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念家山破 二十二、生無可忌非奇士

孫元起並沒有在伯克利多呆,因為身邊還有耶魯、MIT的接待人員,不宜耽誤太久。而盧瑟福在聽完孫元起的演講之後,即迅速搭車回麥吉爾準備實驗所需的光譜儀等設備了。當踏上火車的時候,約翰·馬丁教授正在實驗室準備驗證孫元起所說的實驗,戴維·林特教授親自送行,並表示美國化學會將在紐約站迎接恭候他的大駕。

在火車上,和孫元起聊得最多的,不是耶魯大學校友會的麥克·唐納森先生,也不是MIT理學院的梅克斯·羅西教授,而是羅西教授的女兒艾琳娜。這位十七八歲的少女,現在為芝加哥大學教育系一年級的學生,長得只能說是中人之姿,五官端正,鼻樑上可以看見不少雀斑,這是白種人的通病。身材倒是不錯,這則是白種人的優勢所在。穿著長裙,像只大蝴蝶,在車廂里跑來跑去,不時「咯咯咯」地輕笑,是個活潑好動的姑娘。所謂「十八無醜女」,而且說話的時候比較直爽,倒不是一個討厭的人。即便是孫元起這種喜歡安靜的人,在這個時候也可以暫時忘記遠離家國的憂鬱。

艾琳娜似乎對來自遠東的孫元起充滿了好奇,不到一天,就把孫元起能夠公開的底細打聽個一清二楚。當孫元起望著窗外沉思的時候,她就坐在一旁盯著孫元起看,等孫元起發現了,她便「咯咯咯」地笑著跑開了。

和耶魯大學校友會的麥克·唐納森先生在一起的時候,孫元起很擔心唐納森先生問起自己在耶魯學習時候的情況,哪怕是詢問一點有關耶魯的東西,孫元起都會立馬露餡。可是唐納森先生很善解人意,從來不會和他說及這方面的問題,在談話中,他似乎對中國的飲食和風俗更感興趣。

梅克斯·羅西教授是研究物理的嚴謹學者,對於孫元起先後提出的能量子、光量子總是持有謹慎的懷疑。根據與他辯論的感覺,孫元起幾乎能夠猜到,他很有可能是某期《Sce》批評自己的特約評論員。不過和他在一起,可以避免與唐納森先生提心弔膽的問答,物理又是自己的所長,對於物理髮展的前世今生算得上是了如指掌,於是天南海北地和他胡侃,把力學、電磁學、熱學、光學等各個物理學分支都說了一通。估計學過物理的都能說出個大概,但照孫元起這般能說出個子丑寅卯、一二三四的,不多見。

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火車以每小時三四十公里的速度橫穿美國,這需要一周多的工夫。很多時候,孫元起是在和羅西教授討論物理的發展前景,唐納森先生和艾琳娜則是忠實的聽眾。比如說到隨著物理的發展,人類通訊手段將逐步提高,收音機、電視的出現及其實現的大致原理,三位聽眾都被這個如同凡爾納筆下故事一般的幻想所打動。

艾琳娜痴痴地問道:「既然收音機、電視那麼好玩,那你為什麼不把它們造出來呢?」

「很簡單:一、我沒錢;二、我沒時間。」孫元起攤開雙手。

一直很少說話的唐納森先生這時候突然說:「York,如果可能的話,我想耶魯大學願意為此成立實驗室,並聘請您作為教授,專門就此展開研究。」

羅西教授也說:「耶魯大學雖然鼎鼎有名,但是自然科學研究實力一向比較薄弱,如果約翰遜教授留在美國,MIT作為專門的理工學院,很有誠意地邀請您到MIT工作。當然,如果您在別的學校任教,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合作。」

孫元起擺擺手:「感謝兩位的邀請。今年下半年,我要去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與盧瑟福教授就原子核外電子分布模式進行驗證,恐怕一時間分不開身的……」

「原子核外電子分布模式……那有什麼用?還是收音機、電視好玩,你為什麼不先研究它們呢?」艾琳娜畢竟是教育系的學生,對於這種高深的東西不感興趣,倒是這種娛樂的東西比較吸引她。

等火車到了紐約,果然看見出站口有人舉著牌子,和盧瑟福在舊金山手工製作的好許多,也正式許多。艾琳娜跑過去一問,果然是美國化學會的。

孫元起連忙走過去,與大家見了禮。

今天,代表美國化學會來接孫元起的是愛德伍德·哈特(EdwardHart),作為拉法葉特大學教授的同時,也是現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oftheAmeriChemicalSociety,簡稱JACS)主編。在相互介紹完之後,這位五六十歲的老人就開玩笑地說:「揚克——我想我可以這樣稱呼你——你的年青可真讓我們嫉妒!」

在這群人中,除了艾琳娜,就數孫元起最年輕。孫元起只好聳聳肩:「您知道么,年青的最大壞處,就是很難讓別人相信你說出的話。」

周圍的人一片笑聲。

哈特先生拉著孫元起的手:「時間和實踐會證明一切。對了,我們接到約翰和戴維的來電,他們分別報告了你的講座。戴維說,你的講座非常成功,他的學生都成為了你的信徒。約翰正在實驗室做你說的『核反應』實驗,很快就會有結果,希望我們能一起見證歷史。」

「感謝美國化學會的幫助與支持,尤其是尊敬的馬丁教授和林特教授!」孫元起一併感謝了他們的接待。

「邊走邊說。旅館已經安排好了,他們會安排把行李送到你的住處的。」老哈特拉著孫元起往外走,「對了,我們化學會希望,你能給我們詳細地介紹你的傑出著作——《化學原理》中所闡述的觀點。你知道嗎?他們簡直對你的觀點著了迷!」

「那是我的榮幸!」孫元起拱拱手,表示感謝,「只是不知道化學會在時間上如何安排?」

「從美國的西海岸,來到東海岸,那可是一段遙遠而艱辛的旅程,我想,你應該休息兩到三天。」老哈特很替人著想,「隨後有一周多的時間,我們可以安排三到五次講座。你以為如何?」

「我想,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孫元起現在想的,就是如何同拉麵一樣,把那書中的東西抻得長長的。實在不行,就再從後世的化學書中挖一點東西出來,比如各類元素的屬性。

老哈特突然想起一件事:「對了,揚克。你在舊金山兩次演講的講稿,他們已經快要整理出來了,隨後會和實驗結果一起,寄到這裡。我們希望你能夠審閱一次,然後刊登在最近一期的《美國化學會志》上。你看可以么?」

「啊,那要辛苦你們了!」孫元起沒有想到自己的文章,有一天能夠在登上《Sce》、《Nature》、《Philosophy》之後,還能有幸登在《JACS》上。在21世紀,憑著這樣的成績,評教授、當博導、招學生簡直可以無往不利,用「如拾草芥」一詞也絲毫不過分。

因為孫元起要在紐約呆上將近兩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康乃狄格州紐黑文市裡離紐約都不是很遠,於是耶魯大學校友會的麥克·唐納森先生、MIT的羅西父女倆都先回去了,約定兩周後先到耶魯大學,隨後到MIT訪學。為什麼先去耶魯呢?那倒不是因為耶魯是自己的「母校」,而是紐黑文位於紐約去波士頓的路上。

接下來的幾天,孫元起就忙著準備講稿,然後在約定的時間內前往美國化學會的一座會堂里進行講演。如果說,以前的《化學原理》——即《從原子、原子結構到元素、元素周期表、分子及化學反應本質》——有點兒類似偵探筆錄,帶著幾分證實猜想、驗證推理的過程的話,那麼現在的講稿則是一本面向大眾的科普讀物。在隨後的不久,孫元起和盧瑟福一起證明了原子核外電子分布模式之後,這次在美國化學會的講稿也被整理出來,命名為《化學概論》,成為歐美各國高校化學系的必讀書目。當然,這是後話。

且說艾琳娜和父親回到MIT,羅西教授自去和學校彙報不提。艾琳娜這位年青活潑的女孩可是閑不住,尤其是出去遊玩了那麼大一圈,如果不去和自己的閨蜜炫耀一回,就這麼擱在肚裡,估計會把自己憋成內傷。

時值七月,艾琳娜的女校同學都已放暑假,她們躲在閣樓裡面,一邊吃零食,一邊聽艾琳娜描述她的見聞,時不時嘰嘰喳喳地插上幾句:

「……同去的,除了我們,還有耶魯大學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舊金山大學的,對了,還有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艾琳娜掰著指頭一個個數著,「麥吉爾大學的那個教授很年輕,貌似很有名,叫做盧瑟福什麼的,薇拉姐姐,你聽過么?」

旁邊一位眉目俊秀、儀態嫻雅的女孩點點頭:「嗯,他是紐西蘭人,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去年才到的麥吉爾大學,是位非常優秀的學者。」

「我們就在碼頭外面一邊等人,一邊聊天。聽那些人說,那位個中國人非常厲害,顛覆了許多傳統的觀點,所以很多大學邀請他來美國講學。但是他的論文很奇怪,前一半都是非常完美的,後一半則是非常糟糕。大家都說,他的論文上一半是天使,下一半是魔鬼——」

「哇!上一半是天使,下一半是魔鬼?那不是絕世美女么,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一個清脆的聲音打斷了艾琳娜的說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