足球,不時舉行比賽,就用被找到的一塊廁板來作獎品。

日本投降後,足總仍續辦這項有紀念意義的賽事,每年一次士丹利七人賽,且歡迎華人足球隊參加,紀念品已改用木盾代廁板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