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付恐不效之卷二十 第三十一章 請教後進

郤嘉字殷邦,乃河東郡解縣人士,出身寒微,當年是勛擔任河東太守的時候,他上門投刺,請為賓客。說實話是勛對這位郤殷邦並不怎麼看重,瞧在他熟讀經史、律令,以及寒門出身的份兒上,勉強用之——因為這人貌似沒在歷史上留下過名字來啊,無名之人,就算真是塊璞玉,以是勛的眼光能夠瞧得出來嗎?

不過事實上,這位郤嘉還真不是無名之人,《三國志·魏書》中曾經記錄過一小筆,說:「(王)思與薛悌、郤嘉俱從微起,官位略等。三人中,悌差挾儒術,所在名為間省,嘉與思事行相似。文帝詔曰:『薛悌駁吏,王思、郤嘉純吏也,各賜關內侯,以報其勤。』」可知原本的歷史上,他在曹魏也曾經做到過二千石以上高官,並得封侯之賞。

當然啦,倘若是勛連這種犄角旮旯里的傢伙都能記住,那他就不是漢末三國發燒友啦,而是人形古籍閱讀器。

郤嘉是三年前為是勛所薦,出任谷城長的,是勛對於他來說,既是故主,又是薦人,自然必須親自出城遠迎。並且他還告訴是勛,說:「大尹前亦傳書來,雲是公但過,將為做宴。」

所謂「大尹」,乃王莽時代對郡守的改稱,東漢朝已經不用了。但河南地本為東漢故都雒陽所在,全稱「河南尹」,而且主官也不叫河南太守,亦名「河南尹」,故此乃可以「大尹」來尊稱之。這時候的河南尹乃是勛牧守朔州時代的老部下鄭渾鄭文公,亦為是勛故吏,所以他早就寫信給郤嘉,說你若是接著是公,趕緊跟我打聲招呼,我要盛宴接待。

是勛這一路東行,走走停停,速度非常之慢,原因就在於到處都有故吏,或者只是仰慕其名的地方官員、士人,幾乎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走路的時間還沒有停留聚會的時間長。一開始他也挺享受這種萬眾矚目的感覺,可白吃過那麼幾頓後,多少有些膩味,故此乾脆不入城邑,往往繞道而行,以避其人。

不過到谷城就不好避啦,郤殷邦是正經自家賓客出身,倘若不跟他打個照面,不但在人情上說不過去,而且郤嘉可能還會感到疑惑:我得罪這位老上司了嗎?怎麼路過也不肯會我一面呢?若是君子,難免愧疚,若為小人,說不定還就此記恨上自己了哪。

而且再往東行,等到了雒陽,鄭渾這面子也是不好駁的。當然啦,就口頭上,是勛還要表示謙遜,對郤嘉說:「本當親訪文公,何待做宴?」我應該親自前去拜訪鄭文公,怎麼好意思讓他擺下宴席來等我呢?

鄭渾的身份之與郤嘉,如同鳳凰之比燕雀,本乃東漢大儒鄭眾之孫、名士鄭泰之弟,本人的能力亦相當出眾,否則曹操也不會把諸郡之首的河南交給他管理啦。所以是勛不敢把鄭渾當作普通故吏來對待,而必須與之平等交接。

在谷城住宿一晚,郤嘉也趕緊派人快馬前往雒陽,去稟報鄭渾。隨即傳來消息,鄭文公就在雒陽城西二十里外的某世家莊院之中,召聚賓朋,設宴以待。

河南舊都所在,戶口非常繁盛,城邑鱗次櫛比,密度相當之高,全天下大概也就只有長安周邊地區,以及河內郡的黃河沿岸地區可以勉強與之相提並論。雖經喪亂,如今的戶口數還不到靈帝末年的三分之一,但舊有各縣是仍然維持著的。所以谷城與雒陽之間,道路平坦、通暢,相距還不到七十里地。

是勛辰初出發,尚未黃昏便即抵達設宴之所,正好趕上吃晚飯。鄭渾親率眾賓朋在莊院門口迎接,是勛在郤嘉的引領下,帶著關靖和周不疑前去見禮——其餘賓客身份太低,其餘弟子年歲太小,就都不入宴啦,反正也不會沒他們的飯吃。

鄭渾見到是勛以後,當然首先介紹此間主人,於是推出一名中年文士來:「此符偉明之裔孫也。」中年文士趕緊長揖到地:「末乃符諳,字默言,拜見是公。」

是勛趕緊伸手攙扶,並且謙退道:「吾已卸職,何得而名公?卿祖海內名士,勛素敬仰者也,安敢受卿大禮?」我不知道你是WHO了,但我知道你祖父啊,他名聲那麼響亮,我怎麼敢在他子孫面前拿大呢?

符融字偉明,曾經侍奉過靈帝時代的名臣李膺李元禮,深受李膺器重,據說「融幅巾褐衣,振袖清談,膺捧手高聽,嘆息不暇」。這人貌似一輩子都沒有做過官,公府連番徵辟,盡皆不就,但論起名聲來,比當時絕大多數官僚都要響亮。說白了,這人就是後來許子將、司馬徽一類貨色,清談時事,月旦人物,乃一「公眾知識分子」是也。

是勛嘴裡說「素敬仰者也」,其實還真瞧不大上這號人,只是符融素有賢名,而他又犯不上去踩一個早就掛了的傢伙,所以在符融孫子面前隨口客氣幾句罷了。隨即鄭渾又介紹了跟隨自己前來的郡署屬吏,以及一名本不應當在此時此地出現的朝廷官員——

「此丞相司直陳元德是也。」

曹操這時候已經升任魏王,把大本營搬到安邑去了,但同時他也並沒有卸下漢相的頭銜,許都仍然保留相府,並設屬吏。丞相司直陳禕陳元德就是其中之一,據他說乃奉命按察河南,適逢其會,所以也趕過來拜見是勛啦。是勛亦曾做過丞相司直,也曾經出京巡按過,所以對於這位後輩還是頗為親切的——雖然他不但從來沒有見過其人,抑且未聞其名。

官員們介紹完畢,符諳又湊過來介紹其他與宴的名流。一批當地老地主,是勛隨便頷首致意,並沒有什麼結識的願望,但對於跟著來的四名年輕人,倒是頗上了一些心。

這幾位青年皆遊學至此也,一個是南陽人劉偉,自恭龐,乃五官將文學劉廙劉恭嗣之弟——劉廙是當時著名的文學之士,名聲僅在王粲、陳琳等「建安七子」之下,跟是勛也有過數面之緣。還一個是張綉之子張泉張子布——竟與張昭同字。

在原本的歷史上,張綉是建安十二年跟隨曹操北征烏丸途中病逝的,其子張泉嗣爵。不過在這條時間線上,不知道哪兒出了點兒小問題,張綉直到目前依然活蹦亂跳,跟著曹操在安邑吃閑飯。老爹不死,張泉自然無可襲爵,他倒也志不在此,乾脆四處遊學,以廣見聞,亦廣交友也。

另外兩個都是濟陰人,一個叫魏諷魏子京,一個叫任覽任初度。符諳極言魏諷年紀雖輕,卻學問精深,尤擅言辭,乃當世之俊才也。魏諷本人也以晚輩禮參見是勛,瞧他的表情,似乎很有拜在是勛門下之意。

然而是勛卻不敢隨便收徒,尤其他總覺得……魏諷這名字好熟啊,我在史書上曾經見到過嗎?最近腦袋有點兒木,竟然想不起來啦。

酒宴便擺在正堂之中,眾人分列先後,魚貫而入。本來對於「禮儀之邦」來說,排列座次是非常有講究的,或按年齒,或按名位,更分主賓,好在鄭渾他們早就設計好了——鄭渾、是勛並踞上首,主人符諳和丞相司直陳禕分列左右,再下為河南屬吏、谷城長郤嘉等,最後是那些白身。是勛領來的關靖、周不疑,也自尋隙插入。

是勛注意到幾名年輕士人的座位排列非常出乎意料之外。若論年齒,貌似應當以劉偉為首(除非自己瞧差了,那傢伙鬚髮蓬蓬,其實只是長得老相而已);若論名爵,首推張泉——他老爹可是破羌將軍,受封宣威侯的啊,擱後世可尊稱一聲「小侯爺」也;然而實際上,卻以那個魏諷為先,其他仨小子都心甘情願地居於下位。

剛才介紹的時候也提到過了,魏諷是濟陰人,不算清華世家——按照當時的習慣,往上推五代若出過什麼顯宦、名士,必然要擺出來自重身份啊——且本身亦無名爵在身,竟然能夠爬到劉偉、張泉的頭上去,難道確實如符諳所說,因為才學出眾,始為同輩所敬嗎?

他忍不住就多瞧了魏諷幾眼。就見那小伙兒也就二十齣頭,倒是生著一副好皮囊,劍眉星目,白面微須,盡顯倜儻風流之態。是勛心說我年輕時候大概都沒有他那麼帥啊,曾見之人,也就諸葛孔明差堪比擬了——然而孔明身量頗高,持重有餘,論起瀟洒來卻又略顯不及。

魏諷魏子京,這人究竟是誰來著?啊呀,不會是那小子吧?!

正在琢磨,早有婢僕端上食案來,布設於眾人身前。鄭渾雙手執杓,舀起一勺酒,是勛趕緊也雙手舉杯,湊過去接。鄭渾說啦:「西河一別,匆匆數年,不得瞻仰是公風采……」是勛趕緊擺手,說別「公」來「公」去的啦,稱呼我的字即可——「文公,何得見外?」

其實他暗自腹誹,鄭渾你丫字「文公」,天生佔了那個「公」字,還真會佔人便宜……

鄭渾說成,但也不敢直呼是勛之字,於是退一步,呼之為「君」——「諸位且舉杯,為是君壽。」

眾人共飲一杯,同時各類蔬果、肉菜也陸續布上。隨口寒暄兩句,就聽陳禕開口問道:「聞是公因段思闕所奏避位,欲返關東,然否?」論起秩祿來,他不過比郤嘉略微高上那麼一點兒罷了,差著鄭渾很遠,所以還是必須稱是勛為「公」。

是勛點一點頭:「勛尸位素餐,而使日有食也,乃按例請辭耳。」既不提段瑕之名,也不提「天象示警」,那意思,因為出現了日食,所以按照慣例,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