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新時代 第122章 不願

8月15日,星期五。

參加阿金夏海灣大西洋會談的副國務卿薩姆納.韋爾斯,攜帶著英美國兩國首腦在大西洋會談上一致同意的對華聲明,先行一步回到了華盛頓,以交由國務卿赫爾以及遠東問題專家討論。

「措辭是不是太過嚴厲了?我覺得我們的有必要使文件的措辭稍微再緩和一點,以免引起中國方面的誤解,以至中國方面會把這當作一份挑戰書接受下來,中國人或許會利用這一文件煽動國民情緒的挑起戰爭!」

看著韋爾斯帶回的總統批准的對華聲明,赫爾國務聊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幾乎不是什麼對華聲明,根本就等同於最後通牒,真正意義上的最後通牒。

美國政府已經在月前向中國發出的措辭嚴厲的警告。而那份警告已經引起了中國的不滿和反感,中國國內的輿論隨著美國的警告發生了變化,「我們對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和平不再抱有任何希望,無疑現在任何對美和平問題的協商,都在美國越趨強硬的態度下變成了懦弱的讓步!」

如果再遞出這麼一份包括警告、最後通牒、凍結資產以及貿易禁運的聲明,那麼無疑是在等於逼迫中國向美國宣戰,面對這份最後通牒,中國人妥協的可能性是多少?

「在我返回華盛頓的時候,總統曾特意交待過,我們可以充分研究、討論這份對華外交照會!」

薩姆納.韋爾斯轉達了總統的意思,總統和丘吉爾希望藉助經濟制裁表達美英兩國的態度,一方面迫使中國從東南亞撤軍,從而維護東南亞現狀,而在另一方面則是迫使中國做出選擇。

上一次戰爭結束後,沒過幾年,中德兩國在戰爭期間的秘密交易就不斷被揭露出來,尤其是在過去一年中,大量的關於中國戰時對德秘密外交的內幕,更是成為輿論界關注的重點,這個國家信奉的外交政策與他們口中正義沒有任何關係,他們的外交政策是出於利益遊走在鋼絲繩之間。

在這場戰爭中同樣如此,戰爭剛一爆發,其就充分體現了那種投機外交政策,向英國出售大量的陣舊裝備,在英國無力支付時,德國向其伸出「友誼」之手後,其即不撕下偽裝,以「自由貿易為借口」支持德國人,中國的這種危險的外交政策以及過去一年中發「建立自由亞洲」為核心的擴張政策,令美國不得不認真考慮與中國緊張的關係。

如果說總統想捲入戰爭,那是捲入歐洲的戰爭,而不是單純是與中國之間的戰爭,總統之所以一再逼迫中國人,某種程度上是為了迫使中國人表明自己態度,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作為一個投資者,這個國家擁有龐大的戰爭潛力。

一但美國捲入戰爭,假若早期戰局對美國、英國稍有不利,以中國的那種投機心理,他們反而有可能從太平向美國發起全面進攻,從而實現他們的那種「自由亞洲」的最終目標,

「總統已經決定了?」

薩姆納.韋爾斯的回答讓赫爾知道自己問了一句廢話,既然總統已經和丘吉爾達成了協議,顯然是已經做出了決定,使出最後的殺手鐧迫使中國做出實質性的讓步。

「韋爾斯,我們要知道一但中國人拒絕這份最後通牒,我們到時可能要面對的問題是,要和一個擁有5億5千萬人的國家打仗,加上他們的僑民,中國的人口超過6億!而且他們的工業力量並不遜於美國!」

薩姆納.韋爾斯聳了聳肩膀。

「至少我們的石油他們多不是嗎?而且我們清楚地知道,在太平洋上,無論是中國或是美國,兩個國家想擊敗對方都非常困難,我們唯一的賭注就是,中國人做出最終妥協!接受我們的和平建議,同時做出最終的表態,假如是日本一切問題都可以很容易的解決,但是中國……在我們捲入戰爭之前,必須要確定中國的態度是明朗的!」

「亨利有什麼看法?」

想起同總統一起參加會談的亨利,赫爾連忙反問了一句,難道亨利也贊同對中國宣戰嗎?亨利算是半個亞洲問題專家,他顯然被留在了總統身邊。

「他不贊同這一切,但是卻無能為力,我們都知道,總統先生已經決定的,是他人不可以說服的,知道亨利最後說了什麼嗎?只有說了一句『總統先生,我想我是否可以現在起草一份停戰條約』,對未來他很悲觀!他堅信中國人絕對不會接受這個最後通牒!而且會向美國發出美國不可能讓步的最後通牒!」

「誰能樂觀呢?如果中國人拒絕的話,許是真的如那些人說的那樣,美國將有三分之一的青年人死在戰場上!但是我們都知道,中國人現在的中立,實際是在等待著合適的時機,一個一次徹底擊敗美國的合適時機,到那時一切都晚了!所以我們只能如此!」

赫爾無奈地搖了搖頭,儘管同樣贊同美國捲入戰爭,但是卻從未曾想像過同中國的戰爭,這個國家實在是太過龐大,而且遠隔重洋,如果中美之間真的爆發戰爭,那麼可以看到勝利的希望嗎?

德國、日本、蘇聯、義大利,他們敢向美國宣戰嗎?或許等到他們佔領了全世界之後,就會向美國宣戰,到那時美國將無法挽回一切,至少現在還是可以挽回的!而中國的這種搖擺不定,卻使得美國不能不認真對待,出現在一個敵國並不可怕,可怕是一個永遠不知道什麼對你下手的國家,而中國就是這樣的國家,他們會在時機最合適的時候作出選擇,但誰也不敢保證未來會一切順利,假或軸心國擊敗英國贏得整個歐洲,等待美國的將是東西兩個方向的全面進攻。

這不是美國所願意看到,並願意發生的,正像總統說的那話「假如中國拒絕了接受這份聲明,不論我們是否願意,都需要和他進行一場戰爭,同時我們也知道,英國戰鬥下去的理由!但若是中國接受這份聲明,我們將贏得未來。」

「這份聲明將在總統先生接受吳哲明大使遞交國書後,由您遞交給吳大使!」

薩姆納.韋爾斯最後補充了一句。

仔細的最後一次翻看著這份由總統和英國首相商定的對華外交照會,赫爾可以想像的出,這份照會遞交給吳哲明大使後,它將代表著什麼,但願在總統回到白宮後一切仍然可以挽回。

8月17日,結束大西洋會議後返回華盛頓的羅斯福,幾乎是在剛一返回白宮,就立即同赫爾國務卿進行了數小時的談話,儘管赫爾再一次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但仍然遭到了羅斯福的拒絕,接著便是同吳哲明大使的會談。

和對待任何一位大國大使一樣,在接受新大使遞交的國書後,羅斯福便邀請吳哲明大使隨自己到橢圓型總統辦公室內談話,態度如一如既往的和藹,依然帶著那種標誌性的微笑。而且還主動提起了自己同丘吉爾的大西洋會晤,畢竟隨著《大西洋憲章》在今早的發布,全世界都知道了羅斯福與丘吉爾的見面。

在結束了最初的寒暄後,羅斯福一邊拿著文件,一邊言歸正傳。

「我、赫爾國務卿和貴大使,都念念不忘維護太平洋和亞洲的和平,但是有人不這樣。」

儘管表面上看起來羅斯福似乎是以主戰論者眾多的那種口吻說話,但吳哲明還是隱約聽到出了對方的意有所指。

「對,在第三國恐怕就有人渴望太平洋爆發戰爭!但是無論在任何時候,中國從來只有一個希望,即太平洋的和平!」

吳哲明的回答讓羅斯福一驚,心中不再輕視這個海軍軍人出身的外交官。

「美國、英國都希望太平洋保持和平,但有的國家卻喜歡戰爭,就是在太平洋上沒有軍艦的那個國家!」

所有人都知道這句話是暗指德國,隨後羅斯福雙繼續說道。

「我本人以及赫爾國務卿及貴大使,都不是外交官出身,因此,我的言行也許不符合外交慣例的,不過,現在我要講的,即不是外交文件,也不是備忘錄,只是把我想講的話,寫成一份書面的東西罷了。」

羅斯福特彆強調了這一點後,便由赫爾國務卿照本宣讀了那份被赫爾視為「最後通牒」的對共和中國警告書。

「……如果說中國政府奉行以武力或武力威脅對亞洲其它國家實施入侵或計畫,並在今後採取某些手段,那麼,美國政府就不得不立即採用他認為保護美國和美國人民的正當權益、保障美國安全所必要的一切手段,將迫使美國政府不得不採取對抗措施,即使是引起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戰爭,也在所不計。」

在聽著這份羅斯福總統先前所謂的「自己想說的話書面東西」所涉及到的包括警告、最後通牒、凍結資產以及貿易禁運的內容,吳哲明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甚至於連同最基本的外交禮節此時都已經忘記,只是恕視著眼前的羅斯福,自己曾想像過盡一切可能去避免中美之間的戰爭,但是現在看來,美國人尤其是面前的羅斯福,正處心積慮的一步步把引發這場戰爭,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國向美國宣戰!

他們口口聲聲指責中國正在破壞亞洲和太平洋的和平,但卻不斷用自己的行動刺激著中國,通過自己的行動惡化中美之間脆弱不堪的信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