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驪歌一疊 一百、世事誰為第一流

吃了中飯,孫元起辭別老大人,坐著馬車回去。車前的老趙嘴咧得跟開了瓢的葫蘆,以前佝僂的脊背也挺直了,恨不得在腦門上貼上幾個大字:「俺家老爺是大官。」後面的幾個隨從也甩開膀子走路,一看就是在故意耍橫,看得孫元起只想樂。

剛進校門,正是下午放學時分,便有學生迎上鞠躬、叩頭。原來老趙回來取鋼筆的時候嚷嚷過一回,隨後又有宮裡送來聖旨、官誥等,一時間,經世大學內幾乎無人不知孫校長新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初時,或許還有許多學生不知這個「侍講學士」如何,等熟知體制內規則的人一加解釋,大家都有些激動和眼熱:那「靠譜哩獎」畢竟是外國人的玩意兒,與我大清絲毫不相干,大家聽了,只是覺得可喜而已;可如今校長高升,富貴指日可待,作為學人門生,豈無一絲半毫的好處?假如、萬一,哪天孫校長真做了尚書、大學士,我等豈不是……

孫元起連忙下了馬車,扶起學生,還隨口聊了幾句。附近的學生看見孫元起在這裡出現,急忙呼朋引伴,向這兒圍聚過來。片刻功夫,學校里倒有一多半的學生都聚在這校門口的小廣場上,此起彼伏的都是學生「恭賀孫校長高升」的聲音。張元濟、皮錫瑞、王國維等人也都聞訊過來,作為體制內的一份子,少不得過來拱手道賀。

雖然現在學校師生都是笑臉相迎,但一聲聲的「恭賀高升」卻讓孫元起心中有些不快:這聲音中更多的是對權力的嚮往和渴慕,本來也是人之常情,如今出現在大學門口,實在是刺耳之極。這也違背了自己創建大學的初衷:以經世致用、強國利民為宗旨,以培養學術科研人才及其他學堂教學師資、企事業單位技術力量為中心,卻不是培養官僚和士大夫。

這種苗頭要及時糾正!

當下,孫元起快步走向馬車,站在車轅上,向大家拱拱手,然後示意大家安靜:

「尊敬的各位師友!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有這麼多人聚在這裡,熱情洋溢地向我表示祝賀,祝賀我高升。首先,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因為這表明各位把我當作是朋友、老師。假如我是一個壞人,估計大家這時候就該沖我吐唾沫了!所以我感到非常高興。」

「但在高興的同時,我也有一個疑問,一直埋在心裡的一個疑問,今天大家都在這裡,藉此機會,想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讀書?換句話說,讀了書之後去幹什麼。」

「張先生剛剛跟我說了一句,說『為何讀書,讀書為何』類似的話,南宋的文天祥也說過,是去世後在他衣帶中發現的,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媿。」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你們大家都是讀書人,對這個問題,一定會有自己的答案。來,這位同學你先說說?」

「好,去做好官,教化黎民。孔子說,學而優則仕。一種答案。同學,你也說說!」

「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大學》裡面的,確實很適合學校的宗旨。你把手舉那麼高,你有什麼看法?」

「嗯,不為良醫,便為良相。有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氣魄和胸懷,很好。你呢?」

「解答心中疑惑,探索世界奧秘?好,富有研究和探索精神。以後一定要以這句話為宗旨,努力學習!」

……

「剛才,各位同學都說出了自己的答案。每個答案都很宏偉,值得一個人去為之奮鬥終生,非常好!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前些日子,乘著餘暇,翻閱《論語》——我這些年一直都在國內外奔波,學的都是理工,對於這些基本典籍基本上是一竅不通,現在覺得有些遺憾,所以打算補習一下——在翻閱的時候,看到其中有一句,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裡面引用程子的話來解釋,說『為己』,就是欲得之於自己;『為人』,就是欲見知於他人。我說得沒什麼錯誤吧?有錯了,大家要指出來哈。關於這個,我確實不行,你們可以作我老師。」

「我因為是半路出家,所以在最初看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時候,沒有想到程子、朱子這一層,而是想到一些別的東西。不一定有道理,今天說出來請大家指正。先說『為己』,從字面解釋,就是為了自己。一個正常人,總有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追求。生下來就要吃喝拉撒睡,這是物質層面的。所需要的東西不能憑空而來,所以要學習各種技能和經驗,來使得自己豐衣足食,吃飽穿暖;在學習技能和獲得衣食的過程中,他要與周圍的自然和社會打交道,這就涉及到精神層面,比如為了獲得大家對自己的認可,要改變自己的缺點,成為一個公認的好人。」

「那麼『為人』呢,從字面意義上來說,就是為了別人。怎麼樣就是為了別人呢?好比一個人一無所有,卻自告奮勇要替別人牧羊、管理家務。我們都知道,這個人雖說是自告奮勇,我們必然猜到他是要從中落好處、討便宜的。」

「古之學者為己,是先為自己,後為他人。自己有了謀生的技能和手段,使得自己衣食有保證,行有餘力,再想到別人,這是一種善良。今之學者為人,是先為他人,後為自己。可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自己都養不活,又如何能先為別人?最終還都是通過損人來利己。」

「當然,這些都是我的一家之言,大家不要當真。不過從這段話說開去,說到今天『為何讀書,讀書為何』的問題上來,就很有意味了。讀書,首先是『為己』,就是學得一技之長,可以養活自己,進而養活全家,不至於一事無成,要別人來養活,拖累他人;同時,注意自己的素質修養,讓自己融入社會,爭取成為值得他人尊重的人。」

「『為己』一層,只要保持誠心和良心,甚至販夫走卒都可以做到。作為社會中培育精英人才的大學,我們在培養學生時,僅僅做到『為己』一層是不夠的。而學生把自己局限在『為己』一層,也是落入了下乘。我們在『為己』之後,必須還要『為人』。比如做官,除了俸祿供養全家之後,要想到在力所能及的範圍惠及百姓;做醫生,在豐衣足食之後,要更好的研究醫術、普及醫療,拯救更多的患者;當科學家,除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還要開發出物美價廉的民生用品,福澤大眾……我們經世大學的宗旨是經世致用,強國利民。在培養學生具有良好品德、學習能力、謀生技藝的同時,也要教育學生具有為國為民、兼濟天下的廣闊胸懷,及與之相稱的能力。」

「現在,我們國家外則列強環伺,內則工弱民窮。各位都是有志青年,當此大有為之際,更需要立定腳跟,興起力挽狂瀾的決心,振興國家與民族。而努力的方向,卻不止做官一途。學習物理化學的,可以用力於鋼鐵、艦船、鐵路、電力;學習工程電子的,可以用力於槍炮、水泥、煤炭、通訊;學習教育的,可以教化國民;學習醫藥的,可以救助百姓……今天,我當著這官兒,卻實在是情非得已,興趣終不在此。希望大家不要學我,利用寶貴的青春時光,懷著為國為民之心,學習上努力,努力,再努力。」

回到經世大學休息了一日,正想著如何向耶魯、MIT解釋自己推遲赴美好先去敦煌呢,便見潘咸鬼鬼祟祟地溜進校長辦公室,小意地問了聲「先生好」。

「咋啦?有事?」孫元起以為他的畢業設計出現了問題。如今,經世大學第一批入學的學生已經完成了四年的學習任務,只剩下最後的畢業論文了。

「沒有……不不,是有一點小事。」潘咸期期艾艾地說道。

「哦?」

潘咸畏畏縮縮地挪到辦公桌旁,從懷裡掏出一張紙,恭敬地遞到孫元起面前:「先生,就是、就是想請你在上面簽個字……」

孫元起接過來,卻看到標題是《全國學界反對美利堅續約之公開宣言》,連忙往下讀去。

原來在鴉片戰爭之後,大批華工被淘金等幌子誘騙到了美國,擔負著墾荒、修路、開礦等極為繁重的勞動,促進了美國的繁榮。同治、光緒年間,美國發生經濟危機,美國為了擺脫困境,開始煽動排華。光緒二十年(1894),美國迫使清廷訂立了《限禁來美華工保護寓美華人條約》,對赴美華工作了種種苛刻的限制。此約以十年為期。

去年年底,條約期滿,清政府在廣大華僑和國內人民的呼籲下,向美國提出了修約的要求。美國斷然拒絕廢約,並要求續訂新約。由此激發了反對美國排華、抵制美貨的愛國運動。在本年5月,上海商務總會決定以兩個月為期,如美國強我續約,則聯合全國誓不運銷美貨以作為抵制。運動以上海為中心,迅速波及全國許多大中小城市,並得到了海外僑胞的大力聲援。工商業者、學校師生和各界群眾組成了各種愛國團體,舉行集會演說,商家不進、不賣美貨,人們不買、不用美貨,碼頭工人不裝、不卸美貨。

孫元起現在手中拿的公開宣言,就是由教育界團體擬定的。

看著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