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邊上默默無聲的夏元瑮,此時放下茶杯說道:「兩年增選一次?而且沒有名額限制?這不大好吧!」
「為什麼這麼說?」李復幾反問道。
夏元瑮道:「雖然中國本土在明清以前也有科學技術萌芽,畢竟支離破碎不成系統。中西交通之後,歐洲幾何學、天文學等漸次傳入中國,才使得中國士大夫知道經世之外尚有此等格物致知之學。但當時士大夫以八股為進身之階,除高頭講章之外束書不觀,風氣使然,科學技術依舊淪為雜學小技,不為學者所重。直到道光年間,國門為西洋堅船利炮所破,部分明智之士漸漸意識到西洋科學技術的厲害,積極向歐美各國取法以求自強。但當時所尋求的主要是造船、造炮技術,國人並不關心技術背後的科學原理。
「情況真正得以改觀要到光緒前後。最初的嘗試是同治末年陸續派遣四批留美幼童,目的是想讓這些兒童從小開始接受西方的正規教育,通過十五年的培養能夠嫻熟外務、精通技術等,成為外務人員或工程師。這裡面便包括對西方科學技術的系統學習。只可惜計畫中途夭折,留美幼童被全部召回,讓中國士子再次與科學技術失之交臂。
「第二次嘗試是維新變法時期,不僅曉諭在全國成立各類中小學堂,還在京城創設了近代第一所國立高等學府——京師大學堂,裡面設有算學、農學、礦學、格致學、地理學、工程學等課程,這標誌著科學技術正式為國家和士子所認可。當是孫先生就在大學堂弘文勵教,並陸續發表多篇重要論文,揭開了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大幕。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孫先生還編纂了全套中小學教科書以及多種大學讀本,使得中國學生終於可以系統學習到最新、最先進的科學知識。
「就算不提戊戌政變到庚子國變之間的變故,滿打滿算,科學技術進入我國大學課程才不到十五年!這十五年間,總共才畢業多少個大學生?這些大學生又有多少是學習科學技術的?學習科學技術的又有多少能夠繼續從事科研工作?這些年來,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年青人出洋留學,近則日本,遠則歐美,不說取得博士、碩士學位,單說正規大學畢業的學習科學技術的學子又有幾人?
「孫先生成立中華科學院並遴選院士,本意是對做出重大貢獻的科研工作者予以褒獎,可謂用心良苦!可是現在中國的科研工作者水平參差不齊,而且普遍水平低下。水平高者如孫先生、孫夫人,乃是全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放在任何一個國家當選院士都綽綽有餘。而水平低者如夏某,只不過是在學校里讀了幾年書、寫了幾篇不入流的論文而已,尚未踏入學術之門。即便如此,夏某在學校也算學有所成。何況其他不如夏某之輩?
「中華科學院院士要是按照孫先生、孫夫人的標準,即便標準有所降低,只怕全國入選者也不過一手之數;若是降低標準來勉強湊數,只怕入選者在孫先生面前會汗顏無地,更會有損中華科學院的名聲。既然現在都湊不齊入選人數,為何還要兩年增選一次?」
夏元瑮所言極為有理。某一個人的學術水平或許會奇峰突起,但要想提高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學術水平卻很難一蹴而就,這不僅需要經濟和教育的發展,還需要幾代人的辛苦努力。
比如真實歷史中的中央研究院,它成立於1928年,在創設之初組織條例里就有選舉會員(即後來的院士)的規定,但因為當時國內學術研究基礎很差,還沒有成熟的學者,只好暫時擱置。這一擱置就是十八個春秋,再次動議已經是抗戰勝利的1946年。1948年3月,經過分組審查、一次普選和四次補選,才終於湊足了一個吉祥的數字:81。在這首屆81名中研院院士中,數理組28人、生物組25人、人文組28人,都是蜚聲中外的學術大師。
有人曾以此來攻擊現在院士水平遠不及民國,殊不知那81人(如果只算自然科學界的話,那就只有53人)是五十年科學教育才積累下來的精英,濃縮的都是精華啊!而現在呢,每兩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就要進行一次增選,每院增選人數少則30人、多則50人,如此一來,名聲和影響力難免被攤薄,自然難以被世人所周知。
李復幾道:「依著浮筠賢弟的意思,就是建議中華科學院暫時不評選院士嘍?」
夏元瑮點點頭:「正是!」
陳傳瑚卻道:「不妥、不妥!正因為我國現在科研工作者水平普遍低下,我們才要設立『院士』這個最高學術榮譽稱號。為什麼呢?現在學生之所以更多選擇法政、經濟等學科,是因為畢業之後可以做官發財,而學習科學技術呢,只能當老師或者去工廠做工。在現今社會,做老師和做工都是沒有前途的,他們也在這種環境下只能昏昏噩噩地混日子,渾然忘了讀書時候的所學與夢想。而設立『院士』榮譽,則相當於為學習科學技術的青年樹立一個奮鬥目標,讓他們不至於沉淪。而且現在正值民國肇始,我們應當趁此良機為後世立下軌範,免得將來積重難返。」
李復幾道:「謹庸賢弟的意思是先設立『院士』稱號,等到適當機會再評選?」
「為什麼現在不能選?」陳傳瑚反問道。
夏元瑮皺眉道:「難道讓某些人濫竽充數?」
陳傳瑚道:「不用,按照孫先生、孫夫人的標準來遴選就行。全國能找到三人就三人,能找到五人就五人,寧缺毋濫。大不了先把院士名額定為十人,以後人才輩出的時候再修改院士名額便是!」
李復幾道:「謹庸賢弟建議對院士設置名額限制?」
陳傳瑚道:「自然要設置名額限制!任何事物都是以稀為貴,院士名號也不例外。要是逢人就送上一頂院士的帽子,誰還把院士當一回事兒?如果把院士名額設置限制,反而很多人會趨之若鶩!」
孫元起要是在這裡聽到這番話必然大點其頭。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總額倒沒有限制,不過每次增選都規定增選總數不超過60名,這就導致無數英豪在此折戟沉沙。但因為院士名號的崇高,這些英豪越挫越勇、屢敗屢戰,甚至一大批七十好幾的老頭子還在為此身外之物孜孜不倦的努力。如果說70出頭還能理解,畢竟名利之心未死,還想負隅頑抗一次,但那些年近八旬的老先生參與這項運動又何苦來哉?比如2001年參加工程院增選的丁大鈞(東南大學,78)、2003年參加工程院增選的王慧炯(國務院發展中心,78),說起來真是令人扼腕!
然而院士評選並不是因為你年長就會特別照顧,尤其是近些年,在增選的時候就明文規定候選人年齡原則上不得超過65周歲(中國工程院為70周歲),超過年限的便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薦。即便僥倖進入有效候選人名單,年長的候選者也會最先成為炮灰。每當這個時候,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學者就會黯然神傷良久。而南京大學的唐雯霞教授更是因為當選院士無望而駕鶴西去,真是可憐可嘆!
相比之下,某些私人創辦以牟利為目的的「國際××科學院」、「皇家××科學院」野雞院士,明碼標價5000塊錢一頂,從通訊院士到院士、再到資深院士一應俱全,量大從優,任君選購。卻沒幾個人真拿它當回事兒。
李復幾道:「要以孫先生、孫夫人的標準來衡量,經世大學倒還有幾個人勉強夠格,比如研究肺鼠疫防治的伍星聯先生(伍連德)、首先提出反物質說的張少涵(張貽惠)等。至於全國別的地方,只怕是一個也無吧?真要依照謹庸賢的弟建議,首批院士會全部花落經世的!」
何育傑想到另外一個問題:「那院士該如何選舉產生?」
李復幾道:「這倒簡單!最初的時候,院士人選建議由孫先生直接圈定。以孫先生的學術地位和卓絕見識,想來大家應該沒有意見吧?等以後中華科學院步入正軌,可以由教育部屬各所院校、中國科學技術學會下屬各學會推薦,在院士大學投票選舉產生。」
何育傑又問:「那推薦的標準是什麼?編了多少本書,發了多少篇論文,還是獲得多少項專利?」
李復幾笑道:「吟苜賢弟說的那幾項自然也是重要的標準,不過更重要的標準應該是國家科學技術獎。據孫先生說,這個獎項將由教育部出資設立,由教育部、中華科學院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學會聯袂評出。從今年開始,每年評審一次,用以重獎那些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