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晚香時候 二六五、西當太白有鳥道

這些天對袁世凱最關注的還數楊度,他幾乎寸步不離守在電報房裡。一接到袁世凱出山消息,便急忙奪過來直奔孫元起書房。

自宣統元年以來,孫元起一方面忙於官場上應酬,一方面處理學部的事務,很久沒寫大塊頭的理論文章,只是隔三差五寫點豆腐塊聊以塞責。其中固然有適合當前科技發展趨勢的量子力學已被抄襲差不多的緣故,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興趣轉向了應用研究,比如計算機小型化問題。

特斯拉教主和潘咸等人研製出的電子計算機,經過數年的努力,在快速化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計算速度已經達到手工的50萬倍,許多以前令人望而生畏的大規模計算都變成過眼雲煙,在發動機設計、槍炮彈道研究、計算空氣動力學、實驗數據處理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得必有失,隨著運算能力的提高,電子計算機體積也越來越大,成了一頭巨大的電老虎。只要它一運行,全學校電器都得罷工,為此學校不得不專門為它建了座火電站。

在保證性能前提下的小型化絕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兒,首先必須全面考慮整個系統的結構和特性,還關係到設計師的審美、工程師的想像、工廠的製造,有時候這種能力甚至是一個民族的天賦。網路上曾有人說:「所謂商品,就是德國人發明,美國人製造,日本人小型化,中國人山寨,韓國人寫文章證明起源於韓國。」這充分說明世界上對日本人小型化能力的肯定。像老毛子傻大笨粗慣了,你讓他造精巧的隨聲聽、數碼相機、複印機,還不如一刀結果了他來得痛快。

計算機如何小型化?孫元起立馬想到了晶體管。

早在1903年,孫元起就和MIT的同仁研製出具有理想伏安特性曲線的P-N結,並且《半導體中的P-N結和P-N結型晶體管的理論》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Sce》上,標誌著電子學開始從電子管時代快步邁入晶體管時代。但晶體管如何大批量工業生產卻一直困擾著實驗室同仁,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經世大學也在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物力,短時間內仍沒有徹底解決的希望。

至於眼下,孫元起考慮更多的是汽車研製進度。

在1908年初,孫元起忽悠傑米等人成立了通用汽車公司,並獲得30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預期五年內拿出整車設計方案。

隨後的這幾年,美國汽車市場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各種汽車大行其道,作為主流的福特公司賺得盤滿缽滿。傑米看到行情如此火爆,眼睛差點沒瞪出血來。一方面嗟嘆孫元起眼力准,自己兄弟幾個下手也夠及時;一方面看別人大把撈錢又急得抓耳撓腮,每隔三兩個月就來電詢問研發的進度。照著他們的意思,只要能提前研製出來,多付點錢也沒問題!

如今是1911年底,屈指算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4年。雖然研究經費到了中國之後被孫元起四處挪用,但並沒有影響汽車的研發進程,如今發動機、底盤、車身和電氣設備等四個基本部分都已大致完成,下一階段的重點是全車整合。

可就在這關節眼上,武昌爆發了革命黨起義,負責研製汽車底盤的湖北高等工業學堂正好在武昌城外。不少學生受革命風潮影響,放下手頭的工作,投身到轟轟烈烈的「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大業中,研究一度陷入停滯。

現在武漢周邊兵戈四起,工業學堂很容易受池魚之殃。萬一四年的研究成果毀於戰火,孫元起就找地方哭去吧!

正思忖間,楊度急沖沖地闖進屋裡來:「百熙,袁項城主動要求出山了!根據最新消息,朝廷已經同意他的六條要求,任命他為欽差大臣、湖北總督,節制水路諸軍,著迅速前往湖北督剿。」

「我們和袁項城關係不錯,是吧?」孫元起眼睛一亮,若有所思地問道。

「嗯,不錯。」楊度不知道孫元起想說什麼。

孫元起撫手說道:「皙子,我們現在能不能給袁項城寫封私信,讓他進攻武昌的時候不要破壞湖北高等工業學堂、兩湖師範學堂這些學校?」

「……」楊度立馬滿頭黑線。

孫元起又說:「如果不太方便,那讓莉莉絲、托尼等人以美國僑民身份,在各學校重點區域設立中立區,是不是可以避免炮火損毀?」

楊度再也忍不住了:「百熙,現在你是四川總督,不是湖北提學使!」

「可我還是學務大臣啊!」孫元起反駁道。

楊度被話噎得直翻白眼。

見楊度有暴走的跡象,孫元起趕緊識轉移話題:「對了,袁項城出山,對四川有何影響?我們該如何應對?」

楊度知道現在不是發飆的時候,只好暫時咽下這口惡氣:「為防止北洋軍南下造成革命黨入川,我們現在應該立即揮師西進,儘快越過秦嶺,佔據漢中、嘉陵、劍閣、巴中、閬中等川北要地。」

「可學生才剛剛參軍,還沒進行什麼軍事訓練;而自吉林南下的600餘人則車馬勞頓,不堪遠途跋涉。現在我們手頭無兵可用啊!」孫元起雙手一攤,無奈地說。

正好此時趙景行聞訊趕來,聞言答道:「先生,我們先期到達的350人已經休息數日,可以作為前軍先行一步,為後續部隊偵查地形、打探情報。第二批到達的官兵休息數日再動身,他們出發時從學生裡面挑選一批素質好的隨同前進,一邊行軍一邊訓練,不失為兩全其美的法子。至於其他學生則留在洛陽,由第三批南下的老兵訓練,訓練好一撥就送走一撥。如此一來,既保證部隊士兵的質量,又可以不耽誤入川。」

孫元起有些疑惑:「這不就是添油戰術嗎?添油戰術不是兵家大忌么?」

「嗯?」趙景行沒聽懂。

孫元起瞪眼望著趙景行,深深懷疑他在陸軍士官學校那幾年是不是天天沉湎於日本的花街柳巷:「所謂添油戰術,就是使用小股部隊逐次攻擊,好比是給油燈添油,一次不夠、再加點,還不夠、再加點。次次不夠,次次添加,最終只是無謂的損失兵力。」

嚴格地說,添油戰術並不是軍事術語,趙景行不知道很正常。孫元起也不知從哪裡道聽途說知道了這個名詞,還以為是行話,很得瑟地用了出來,結果遭遇了冷場。所以說,當老師不怕學生全知道,也不怕學生一點都不知道,最怕是一知半解。這種學生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教都沒法教。

好在「添油戰術」這個理論並不深奧,趙景行聽過解釋就已經明白:「如果在戰爭爆發初期,指揮官對敵情掌握不足或錯誤判讀戰略態勢,導致在第一波次戰鬥中投入的兵力不足以達成戰略戰術目的,同時又遭遇到敵人猛烈反擊而蒙受巨大損失並且難以撤離戰場。指揮官因為急於達成戰爭目標而在預備力量沒有充分集結和有效整合之前就投入戰場,導致出現與第一波次進攻相同的結果。這種添油戰術確實是兵家大忌。但對此次入川來說,添油戰術卻不失為一條絕妙好計!」

「哦?」

趙景行分析道:「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說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足見入川道路狹窄險峻、迂迴曲折。由於這種地形限制,即便我們有千軍萬馬,也不能一次性展開。現在四川一片混戰,如果我們大軍壓境,亂黨在恐懼之下可能會抱成一團,事先佔據入川的重要關隘,我們只能被迫使用『添油戰術』,將大部隊分解成小單位,逐一投入戰場,確實會造成重大損失。但如果我們在西進過程中就使用『添油戰術』,每次只有三五百人,示敵以弱,亂黨就會麻痹大意,對我們放鬆警惕。只要我們這些人佔據入川隘口,便可以把各小隊集結起來猛撲成都平原,大事可成!」

孫元起仔細想想,覺得趙景行說的也在理,便點點頭:「那你們就辛苦一下?」

趙景行「啪」敬了個軍禮:「是!我四十四混成協將派先期抵達洛陽的第87標第1營、馬兵第44營,在副協統蔣志清帶領下先期西進,請大人下令!」

孫元起道:「那好,我現在就用學務大臣、暫署四川總督的名義給你們寫份路條。」

片刻之後,趙景行、楊度拿著蓋有關防大印尚未乾透的路條走出書房,兩人相對會心一笑。楊度低聲問道:「行止,此次西進你們能派多少人?」

趙景行回答道:「既然大人命我們派兩個營,我們自然要凜遵命令派足兩個營。一個步兵營滿編是550人,一個騎兵營滿編是220人,再加上隨軍前進的協部130人,總計900人。」

楊度搖搖扇子:「先頭部隊小一千人,應該足以嚇西安城那幫哥老會了!那打算什麼時候出發?」

趙景行面容一整:「軍情緊急,哪容片刻耽擱?虎公,趙某失陪了!」說罷大步向院外走去。

三個小時後,馬兵第44營的先頭部隊出洛陽城,向潼關方向打馬飛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