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孫元起眉毛一挑,有些驚奇地問道,「為什麼我們要看光復會的手段?」
楊永泰不答反問道:「大人可知同盟會與光復會在上海光復、滬軍推舉之中的款曲?」
孫元起點點頭:「我從報紙上略知一二,但卻似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總覺得隔了一層。其中細節曲折還請暢卿詳盡說說,我想知道上海易督與光復會究竟有什麼關係。」
「要想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還得從李鐵仙『一人入三會』說起!」楊永泰喝了一口茶水之後,才接著說道:「李燮和,字柱中,號鐵仙,生於湖南安化,自幼接受傳統教育,曾入縣學為生員,二十歲後才矢志投身反清運動。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長沙讀書時參加黃克強(黃興)組建的華興會,蓄謀在湖南發動起義,事泄後亡命上海。
「在上海,他結識了陶煥卿(陶成章),兩人一見如故引為至交。在陶煥卿的介紹下,他又加入了光復會。隨後他逃到日本,進入警官學校學習。此時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已經合併為同盟會,他又在黃克強介紹下加入同盟會。」
孫元起插話道:「在推翻清廷過程中,各地熱血青年先後組建無數黨派,但由於組織鬆散、紀律鬆弛、綱領不明、保密不強等因素,旋起旋滅、旋分旋散。所謂『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我們新中國黨要汲取他們的教訓,積極加強組織、紀律、保密等工作,以確保我們這個政黨的純潔與穩定。尤其是黨員資格審查,更是重中之重,這樣才能避免出現李鐵仙這種『一人入三會』的現象。」
楊永泰點點頭,接著說道:「雖說李鐵仙一人入三會,但由於他與陶煥卿的關係,心中對光復會還是最為認同。所以宣統元年(1909)光復會與同盟會分道揚鑣並在東京重建光復會總部後,李鐵仙也離開同盟會加入光復會,並擔任南部執行員,主要負責光復會在南洋的活動,一躍成為光復會中僅次於章炳麟、陶煥卿的第三號人物。」
「去年七月,陶煥卿、李鐵仙等人回到上海,在法租界組建銳進學社,發行《銳進學報》,鼓吹反清革命。待各項事情進入正軌,李鐵仙秘密潛回湖南安化老家省親。剛回家不久,武漢起義爆發,他聞聽消息急忙趕赴武昌,面見鄂督黎宋卿、司令黃克強,力陳上海起義的重要性,認為上海是東南門戶,也是全國經濟中心,只要上海光復,那麼長江以南可以傳檄而定。
「剛才在下說過,李鐵仙曾加入過黃克強的華興會,又在黃克強的介紹下加入同盟會,加之兩人又都是湖南老鄉,關係匪淺,所以黃克強對他非常支持。於是黎宋卿便委派李燮和為長江下游招討使,在敢死隊員的護送下來到上海,準備發動起義。」
孫元起心中想道:果然無論幹什麼都離不開「關係」二字!李燮和沒有黃興、陶成章的鼎力相助,就不可能左右逢源一人入三會,也不可能一躍成為光復會第三號人物,更不可能忽悠幾句就變成長江下游招討使。所以無論到哪裡,關係都是第一生產力。
楊永泰繼續說道:「近代以來有『無湘不成軍』之說,加上江南製造局又是曾文正公親手創設,所以上海滬軍營、製造局、炮台營、巡警廳等士兵軍官很多都是湖南人。李鐵仙抵達上海後,便以同鄉關係四處遊說,積極策動軍警反正。此時武昌起義的消息早已傳遍大江南北,上海又開埠較早,思想開放,聽到李鐵仙的勸說後大家紛紛表示贊同革命,並約定於九月十五日起事。李鐵仙擔心自己勢單力孤功敗垂成,加上還念及與同盟會的香火之情,便在計議已定之後,把準備起義的實情告訴了同盟會在上海的負責人陳英士。
「其實那個時候陳英士也在準備起義,但他發動起義的主力只有同盟會轄下的中國敢死團以及青幫會黨分子,加起來也不過數百人。而上海軍警有近萬人,大部分都被李鐵仙掌握在自己手中。兩者力量對比懸殊,讓陳其美覺得自己和同盟會的地位收到挑戰,只要李鐵仙先動手,便再無翻盤的機會。於是他就秘密召集手下親信,決定率先發動起義,以便拔得頭籌。」
孫元起笑道:「沒想到陳英士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自己被抓個正著?」
楊永泰也笑道:「不錯,正是如此!陳英士聽說李鐵仙已和江南製造局官兵商量好共同舉義的事情,便想投機取巧,以李鐵仙的名義先拿下貯藏大量軍火的江南製造局,以擴軍應對以後的上海局面。可製造局的官兵只認識李鐵仙,不認識什麼陳英士,看到有人發起進攻,毫不客氣地予以反擊,當場打死打傷多人,陳英士也被生俘。幸好他說他認識李鐵仙,才沒有被當場槍決。
「陳英士殘部見攻不下牆高彈密的製造局,領導者又被人生俘,只好厚著臉皮去請李鐵仙幫忙。李鐵仙倒也仗義,很快率兵來援救,攻下製造局,陳英士才幸免於難。攻佔製造局之後,李燮和被各路義軍推為臨時總司令,駐製造局辦事。」
孫元起奇道:「李鐵仙手握兵權,為何最後讓上海都督一職旁落呢?」
楊永泰道:「這主要是兩個方面因素,首先是李鐵仙不同意設立滬軍都督。他認為上海是江蘇一部分,又不是省會所在地,按照之前各省獨立的慣例,省會之外光復的府道州縣一般稱『軍政分府』,不應該設立都督以分裂江蘇統治之權。而且他受湖南曾文正公、左文襄公影響,對兵權看得較重,上海光復後他始終以上海臨時總司令發號施令;而都督兼理民事,所以他有些不屑一顧。
「其次,即便李鐵仙想當都督,同盟會和上海紳商也不會讓他當選的。上海光復過程中光復會、同盟會和上海紳商都出了力,其中光復會功勞最大,上海紳商次之,同盟會最弱。但李鐵仙率領的光復會及軍警勢力是以湖南人為主,實力又大,自然會受到以江浙人士為主的上海紳商和同盟會抱團反對。而且李鐵仙對上海人地生疏,與滬上紳商素少聯繫,輔佐的人較少,在推舉過程中也會吃大虧。
「但同盟會不同,早在上海光復之前,他們就已經開始醞釀新政府的人選,並且預先作了任命,包括李瑟齋(李平書)為民政總長、伍秩庸(伍廷芳)為外交總長、沈縵云為財政總長,這些都是上海頗具有影響力的人物,為陳英士加分不少。再者,在推選總督的過程中,陳英士手下的會黨分子又耍了流氓,於是光復中被生俘的陳英士反而笑到最後。而光復上海的最大功臣李鐵仙不僅沒當上都督,而且連滬軍總司令也沒保住,陳英士僅給他安排了個小小的滬軍都督府參謀一職。」
「難道李鐵仙就沒有反抗?」孫元起覺得,一般人遇到這種窩囊事肯定要奮力反抗,即便不反抗,也得到處喊撞天屈。
楊永泰道:「光復會方面自然一片大嘩,甚至嚴辭責問,要求逮捕陳英士,治他違令起事、篡竊大權之罪。李鐵仙最初也是氣憤難平,不過他考慮再三,認為武昌起義不久,上海剛剛光復,全國形勢還沒有穩定,如果兄弟鬩牆,不但引人恥笑,而且會貽誤革命全局。最終他主動率部前往吳淞,成立吳淞軍政分府及光復軍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並宣布只承認程雪樓(程德全)的蘇州軍政府為江蘇全省軍政府,而不認可陳其美的滬軍都督府。」
孫元起贊道:「這李鐵仙倒是個人物!」
楊永泰道:「李鐵仙可謂君子風度,無奈陳英士卻難以容忍卧榻之側有他人鼾睡,所以前些日子曾派刺客企圖行刺,幸好誤中副車,李鐵仙隨身衛士當場殞命。行刺失敗以後,他又想以武力解決李鐵仙的吳淞軍政分府。要不是李鐵仙首先兵多將廣,估計上海灘早就兵戈再起了。」
暗殺李燮和?孫元起不由得想起陳其美臨走時說的「現在上海剛剛光復不久,市面上挺亂,還請孫總長多多保重」,當下皺眉道:「李鐵仙這都能忍?」
楊永泰嘆息道:「不能忍又怎麼著?光復會現在一沒錢餉,二沒彈藥,三在南京民國政府里沒有得力幹將,只能在報紙上抗議幾句,能解決什麼問題?」
孫元起這才問道:「那你剛才說要看光復會的手段,是什麼意思?」
楊永泰道:「光復會沒錢餉、沒彈藥、在南京民國政府里沒有得力幹將,可是咱們都有啊!只要大人向光復會稍加示意以表支持,保證章炳麟、陶煥卿會鼓動李鐵仙把陳英士趕下台!」
孫元起道:「無奈我們現在還不能與同盟會決裂。」
楊永泰笑道:「我們只要稍加暗示即可,比如在《政經日報》上刊登幾篇抨擊滬軍都督府的新聞稿,比如同意陶煥卿登門拜訪等!」
莉莉絲卻突然走出來,嚴詞拒絕道:「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