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勇斗群雄竊天機 第一百二十七章 決策者

見過安田和美子之後,劉威乘坐遊艇返回橫濱。

種子已經埋下,就等生根發芽,剩下的事情,不用劉威操心。

回去途中,灰背豺找到了劉威。

「你相信那個女人?」

「不是相信與不相信的問題,而是我們必須利用安田家族。」劉威知道灰背豺心裡有疑問,還是很大的疑問。「走到這一步,已經沒辦法回頭了。既然老李讓我們留下來,我們就要做點樣子出來。」

「可他沒讓我們搞垮三菱財團。」

劉威笑了笑,說道:「三菱財團不倒,日本會走上哪條路?別忘了,三菱財團不但是日本規模最大的財團,還擁有日本最強大的軍工企業。岩崎家族不用說了,財團里的其他家族也好不到哪裡去。三菱財團的影響力擺在那裡,隨時都能左右日本政局。讓三菱財團存在下去,必然會造成不可預料的後果。」

「富士財團好不到哪裡去。」

「這就是問題所在。」劉威朝遠處的大海看了一陣,才回過頭來說道,「菅野直人快去美國了吧?搞不好,最近會有大動作。你得趕緊聯繫老李,問問他的意見,不然我也不知道下步該怎麼走。」

「簡單,現在就能跟他聯繫。」

灰背豺去艙室里拿來一台裝了加密設備的海事衛星電話。

這個時候,李廷軒正在參加高層會議。

幾天來,李廷軒一直在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平均每天的休息時間不到四個小時,搞得他精疲力竭。

與杜彥寧找到羅志剛後,由總參謀長在高層會議上提出加速推進「落日計畫」。

這個提議,立即引起高層重視。

因為是一項已經實施了三十多年,對未來具有重大影響,關係到國家核心戰略的大型戰略計畫,所以要想加速推進「落日計畫」,不是一兩次會議就能解決的問題,必須考慮各方面因素。

最大的問題是:這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作為總參情報二部負責人,李廷軒沒有參與戰略討論,卻得向高層決策者提供相關信息與資料。

對這種官僚主義作風,李廷軒也無可奈何。

他是實幹型情報官員,平常就很少呆在辦公室里。只是在成為局長之後,李廷軒不得不適應新的工作性質。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由放養變成圈養。

這次會議的議題與以往一樣,既加快「落日計畫」是否會造成無法預測的後果。

參會人員並不多,除了李廷軒與羅志剛,只有十一人,九人是最高決策機構領導人,另外兩人是三部的王學明與MSS的張宏量。

張宏量是在兩個月前上任,對情況不太清楚,也沒有多少發言權。

雖然MSS的規模遠超過二部與三部,屬於全能型情報機構,但是自從劉威鬧出的事情之後,MSS的地位大大降低,在重大戰略決策上的發言權遠不如總參的兩個情報部,張宏量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李廷軒與王學明。

會議開到一半,李廷軒的手機震動了起來。

看到沒有來電顯示,李廷軒沒有接通電話,而是直接掛斷了。

王學明正在做技術方面的情勢分析,這是三部的強項,也是二部的短處,李廷軒很珍惜這個偷師學藝的機會。

過了一陣,手機又震動了起來,仍然沒有來電顯示。

李廷軒原本打算掛掉電話,只是王學明的報告也差不多了,下面將由張宏量做國際情勢分析,沒有多少營養。

見到其他人的目光都在張宏量身上,李廷軒起身離開了會議室。

「老李,我是008,有人找你。」

因為使用了加密器,李廷軒聽不出是灰背豺的聲音,聽出來也不會輕易相信,所以他讓灰背豺報了身份代碼。

確認是灰背豺後,李廷軒才說道:「我正在開會,有什麼事?」

「是我。」

李廷軒沒問,能讓灰背豺打電話回來的,肯定是劉威。

大致介紹了情況,劉威才說道:「現在這局面,想剎車已經來不及了,我只想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

「你是存心的吧?」李廷軒問得很直接。

他不是灰背豺,一下就看出了劉威的想法。這小子根本沒有打算收手,而是想把事情鬧大,搞得無法收場。

「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徹底一點。」

「你們什麼都別做,等我下一步指示。」

「什麼都不做?」

「對,別再做任何能夠加快事件進展的事情。」李廷軒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我會儘快跟你們聯繫。」

說完,李廷軒就掛了電話。

這時,一名西裝革履的警衛人員走了過來。

「李部長。」

李廷軒看了他一眼,認出他是元首衛隊的成員。

「會議結束後,請你稍等一會。」

「元首找我有事?」

警衛員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李廷軒也沒再多問,回到會議室。

張宏量的情勢分析確實沒有多少營養,與上次的報告相差不大。不能怪他,主要是他對眼前的局勢,以及「落日計畫」都不夠了解。

據李廷軒所知,張宏量是個很有才幹的情報官員,不然不會被委以重任。

與李廷軒不同的是,張宏量更加謹慎,屬於那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情報人員,在關鍵問題上缺乏主動性。

這不一定是壞處,特別是在這個時期。

張宏量接過的是一個爛攤子,他的任務是收拾好這個爛攤子,而不是駕駛一輛破車橫衝直撞。

可想而知,理順MSS之後,張宏量就會離開現在的崗位。

與上次一樣,張宏量的報告最簡短,只持續了不到十五分鐘。

接下來,又是一成不變的討論。

因為領導層的意見不統一,在很多問題上都存在分歧,所以到最後,主持會議的元首沒有發起投票表決,而是決定明天繼續。

繼續下去會有結果嗎?

李廷軒不抱太大的希望,即便現在表決,也不會有很好的結果。

面對未知的未來,存在分歧並不奇怪,畢竟每個人所處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問題也就不一樣。

只是李廷軒覺得,在這個時候,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大的問題。

可惜的是,這不是他能決定的事情。

散會的時候,李廷軒留在了最後面,隨後跟隨警衛員去了書房,見到了兩年前才上任的國家元首邢遠昭。

在李廷軒的印象中,邢遠昭屬於少有的實幹型國家領導人。

進入最高決策機構之前,邢遠昭在地方工作了三十多年,都是在落後偏遠地區,有著豐富的行政經驗,也非常了解國情。成為國家元首之前,邢遠昭非常低調,出鏡幾率遠遠低於其他領導人。直到兩年前,正式出任國家元首,他才站到舞台中央,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人物。

兩年多來,邢遠昭一直把重點放在國內,集中力量解決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國內問題。

只是沒人懷疑他的外交能力。

上任後,邢遠昭一改過去傳統,首先訪問了鄰國巴基斯坦,在伊斯蘭堡與巴基斯坦總統簽署了一項為期二十年、總金額高達五百億美元的軍事項目。

按照這份協議,未來二十年內,巴基斯坦將獲得成套的陸海空裝備,包括最新式的主戰坦克、自行火炮、遠程火箭炮、地面防空系統、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先進戰鬥機與大型預警機在內的眾多武器裝備,並且獲得這些武器裝備的自主維護能力,參與部分新式武器裝備的研製開發工作。

為此,巴基斯坦只需支付二百七十五億美元,另外二百三十五億美元均為無償援助。

在隨後訪問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的時候,邢遠昭又為軍火企業拉到了數百億美元的長遠訂單。

在商人眼裡,邢遠昭在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大陸軍火企業打開海外市場。

只是在政客眼裡,邢遠昭賣的不是武器,而是影響力,收穫的也不是金錢,而是更加穩固的周邊環境。

正是這輪訪問,奠定了邢遠昭在國際世界中的影響力。

當年,他被美國的《時代》雜誌評為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家,超過了美國總統、以及風頭正勁的俄羅斯新任總統。

這輪訪問,也表明了邢遠昭執政期間的基本對外政策。

非常簡單:營造一個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維護周邊地區的秩序。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邢遠昭這麼做能給國家帶來好處。

出售軍火只是小事,關鍵是因此成為出頭鳥所帶來的麻煩。不管怎麼說,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沒過去,甚至會持續到二零年代,國家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僅僅是日益激化的國內矛盾就能讓任何一界政府焦頭爛額。

別說外界,就連最高決策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