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文明審判 第六十二章 痛下殺手

雖然突生變數,讓斯塔克十分不爽,因為這意味著需要對部署做出重大調整,但是事已至此,斯塔克也別無他法,只能立即聯繫正在飛往阿姆斯特丹島的威廉姆斯教授,讓他們改變行程。

此時,運載著美國科研人員的C-17A運輸機離阿姆斯特丹島不到一千公里。

收到斯塔克直接下達的命令之後,威廉姆斯教授不得不讓機長轉向,按照B計畫飛往中轉站。

在美國,威廉姆斯教授的名聲遠不如伯克教授,但是才能遠在伯克之上。

與伯克不同,威廉姆斯沒有在大學任教,而是一直在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工作。在學術界,威廉姆斯的名聲十分響亮,因為他是近十年來唯一單獨榮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而且是憑藉在基礎理論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威廉姆斯已經四十二歲了,但是早在十五年前,也就是二十七歲的時候,他就憑藉一篇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名聲大噪。威廉姆斯在乎的不是名聲,而是學術研究。十數年來,威廉姆斯一直在阿拉莫斯實驗室搞基礎研究。直到兩年前,在史密斯找上門來之後,威廉姆斯的生活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時,在美國首席科學顧問人選名單中,威廉姆斯派在最前列。

客觀的講,威廉姆斯最有資格成為美國首席科學顧問,代表美國主持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只是,斯科特做了相反的選擇。

雖然威廉姆斯不久前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他在十多年前就以成名,瑞典皇家學院授予他諾貝爾物理學獎,無非是對他之前獲得的科研成就的一種肯定,並不表示他仍然是世界上一流的物理學家。

任命威廉姆斯為美國首席科學顧問,最大的問題就是跟羅晉勇衝突。

雖然羅晉勇沒有得到過諾貝爾獎,但是他的才能不在威廉姆斯之下。此外,羅晉勇比威廉姆斯年輕十多歲。威廉姆斯已經年過四十,而學術界早有定論,三十五歲之後就很難取得重大成就了。

這是拿得上檯面的理由,還有一個拿不上檯面的理由。

從一開始,美國當局就打算單幹,沒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行星防禦理事會上。

行星防禦理事會成立之初,首要工作不是啟動各種科研項目與防禦工程,而是十個成員國通過協商談判簽署雙邊諒解備忘錄。要知道,十個成員國並非鐵板一塊,不但中俄與美國有極深的矛盾,中國與日本、美國與法德、俄羅斯與日本、英國與法德等等,都有難以迅速調和的積怨。為了理清十個成員國的關係,讓行星防禦理事會正常運作,自然需要通過談判達成諒解。

長達半年的談判,讓美國當局認識到,行星防禦理事會只是一個鬆散的國際組織。

美國當局從一開始就認定,如果行星防禦理事會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美國只能單獨採取行動。

為此,斯塔克把威廉姆斯留了下來,任命伯克為美國首席科學顧問。

威廉姆斯的職責,正是負責美國的秘密科研項目,以及在審判日之後,對獲取的地外文明先進科技進行深入研究。

兩天前,威廉姆斯率領的科研團隊秘密抵達澳大利亞西北的達爾文。

撞擊之前,這支科研團隊登上了美軍的運輸機。按照斯塔克的部署,科研團隊將即刻趕往撞擊點,也就是O島。只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即探測到Y天體之後,斯塔克立即做出調整,讓科研團隊前往阿姆斯特丹島。

行動經過精心策劃,科研團隊將首先接觸Y天體。

只是,計畫趕不上變化。

確認Y天體的降臨地點之後,楊方烈與謝爾蓋耶夫聯手施壓,甚至威脅使用超級核彈頭摧毀Y天體,斯塔克不得不做出讓步,答應派遣末日部隊前往阿姆斯特丹島,並且由此決定出動影子部隊。

按照斯塔克的部署,影子部隊控制住局勢之後,威廉姆斯的科研團隊立即登島。

如果能夠帶走Y天體,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到時候,斯塔克大可讓久加諾夫率領的科學家小組前往阿姆斯特丹島,然後宣稱Y天體突然消失,其他國家自然沒有理由認為是美國在暗中搞鬼。

問題是,情勢陡然生變,讓局面變得更加複雜了。

所幸的是,斯塔克早已做好多手準備。

阿姆斯特丹島東南大約一千五百公里處,由十五艘超級貨輪拼接而成的海上基地正頂風向西航行。

在勇氣行動中,美國單獨承擔了設計建造海上基地的任務。

所謂的「海上基地」,實際上由眾多以模塊技術建造而成的貨輪拼接組成,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決定基地的規模。比如為了供C-17A這類的大型運輸機起降,至少需要一條一千五百米長的跑道,需要五艘平甲板型集裝箱貨輪拼接形成主跑道,五艘滾裝貨輪拼接形成機庫與檢修區,再由三到五艘配備了必要設備的貨輪提供比如供電、推進、居住、日常生活等其他功能。

一座由十五艘貨輪拼接形成的海上基地,就是一座可以自由航行的鋼鐵島嶼。

海是基地的航行速度不是很快,只能在部署區域內活動。

C-17A在海上基地降落之後,威廉姆斯立即率領科研人員登上早已準備好的MV-22傾斜旋轉翼飛機。

因為MV-22在最大載重時的航程不到一千公里,所以還得出動數架大型加油機。

海上基地的容量非常大,最多的時候可以容納二十架C-17A這樣的大型運輸機,或者是上百架MV-22這樣的小型飛機。如果天氣狀況良好,利用飛行甲板上的系留點,還能把部署量提高一倍。

為了運送科研團隊與增援部隊,美軍出動了八架MV-22。

運送增援部隊的MV-22首先起飛,然後才輪到運送科研人員的MV-22。

這是B計畫的安排。採用B計畫,意味著島上還有敵人活動,而且對登島的人員有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威脅,所以首先得增強作戰力量。在安全有了足夠的保證之後,才能讓科研人員登島。

折騰了一個多小時,威廉姆斯乘坐的MV-22才從海上基地起飛。

隨後,執行攻擊任務的八架A-10C依次起飛,最後是六架經過了特殊改造的KC-17A加油機。

海上基地無法供KC-10與KC-135這樣的大型加油機起降,KC-130又是航程有限的戰術加油機,無法執行長途支援任務,美軍專門為一批C-17A安裝了加油設備,並且在貨艙里設置了一個巨型油箱。一架KC-17A能夠到三千公里外,為八架MV-22或者A-10C提供返航所需的燃油,因此需要六架KC-17A分為飛往阿姆斯特丹島的十六架飛機提供三次空中加油。

因為KC-17A的巡航速度高於MV-22與A-10C,所以安排在最後起飛。

此時,楚天疆等三人已經離開藏身的溶洞。

在雅克琳的帶領下,楚天疆與哈列維首先熟悉了天坑附近的地形情況。

相對而言,天坑附近的環境對兩名末日戰士非常有利。除了遭到轟炸的焦土區,天坑所在的西北低地是島上植被最為茂密的地方之一,也是理想的伏擊戰場,讓兩名末日戰士大有可為。

隨後,楚天疆返回機場,發現美國佬沒有修復受損的跑道。

顯然,美國佬不會動用C-17A這樣的大型運輸機,甚至沒法讓C-130這樣的戰術運輸機起降,可用的只有MV-22。

接下來,兩人利用繳獲的武器裝備,特別是十多套末日戰士系統,還有襲擊機場時找到的高能炸藥,開始設置伏擊陷阱。

對兩名末日戰士來說,設置陷阱是基本功,需要的只是時間。

這個時候,斯塔克卻在為另外一件事情發愁。

托馬斯變更行動方案,意味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而運送久加諾夫率領的科學家小組的運輸機即將抵達阿姆斯特丹島。斯塔克面臨著一個選擇,要麼把運輸機招回來,要麼擊落運輸機。

斯塔克不想蠻幹,運輸機上有十多名美國科學家,還有幾名美軍飛行員。

問題是,以什麼理由讓運輸機返回迪戈加西亞?

雖然其他九位總參謀長沒有拿出質疑斯塔克的證據,可以用「強電磁干擾」為由,以安全的名義,讓運輸機返回迪戈加西亞,但是C-17A具備在野戰機場上起降的能力,而且之前已經把末日部隊送上阿姆斯特丹島。即便沒有地面引導、通信設備無法使用,C-17A也能安全降落。

把運輸機招回去,只會讓其他總參謀長起疑,等於是畫蛇添足。

此外,跑道已經遭到破壞,C-17A根本無法降落,因此在達到阿姆斯特丹島之後,肯定會轉向返航。

到時候,全世界到將知道島上發生的情況。

不能讓運輸機到達阿姆斯特丹島,更不能讓運輸機在到達阿姆斯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