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新時代 第322章 命運!

「訃告

共和35年11月15日,西北時間夜二十三時十五分,國防軍參謀總長蔣百里元帥因病逝世,享年64歲。

陸軍元帥蔣方震,百里——五色自由勳章、寶鼎勳章、干城勳章、雲麾勳章的佩帶者,曾被授予其它各種崇高榮譽,他畢生為祖國效力,服務於國民……

元帥的英名將與國防軍的英雄業績一樣永垂不朽,他必然將永遠活在共和中華國民心中,他的去世,令我國失去一位最大偉大的軍事指揮官。

……他的心依然屬於共和中華!」

漫天風雪中,西北國家公墓,兩排三軍儀仗隊上戴著閃亮的鋼盔,禮賓槍上肩,分左右沿通往忠烈祠的松柏樹肅立,任由風雪拂身紋絲不動,眉眼皆被風雪染白,儘管已入深夜,但在國家公墓外公路兩側仍停著綿延十數公里的車隊,偶爾一些人或集隊或分散的步入國家公墓,直朝忠烈祠走去,忠烈祠外祭奠的花圈,白簇簇的排出了數百米。

過去的三天之中,前國防軍總參謀長蔣方震在的瞻仰遺容議式即在忠烈祠大廳舉行,靈柩分別先由總理、國防部長、海、空軍司令在四周守衛,後來又換成國防和陸海空軍三軍4位參謀長守靈,三天之前,前來蔣方震表示敬意的瞻仰隊伍多達三百萬人。

作為軍人,蔣方震和任何一名軍人一樣,都曾希望死後以軍人的敬禮安葬,治喪委員會根據其遺囑按《國防軍葬儀手冊》作了詳細的安排,在忠烈祠大廳舉行瞻仰遺容議式,他是第一人,總理要求國會特許。

「總理,我想向你闡述目前的局勢,首先我想談談政治局勢……」

「你是軍人,請談軍事形勢!」

「職責要求我必須要首先談政治處境!」

「軍人不得涉政是國防軍的根本職守!」

「但並不意味著軍人不從政治角度考慮軍事問題……」

「好了!我想現在我們政治處境遠並不見得比歷史上的其它時期更差不是嗎?」

「至少也是不容樂觀的!」

「那麼好吧!你說說看……」

……

閉上眼睛過去一幕幕的在司馬的腦海中浮現,包括前往開羅之前的兩人之間的爭執,兩人之間的爭執實際上是內閣與國防軍參謀部之間的分歧,政治與軍事上的分歧。

「二十年國防軍參謀總長!」

身著黑色中山裝的司馬在心底輕輕喃喃著,外界常道他偏愛舊人、任用舊人,一點不假,無論是內閣或是軍隊從共和十年至今可謂是舊人充斥,而又尤以國防軍為最,國防軍至關重要的參謀總長一職,長達二十年時間由一人出任,這或在他國是不可想像之事。

但事實上呢?

無論是蔡鍔或是蔣百里,之所以信任他們,面對兩人身體不如往昔的現實,甚至不惜以國家需要加以挽留,根本原因恰是因兩人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純粹職業軍人,最為重要的恰是兩人在政治上的無野心。

軍人不政!

從過去的邊防軍直到現在國防軍,司馬用了三十年方才建立這種傳統,而這種傳統卻需要長時間的守護,除去蔡鍔、蔣百里兩人之外,他一直無法說服自己接受他人出任國防軍要職。軍字要出頭,自太平天國後直到共和初期,軍人干政一直是中國無法擺脫舊習、惡俗。手無寸鐵的政客和紙面上的憲法,在擁有武力的軍人面前僅是玩物和一紙空文。

共和十年後,藉助二百二十六萬邊防軍的威懾,出於維護共和政體的需要,一方堅決反對軍人干政,另一方面要求各地督軍在從軍還是從政中選擇一條途徑,在早期議會批評軍隊,面對一些將軍要求解散議會的請求,自己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並讓他們最好習慣議會的批評,因為批評和監督正是議會的職責,在面對軍隊的反彈時,甚至不惜勒令部分將軍退役。

而在司馬做出這一切的時候,一直默默支持著他的恰是蔡鍔、蔣百里兩人,他們兩人,一人是國民心目的軍神,一人是保定軍校校長、西北軍校校長,門生故將滿天下,正是在兩人的全力支持下,共和政體得到了保障,半個世紀的軍人干政的惡俗得以在共和十年後廢除,軍不涉政的傳統得以建立,如果沒有他們利用自身威望幫助司馬彈壓軍隊的不滿的情緒,共和政體仍會建立,但其間或許會發生人所不願見的波瀾

「我覺得蔣百里應該算是一個文藝復興時代的人,他懂文,懂武,他懂西洋的,也懂中國的。他懂拉丁文、日文、德文。他愛文學,他會寫詩,他也會打槍、騎馬……我覺得他屬於文藝復興的時代……」

今天,這個屬於文藝復興時代的完人走了……閉著眼睛的司馬雙手不由的顫抖著。

侍從官步入大廳,朝著為總長守靈的總理走去,在其耳邊輕道了一句。

「總理,靈柩將於九點準時出發,部長希望你能休息一會!」

而三個小時前,一夜未夜的總理再次步出休息室為總長守靈。

「還有時間,再守一會吧!」

司馬輕道一句,扭頭朝著松柏環繞的靈柩看去,身著元帥服的蔣百里身覆蓋國旗,音容笑貌依稀仍在眼前。

最後為他守一班崗吧!司馬忍不住在心下嘆息著。

「魂歸忠烈祠!」

或許對於許多軍人而言,這是最高的榮耀,但是在人生的最後蔣百里並沒有選擇忠烈祠作為自己的魂歸之地,他選擇了自己的家鄉的家族墓地。

第二天,按照儀規,九點靈柩用炮車駛出忠烈祠,炮車離開忠烈祠時,鳴禮炮十七響,國防空軍的戰鬥機在空中成分列式,總理、國防部長、海空軍司令、國防及陸海空軍參謀長親自扶靈,由西北軍事學院學兵團及一百餘名將軍親自為其護靈,來自五十六個國家的國王、總統、總理和特使們隨車隊前行,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無尚榮典。

儀式結束之後,靈柩改由火車運往天津大港,隨後由海軍戰艦運往杭州,葬禮在不同的地點將持續長達數十天,最後將在海寧縣硤石鎮蔣家家族墓地,他的父母都葬在這裡。

在葬禮當天,西北市所有非關鍵政府機構一律停止辦公,以示哀悼。只有國務院、司法部和國防部等重點單位照常上班,以保證哀悼活動和葬禮的順利進行。為了保證里根遺體的順利運送,華盛頓的部分道路將暫時封閉。

當天西北地區下起冬天之中難得的小雨,雨水將伴著人們傷心的心情,蔣百里是國防軍的驕傲,沒有了他,士兵的士氣或許不會消息,但人們還是感覺到心情的沉重。

「如果他死了!」

松村正員看著報紙上為蔣百里扶靈中居於左側首位的中國總理,忍不住在心中如此想道。

儘管中日兩國已經宣戰,但在蔣百里去世後,日本政府出人意料的派出了悼念團,不過不是以日本政府的名義,而是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名義,畢竟蔣百里畢業自陸士,而又是陸士最傑出的畢業生之一,或許對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而言,蔡鍔、蔣百里兩人是其最高的榮耀,兩人一為共和中華國防部,一為參謀總長,兩人一手嫡造了中國國防軍和中國軍事教育、參謀體系,而這兩人都畢業自己陸士。

儘管兩人都曾言「中國從日本學了兩件東西最不可救藥,一個是教育,一個是陸軍。」。但對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而言,卻一直以「培養」出兩位中國國防軍嫡造者為榮,蔣百里去世後,企有不派出悼念人員的道理。

而這不過是表象,最重要的是,對於日本政府和首相福井川而言,三月前,美軍付出三十六萬官兵陣亡的代價,從日軍手中奪回夏維夷後,美國陸海空軍已經高歌猛進的向日本本土進逼,自然的,對於日本,尤其是福井川迫切希望與中國建立一個勾通渠道,以便解決兩國之間的「誤會」。

「如果他在十年前死去的話,或許我們還有救!」

面帶陰霾的東條英機聽到松村正員的話後,接了一句,誰死?現在誰死都無法改變日本的命運,如果死人可以拯救日本的話,或許那個人應該在十年前死去。

「只是說說罷了,東條君!」

松井正員頗為無奈地笑了笑,這一次所謂的陸士同學弔唁團除去像他們這樣同樣畢業自陸士17期的學員之外,還有外相松岡,他現在正在西北左竄右跳的尋找機會求見中國總理或通過其它要員,向中國政府傳遞「友好」的信息。

「誰也無法拯救日本,除非絞死他!」

東條英機的語中透著濃濃的陰霾。

東條的話讓原本面帶笑容的松井正員嚇出了一身冷汗來,這個東條,難道他不想活了嗎?

「東條,雖然這裡是中國,但是小心隔牆有耳!」

松井正員的緊張讓東條英機露出絲譏笑,在福井川和社工黨的積威下,日本人早變得不敢大聲說話,更不要提什麼反叛之心。

「怕什麼!這裡是中國,那群狗根本沒機會進來!」

那群狗!

在東條的眼中,或許只有國家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