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軍火之王 第七七二章 紅與黑

一直以來,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郭守雲就是一個為求利益與權力可以不擇手段的人,可在另一方面呢,尤其是在對待朋友的立場上,他又是一個真正可以在關鍵時刻做到兩肋插刀的人,只不過很遺憾的是,能夠被他看做是朋友的人太少了,而在這其中,霍多爾科夫斯基與維諾格拉多夫恰恰就是很特殊的兩個。於是乎,在這個人人缺乏資金,人人為隨時可能到來的金融風險抓緊錢袋的時候,郭守雲作出了一個險些令他賠掉一切的偉大決定——以遠商行的名義,向梅納捷普與國際商業兩家商業性銀行拆解五百七十億美元的巨額資金,以扶助他們渡過短期的財務危機。

說實話,郭守雲的這一項決策,震動了整個聯邦的金融界,在獲知這個消息之後,別列佐夫斯基沉默良久,才對上門拜訪的古辛斯基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一個真正值得信任的人,遺憾的是,我們發現的太晚了。」

按照郭守雲做出的決定,遠東商業銀行高達五百七十億的拆藉資金,從十月中旬開始撥付,包括三百億的儲蓄金、二百七十億的抗風險儲備金,被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梅納捷普與國際商業這兩家面臨著巨大資金困難的商業銀行賬戶上,這就像是一針強心劑,令兩家商業銀行在最短的時間內,便恢複了元氣。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郭氏集團的這一決策,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俄羅斯聯邦國內的金融風險,就為這件事,面臨著巨大政治危機的聯邦總理切爾諾梅爾金,專程趕赴哈巴羅夫斯克,按照他的話說,在面對金融風暴襲擊的情況下,郭氏集團做出的這一決定,足以證明郭守雲是一個負責人的聯邦商人,他使聯邦數十萬儲戶躲過了金融風險,同時,也為聯邦的金融業注入了最新的活力。

就在切爾諾梅爾金造訪遠東的同時,克里姆林宮方面也罕見的對郭守雲的舉措作出了正面的褒獎,同時,為了彰顯莫斯科對郭守雲這位「愛國金融家」的政策扶助,克里姆林宮在隨後召開的聯邦經濟工作決策會議上,要求政府方面出台更加切實可行的政策,在遠東方面給與遠東共和國政府更大的經濟自主權,而在這其中,就包括「安大線」的投資興建計畫。

其實,早在半年前,由於中國方面對石油資源的需求大增,再加上中俄關係的一步步調整,由安加爾斯克通往中國大慶的原油運輸管道計畫,就已經出現了俄羅斯聯邦能源部以及經濟發展部的決策案頭上,只不過由於聯邦國內的政壇上,有大批右翼政治力量全力抵觸這一方案,再加上日本方面從中作梗,因此,這一方案到現在還沒有正式出台。而這一次,克里姆林宮方面之所以抬出來這個計畫,一方面是為了給遠東一些好處,從而贏得郭氏集團的進一步支持,另一方面呢,也是為了提振國內經濟,以工程拉動就業市場的擴大,並帶動相關經濟部門的發展。

坦率的說,這一計畫的出台,對目前陷入資金調度困難的郭守雲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要知道,這個工程可不是刨個坑埋下一根空心管就能解決問題的,它是個浩大的工程,是個耗資需要數百億美元的超級工程項目。如果郭氏集團能夠在這個時候接下這一工程,那麼也就意味著將有數百億美元的龐大資金,將於近期從中國國內流過來,注入到郭氏集團的賬戶上,而這些錢,將在最大限度上緩解遠東的資金困難。而在另一方面呢,這一工程的開工,將拉動包括鋼鐵、石料、基建、石油化工等若干門類經濟部門的高速運轉,其所能帶來的就業崗位,將不下於十五萬個,毫無疑問,在目前金融危機的狀況下,這一利好消息將盤活整個遠東的經濟形勢,從而為遠東下一年度的經濟發展計畫,開一個漂亮的大紅門。

就這樣,由一個「安大線」計畫為開端,在九七年年末的幾個月里,郭守雲的心情可謂是前所未有的舒暢,在他看來,儘管聯邦國內的經濟形勢正在一步步走向惡化,儘管遠商行賬面上的資金還是寥寥無幾,可是在經過了前一階段的數番努力之後,遠東目前所面對的國內、國際環境,卻是前所未有的好了。

在國內方面,莫斯科顯然是從那十三億拖欠稅款以及郭氏集團對聯邦金融業穩定所做出的努力中體會到了什麼,因此,克里姆林宮連續出台的幾大項措施,都是有利於郭氏集團以及遠東未來發展的,「安大線」的計畫、遠東經濟自主權的提高,這些都是在為郭氏集團創造更加優良、更加寬鬆的投資環境。

而在國際方面,由於郭氏集團的對外融資方案,以及此前不計損失的硬挺港指大盤,從華盛頓到北京,那些頭頭腦腦的人物們,顯然是對他郭守雲積存了一定得好感,因此,在這個金融風暴來襲的特殊時刻,他們也都願意看到遠東的穩定,都願意看到遠東的發展……

但實際上呢?郭守雲錯了,作為一個靠斂取不義之財起家的梟雄式人物,他忘記了自己的身份,面對來自內外的壓力,面對一天天心境上的變化,面對身邊一個個離去的女人,面對自己越長越大的孩子,他太希望做個「好人」了,他希望自己能夠以一個正面的形象出現在世人的面前,他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夠得到世人的認可,他甚至希望能夠為自己的孩子打造一個更加平和的未來……就在這種思路的指引下,他恍惚間忘記了自己曾經所秉承並堅信的一條道理:這是一個善惡難分的世界,一個人要想活下去並且活得更好,那就必須懂得什麼叫惡。

《無間道》中那個被逼的人格分裂的劉建明,走到最後一刻還沒有改變他的夙願:「我以前沒的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而郭守雲呢,現在就在出演劉建明這麼一個角色,他想做一個好人,想要為自己尋求一條退身之路,可現實是,那些聚攏在周圍,虎視眈眈盯著郭氏集團的人們,現在正在利用他的這種心理構建陷阱,毫不客氣地說,就在他出資數百億硬挺香港股市的時候,這個陷阱的第一個組成部分已經完工了,而安大線項目,則是那些陰謀家為他挖出來的第二個深溝。

郭守雲一直以來都認為中美俄之間存在著難以化解的矛盾與猜忌,正是因為三方之間存在的這種矛盾猜忌,遠東才能在三大勢力的夾縫中往來縱橫,活個逍遙自在,可他沒有意識到的是,他這條混水的游魚,已經在三方勢力中遊盪的太久了,以至於大家都對他失去耐心了。就在這個時候,亞洲金融風暴爆發了,郭守雲攜數百億的資金強悍入市,第一次令三方對遠東的存在與發展產生了顧忌,現實的情況是,任何一方都想控制住遠東,但任何一方都不希望遠東發展到足夠強大的程度,以至於威脅到己方的利益。

正因為如此,在混亂的「泥塘」之下,一個旨在撬動遠東大局的計畫,悄然形成了。

人人都想動遠東,可遠東這個地方的形勢過於特殊,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郭守雲從經濟入手,一點點的控制了遠東的整個大局,毫不客氣地說,遠東的政治架構,就是通過這種絲絲入扣的經濟脈絡架設起來的。這種政治架構形式不僅複雜,而且穩固到了潑水難進的地步,從莫斯科派過來的官員,要嘛在短期內被同化,要嘛就有名無權,有很大一部分,甚至在這裡連腳跟都站不穩,也正因為如此,克里姆林宮也好,其他幾位巨頭也罷,都拿遠東這塊地方沒有辦法。

現在好了,隨著金融風暴的出現,郭氏集團的資金鏈條上,出現了一段相當薄弱的環節,因此,各方勢力也就尋找到了對付他的最佳良策——既然郭守雲用經濟脈絡綁架了遠東的政治大局,那麼要動他,就必須從經濟的角度著手,擊潰他在遠東建立起來的經濟帝國。而當郭氏集團在經濟上出了問題之後,尤其是當遠商行無法兌現遠東儲戶的儲蓄金的時候,那麼遠東大旗即便沒有人去砍,它也會自己倒下來的。

為什麼克里姆林宮要選在這個時候給與遠東更大的經濟自主權?為什麼耗資空前的安大線計畫會在這個時候提出來?為什麼北遠拿走了郭氏集團高達上百億的股份與遠期有價證券,卻需要到幾個月後才支付現款?這是一連套的計畫,其目的,就是為了一點點擠干郭氏集團的資金,令郭守雲在關鍵時刻無法籌措到足夠的應急資金。

在權力場上,只有永遠的敵人,而沒有永遠的朋友,不管是誰,只要將自己的命運交到了別人的手裡,那麼他所要面對的,就只能是血淋淋的出賣與背叛了。而就在這個充滿了齷齪背叛的龐大陰謀局中,時間永久的划過了九七年,一場規模空前的危機,將在新年份里突如其來的降臨到郭守雲的頭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