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學塾

在《香港第一間英文書院》一文中,筆者曾淺談了一下香港的龍津義學和英華書院。當時的香港居民已不少,學童們的入學需要,絕不是幾間書院所能滿足的。於是舊中國傳統式小型而又原始的教育機構——學塾,也曾大量地存在於香港,直到日軍侵佔香港之前,仍有變相學塾存在。

往日的學塾,多由失意於科舉功名的書生設立。他們弄了一個較寬敞的地方,就設館授徒,故學塾又稱「書館」。招得附近十來二十名學童後,老師便在高掛的孔夫子畫像前擺設講座,面對著前來受業的學童們扑作教刑,不會背誦或保持兒童好動天性的學生,經常要捱受戒方、藤鞭的敲打或跪聖人。

當時老師所教授的,都由《三字經》那三本紅皮書開始,然後是《幼學瓊林》、《成語考》、《四書》、《左傳》,還有什麼《明心寶鑒》等。教了《屑玉》、《對類引端》之後,才教《千家詩》、《唐詩》。還有本忘了書名,只記得開頭是「麤成四字,誨爾蒙童,經書暇日,子史須通」幾句。這就算是也上了些歷史常識課了。

那時的口語是「唔窮唔教學」,家長們也都知道「想兒識字敬先生」之理,所以訂明的「束修」又叫書金之外,逢年過節時,每個學生還要給送一份大禮,而老師也會回給每個拜節賀年的學生一把親筆寫字繪畫的摺扇;到孔子誕,學生還得科錢宴請老師。

這些學塾多於元宵後才開課,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孔子誕等日子放假,但沒有暑假,直到臘月的尾禡前後宣佈「解館」,算是學年結束,明年又另行開始。

早期的學塾,似乎還是為培養可回內地去考科舉子弟而設。廢科舉之後,才於死讀《四書》、《五經》之外,附帶教一些粗淺的算術,主要是使學童懂得一些算盤字墨,方便謀生;應用文方面,也教一點《秋水軒》之類的尺牘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