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日本的時候,這四個小夥子挑頭,替孫元起報了一箭之仇。只是孫元起當時病得厲害,病情稍有起色便馬上啟程回國,都沒有和他們說上話。如今他們在日本軍隊里實習一年,終於學成歸國。
孫元起見了他們也是大喜,連忙招呼他們坐下,親自動手給他們沏茶:「百川、頌雲、志清、行止,你們幾個沒給學校丟臉吧?」
經過三四年的軍校磨礪,他們早已脫去年少的輕浮張狂,雖然現在穿著棉衣大褂,軍人凌厲之氣卻絲毫遮擋不住。他們聞言頓時一齊起身,乾淨利落地朝孫元起敬了個軍禮:「報告校長,沒有!」
「呵呵,這裡不是軍校,我也不是陸士的校長,你們不必朝我敬禮。」孫元起朝他們隨意的擺擺手,「你們沒有給學校丟臉就好。對了,聽說陸士優秀畢業生能夠獲得日本天皇的賜刀,你們這一屆是誰得了?」
看來他也是為傳聞所誤導。
幾個陸士的畢業生面面相覷,半天,趙景行才答道:「先生,據我所知,陸士優等生的賞賜品最開始是望遠鏡,後來換成了銀表,沒聽說有賜刀啊?陸大前六名畢業生倒是有天皇賜刀,不過陸大並不招收中國學生。」
孫元起笑道:「難道是我記混啦?」
蔣志清插話道:「校長,行止兄是本屆陸士步科中國班的第一名,得的是銀表,應該不會錯。」
「那要恭喜行止嘍!」孫元起把第一杯熱茶首先端給了趙景行。
趙景行連忙恭敬地接過來:「謝謝先生!不過百川大哥、頌雲、介石他們成績也非常優異,都獲得了銀表呢。」
「哦,那真是恭喜啊!」孫元起笑道,旋即表情一滯,「介石?誰是介石?」
蔣志清「啪」一個立正,大聲答道:「到!」
「你——?」孫元起已經不知道臉上該擺出什麼表情了。
程潛介紹道:「介石到了日本之後,看大家都有字型大小,就想給自己取一個。正好之前聽校長說過有人名中正、字介石的,覺得非常不錯,就借用了人家的字型大小。因為這事,還被我們笑了很久呢!」
蔣志清撓撓頭:「校長,您不會和他們一樣,因為這個笑話我吧?」
不、不、不,我不是校長,你才是名副其實的校長!孫元起心裡大叫道。好在沉浮官場數年,表面上的鎮靜功夫還是有的,總算沒有當場失態:「蔣介石,這個名字好!嗯,這個名字非常不錯。呵呵,我怎麼會因為這個就笑話你呢?」
閻錫山這時說道:「別看介石平時頑劣,學習倒不差,是我們這屆陸士騎科的第五名。」
蔣志清嘻嘻一笑,像江湖藝人似地朝眾人抱拳作揖道:「純屬僥倖!純屬僥倖!學生能獲得銀表,一來是校長教導有方,二來是諸位仁兄的謙讓與抬愛,三來嘛,實在是本屆騎科人數太少,『蜀中無良將,廖化作先鋒』、『山中無老虎,猴子數霸王』,學生比起諸位兄長,不及遠甚!」
孫元起強按住心中的驚詫,問道:「那百川、頌雲的成績究竟如何?」
蔣志清說:「百川大哥是本屆陸士步科的第七名,不過步科總共有98人,而騎科只有37人。所以我這第五名完全不能和他的第七名比!至於頌雲二哥,則是炮科第三名。當然,我們這裡最厲害的還是行止三哥,可謂是百里挑一啊!」
「你們都非常優秀!」孫元起贊道,「你們用自己的優異表現,為後來的師兄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也證明學校選拔你們去日本的正確。那你們回國之後,有什麼打算?」
閻錫山作為大哥,代表大家表態:「具體如何安排,正要請校長示下!」
孫元起搖了搖頭:「學校選拔和資助你們去日本留學,只是為國家培養人才,沒有任何限制條件和特定目的。所以在你們去日本留學之前我就說過,你們畢業之後的去向自己決定,學校不做任何干涉。當然,如果你們需要學校推薦,乃至回學校工作,學校的大門也會永遠向你們敞開。」
頓了一頓,孫元起接著說道:「你們四人中,行止如何,我不太清楚;但百川、頌雲、介石你們三個,應該都加入同盟會了吧?」
閻錫山、程潛、蔣志清三人的神色開始有些不太自然。
「你們不用擔心,我的思想還是非常開明和開放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我見過,梁任公、鄭蘇戡、張嗇翁我也見過,孫中山、蔡鶴琴我還見過。」孫元起強笑道,「雖說我現在是大清的官兒,但主要是在教育這一塊,幾乎不涉及政治,所以你們革命黨人也不必視我為寇讎。想造反就造反吧,不必客氣的。」
此時再拿捏著就有點矯情了,所以閻錫山率先說道:「校長,如果學校沒有什麼特殊的安排,學生想回山西陸軍小學堂任教……」
「去吧,去吧,注意安全就是!」孫元起點點頭。
「學生想回湖北參加新軍。」程潛接著說道
「學生想到上海去。」蔣志清也答道。
孫元起見趙景行在一邊不說話,便主動問道:「行止,你的打算呢?」
「我?」趙景行憨厚地笑道,「我的志向一直沒變,就是給先生帶好學校的那些保安。」
讓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科中國班第一名來帶學校的百十名保安,忒奢侈了點吧?孫元起看這麼多人在場,不好單勸,只好說道:「你的事兒,等會兒我們單獨商量商量?」
「好!」
孫元起轉向三個未來大紅大紫的學生:「畢業之後,希望你們也能繼續努力,爭取取得更大的功績。在此時,我想向你們提一個要求。」
閻錫山道:「古有明訓,『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校長待學生恩重如山,別說一個要求,以後只有用得著學生的地方,儘管吩咐便是,學生絕對全力以赴!」
程潛、蔣志清也一齊點頭:「百川大哥說得沒錯,以後只有用得著學生的地方,儘管吩咐便是!」
孫元起笑道:「你們到底還是學生,沒有淪落為官場人物,真是純潔啊!等你們在政治的污水裡打滾幾年,你們就不會這麼說嘍!」
這是孫元起有感而發,因為他此刻想到了陳儀。
陳儀對湯恩伯如何?想當年,湯恩伯還叫湯克勤的時候,留學日本,窮困潦倒,是陳儀慷慨解囊,助他修完學業;看他一個人原在異國,孤苦伶仃,是陳儀將其才貌雙全的外甥女許配給他;等他回國,就業苦難,又是陳儀向蔣介石舉薦他進入中央軍校,開始了飛黃騰達。為此,湯恩伯曾跪地感激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乃陳老也!學生願拜陳老為師,生死與共。」並改名為「恩伯」,就是要牢牢銘記感恩於這位伯父。
然而湯恩伯是怎麼報答陳儀之恩的呢?在1949年民國敗退之台灣之前,時任浙江省主席的陳儀眼見局勢不利,親筆寫信給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嘗試策動湯恩伯一同投誠。誰知湯恩伯轉手就把陳儀賣給了蔣介石,使得陳儀被軟禁,次年在台北被槍決。
比起陳儀對湯恩伯的恩情,孫元起絕對自愧弗如;誰又能保證學生們不會比湯恩伯更過分呢?
不待學生們反駁,孫元起徑自說道:「我對你們的要求和數年前一樣,就是要愛國愛民。你們現在剛從軍校畢業,心思比較純潔,經過同盟會的熏陶,腦袋裡所想無非是如何『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以為這就是愛國愛民了。
「當然,滿清特權專制無疑是必須要推翻的。但你們有沒有想過『驅除韃虜』是如何驅除法呢?滿族與漢、蒙、藏、回一樣,生活在中華大地上數百上千年,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現在為了漢族而驅除他們,是否是愛民呢?把他們驅除到黑水白山之間,是否是愛民呢?黑山白水也是國土的一部分,你們把他們驅除到那裡,是為了圈禁,還是為了劃域而治?這是愛國嗎?你們為了推翻滿清,取得革命成功,與其他國家簽訂喪權辱國條約,這算愛國么?我想,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恢複中華,建立民國,這是指日可待的事。等到那時候,你們可能都進入了軍隊、政府,並掌握一定的權力。你們認為會就此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么?錯!在現階段中國出現一個軟弱的民主的中央政府,後果必然是災難性的!外國列強固然是擇肥而噬,恐怕各位手中有槍的也會自立山頭,攻伐不已。那時候你們只會關心手裡的軍隊多少、地盤大小,還會有愛國愛民的念頭么?
「我對你們的要求,就是在掌權之後不背叛祖國,不與外國侵略者勾結出賣民族和國家的利益,少打內戰,甚至不打內戰,槍口一致對外,保家衛國,造福人民。」
雖然三個學生都是拍胸脯保證一定會牢記校長的教訓,但孫元起卻沒抱多大希望:如果勸說幾句,大家就能幡然醒悟放下屠刀,那世界不早就實現共產主義了?孫元起如此一說,不過是盡人事安天命罷了。
封上一封厚重的程儀,送走三位前途遠大的學生,孫元起這才回過頭來和趙景行仔細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