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獅觀圖」

《舉獅觀圖》本是一齣粵劇的劇目,但在此間口語中卻是指把東西送進當押店去借錢應急。因當鋪的櫃台都很高,把質物舉上去之後,取得押款和一張當票,故稱「舉獅觀圖」。不過,這口語早已不大流行,因為抗日戰爭前相當蓬勃的當押業,戰後已日趨下坡,如今港九連同新界,只剩百間左右。

當押業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因通貨膨脹,物價不穩定,而押物要報明姓名居住的新例,亦使押店生意受影響。

戰前當押業的全盛時代,曾有過近千間大小當鋪的高紀錄。類型上可分三種,押物贖期長達三年的叫「當鋪」;過一年便斷贖的是「按店」,一般押店的贖期限四個月,亦有短至一個月,或長達五個月的。逾限的押物都會被變賣。

戰前香港較多以經營鴉片致富的鴉片大王,同時也有過一個姓李的當鋪大王,他掌握著的當押店,數目不僅不少,而且都是規模大、生意興隆的大型當鋪,可稱這一行業的權威。其他同業都是仰他鼻息,並仿學他的作風。

歐洲押店的標誌是門前掛起三隻鐵球,而香港當鋪的招牌卻都是作蝙蝠啣金錢狀,來表示福來利就,亦暗示這一行業的利潤是利上加利的複利,所以諧音為福利。因舉上一隻可押一百元的金飾,當鋪借出百元後,當票上卻寫上押得一百十一元。因先扣掉第一個月的利息十一元,故得百元,次月起才計息六厘六,即六元六毫,到四個月限期滿之前,就得付出一百三十九元,才能贖回那金飾了。

往日當鋪的主要對象,多是入不敷支、捉襟見肘的窮苦人家,偶有意外開支或急需,就只好把稍為值錢的東西去典押應急。到有辦法時才付高利贖回。所以愛以「有當有贖是上等人,有當無贖是中等人,無當無贖是下等人」來自我解嘲。如今殘存的當鋪,對押物的挑選與限制都更嚴格,窮苦人家已難光顧,主要是靠做趕著下注的賭徒生意。這種生意又多數是有當無贖的中等人。

當股票狂潮還未一瀉千里時,這裡還出現過「股票當押店」,大做其另一方式的高利貸生意。營業對象是炒股票的中小客戶,這些客戶都做了「大閘蟹」後,「股票押店」也關門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