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的「烽火台」——煙墩山

這裡不時會有不測的風雲,且往往會釀成或大或小的風災。所以怎樣測知海外颱風的蹤跡行徑,及時傳播颱風消息,好讓大家有所準備,趨吉避凶,同樣是當務之急,因為稍為疏虞,就會造成損失難計、傷亡慘重的巨禍。

如今科學進步,設備完善,颱風才起於天末,這裡就已有了線報,由天文台專責注視颱風行蹤;風一入警戒範圍,這裡就高懸風球或信號燈示警,讓大家作好準備。同時還透過廣播電台、電視台來不斷播發風訊,使新界與離島鄉村、附近海域的輪船、漁舟,各線民航機等都知道有颱風,各自預作打算,以求盡量減少損失與傷亡。

撫今思昔,世居九龍的老街坊也會想起,遠在好幾百年之前,九龍早已有了傳播風訊的古老設備。那就是九龍群山中最西邊那一座煙墩山。這是主峯高度為四百六十三公尺的石山,山頂闢成一塊可以堆草燒煙的平台,又修成一條可容三兩人上下行走的簡陋崎嶇小山徑。所以這座曾叫「都龍嶺」的山,就被改稱「煙墩山」,那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事。

煙墩山就是烽火台。知道「烽火戲諸侯」故事的人,都明白設在高山的烽火台,是兼有瞭望及傳報有敵軍入侵這兩種作用的古代軍事設備。但九龍的煙墩山卻另有其非軍事用途,那就是測探及傳播風向的較新消息,讓人們準備利用好風。

因為還未有機械動力的輪船之前,行走遠洋的全是利用風力的大帆船。而南太平洋一帶,每年由四五月到八九月多吹東南季候風,但起風或遲或早,並不固定。許多要駛往安南、馬來亞、印尼、蘇門答臘、阿剌伯、非洲等地的船舶,都會在四五月間分由廣州、泉州等處,駛到屯門的青山灣碇泊,準備向西航行的帆船,都在等季候風。

從東南太平洋吹過來的季候風,到底由哪時候起才能吹到九龍,是誰都不能預知,卻又是許多船隻都在焦候著的。因此就由三四月開始,派出專人到煙墩山上去輪流當值,一發覺已轉吹東南風,便立刻燒起烽煙來報訊,山下即另有人策馬沿古道西馳,以接力方式將風訊傳給屯門的等風船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