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新時代 第35章 鉗制?

「答應或是拒絕?」

坐在辦公室內的司馬雙手拄首看著代表團發回來的電報猶豫著,儘管難掩面上的喜色,但猶豫總還是要猶豫的,畢竟這個問題解決之後,中國的海軍規模就將從根本上受到限制。

儘管無論從任何一個方面來講,這次會議對中國而言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外交勝利。

「3.4!3.4!」

盯著電報的司馬喃喃著這一數字,這一比例遠超過自己的最初預期,遠超過歷史上日本在會議上獲得的比例。

代表團取得這一比例的根本是情報戰上的勝利,早在數月前,國內多座船廠同時開始建造或著手大型戰列艦,不具備建設條件的船廠大肆擴建船台、船塢,國內的四台1.5萬噸級水壓機,全力為建造海軍生產戰艦厚裝甲板,以及火炮身管,西北鋼鐵企業聯合體、鞍山鋼鐵企業聯合體,同時新建立特鋼廠,新建三座1.5萬噸自由鍛水壓機,這些情報無一例外的被英美兩國偵得。

「同時開工四艘,新建10萬噸級船台、船塢6處,一年後,中國將有能力同時建造4艘4.5萬噸戰列艦以及6艘7萬噸級中華級超過戰列艦的工業生產能力,四年後,中國將躋身世界第一等海軍強國之列!其超級戰列艦遠超過世界任何一國……」

幾乎整個歐美報界都在喧染著中國工業界的傾全力投入「海軍軍備競賽」的報道充斥在歐美報紙的頭版,歐美海軍專家不停在的報紙上展開爭論,探討中國全力擴充海軍在未來對本國造成的威脅。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情報部門精心策劃的騙局,船廠是在擴建,不過是在去巨型遠洋散貨輪、遠洋油輪的生產作準備,新建特鋼廠與三座1.5萬噸自由鍛水壓機同樣是為滿足國內工業生產的需要,只不過施工被標註了「國防需求」的國家重點工程。

中調局、軍事情報局精心設計了這個騙局,只不過這個騙局的代價是巨大的,為了這些工程國家直接投資、銀行貸款上億元之多,而正是國家以及銀行的巨額貸款使得國外情報機構,從未將視為騙局,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如「威廉二世」一般的「瘋子」,不計代價的擴充海上軍備。

而面對這一現實,英國、美國能從的只能被動的接受,中國的艦隊規模雖然目前大都只停留在紙面之上,但國內工業力量的大興動卻讓他們不得不相信一個事實,中國海軍已民經雄心勃勃的展開軍備競賽。中國海軍規模超越英美兩國只是時間問題,這一現實迫使英美兩國必須要在華盛頓將中國視為「准二等海軍強國」,而非「世界海軍第六強」。

正是有了這個前提條件,英國、尤其是美國才會接受中國近乎「訛詐式」的要求,戰艦噸位限制提高至4.5萬噸,中國的海軍規模相當於英美兩國的68%,可以說會議的結果對中國是樂觀而有利的。

「總得來說的無論如何,3.4對於中國而言都是最有利的!」

有些猶豫不決的司馬在唇邊自喃著。

「反正主力艦並不重要!」

最終猶豫了好一會、又經過一番自勸後,司馬才算是拿起筆在電文紙上擬發意見。

「可惜了!」

批准這一方案後,司馬長嘆一聲,之所以可惜,是因為或許、沒準中國還可以謀求到更多的東西,而不僅僅只是3.4的主力艦比例,如果能用裁軍換取對方放開殖民地市場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三天後,作為中國全權代表團團長的顧維鈞正式答覆美國政府,中國政府願意接受5:5:3.4這一比例,作為回報英美國兩國支持蘭芳作為荷蘭聯邦成員,獲得獨立地位。美、英、中三國的主力艦比例剛搞定,看到中國靠著死磨硬纏與中途退出的會議的辦法,得到了豐厚回報的法國和義大利,這兩個國家又開始為了自己的利益漫天要價起來,要求擁有四十萬噸的主力艦。

面對法國和義大利的漫天要價,美國尤其是英國在這個時候哪裡肯答應,好不容易說服中國接受了34萬噸的條件,現在法國、義大利竟然要求獲得40萬噸!這絕對是痴心妄想!尤其是英國幾乎處於暴走邊緣,最終四年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硬是幾乎給他們打了個對摺:二十二萬噸。

擺平了主力艦,在航母問題上,除了中國堅持要求擁有相當於美英80%的航空母艦噸之外,各國並沒有任何異議,最終由於各國並沒有認識到航母的作用,因此各國並未存在太多的分歧,英美兩國在稍加堅持之後,最終同意了中國的要求,「並不重要的」航母問題,各國僅僅只用了三天時間就達成協議。

可航母問題剛一解決,未等各國代表松下一口氣。五國又在限制潛艇問題上吵得不可開交,爭吵並不是發生在中國身上,而是發生在英國與法國之間。

英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忌諱他國的潛艇,因為在歐戰期間,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讓英國的艦艇和商船吃夠了苦頭,成了英國刻骨銘心的記憶。所以英國海軍主張完全禁止潛艇。而法國針鋒相對,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議,聲稱如果不準海軍弱國使用潛艇,就等於是把它們交給海軍強國任意宰割,因此根本不應對潛艇作任何限制。

於是雙方展開了唇槍舌劍般的爭吵,畢竟潛艇被法國視為保持「海軍優勢」,彌補主力艦差距的有力武器,如果完全禁止潛艇,將令法國失去全部的海外利益,經濟上陷入困難的法國,不能如同中國一般,財大氣粗並雄心勃勃的制定一個大洋艦隊計畫,然後用瘋狂的擴充軍備,迫使英美兩國接受法國的要求,潛艇是法國最後的保障。

面對法國的要求,仗著一戰時「拯救」了法國,英國首相斯坦利幾乎是氣勢洶洶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英國決不能允許擁有八十萬陸軍的法國再擁有頭等的潛艇艦隊!」

對自家的這個鄰居,英國持有的警惕遠超過他國,他保持世界頭等陸軍沒有問題,更何況他還不是頭頂,但海軍……英國海軍已經不可能再保留曾經的兩強艦隊,對這個近鄰的海上力量自然要儘可能的削弱。

法國總理白里安隨即毫不示弱的反將了斯坦利一軍。

「如果英國願意取消主力艦,那我們就立即取消潛艇。」

面對白里安的反擊,斯坦利立即給予了回應。

「基地遍布各地的法國,如果再擁有大量的潛艇,那對英國的威脅可能要比德國對英國的威脅大許多倍。」

歐戰時的蜜月期早已在渡過,現在英國與法國雖然未走向敵對,但是英國卻需要考慮到未來幾十年,英法兩國爆發戰爭的可能,擁有大量潛艇的法國顯然不是英國願意看到的,尤其是海軍力量遭到限制後的英國。

在斯坦利把原因說明之後,白里安冷笑了笑便反唇相譏著昔日的盟友。

「英國建造主力艦想必是為了打撈沙丁魚?那麼,何不讓可憐的法國也造幾艘潛艇來研究研究海底植物呢?」

一位首相、一位總理此時幾乎如同拳擊台上的運動員一般,你來我往試圖將對方擊潰,歐戰時曾經的盟友關係,早已隨著戰爭的結束而結束,現在英法兩國只是競爭對頭。

見英、法的「潛艇戰」陷入僵局,查爾斯趕緊出來打圓場,可是由於大家分歧太大,限制潛水艇問題最終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只好不了了之,潛艇上的無結果,對於一些國家而言意味著機會,這個結果讓一直目睹著英法兩國潛艇戰的中國代表團倍覺滿意,尤其是程壁光幾乎是暗自偷笑,畢竟在潛艇上海軍甚至都做好了以後建造「孿生艇」的計畫,沒有限制意味著海軍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擴充潛艇力量。

經過近三個月的明爭暗鬥,1925年2月3日,曠日持久的華盛頓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終於宣告閉幕。這天上午十時,簽訂《美、英、中、法、意五國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條約規定:美、英、中、法、意主力艦總噸位的比例為5∶5∶3.4∶2.2∶2.2。同時規定,美、英、中、法、意航空母艦總噸位比例依次為13.5∶13.5∶10.8∶6.6∶6.6,條約的有效期到1939年為止。

華盛頓條約的簽定使英國被迫承認英美兩國主力艦噸位相等的原則,這是美國在華盛頓會議上的又一勝利,意味著英國海上優勢開始喪失。同時條約對中國也是一個成果顯著的勝利,用紙面的艦隊,為中國爭取到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的認可,當然這個第二強國目前仍然停留在紙面上。

不過在世人看來,儘管中國只取得了世界第二等海軍強國的地位,同時獲得許可在完成規定噸位前,可能條約範圍內建造新的主力艦,但中國並不未獲得真正的勝利,條約第十二款明確規定「條約生效後,各國禁止向第三國轉讓或輸出與主力艦建造的相關技術,不得為他國代造新艦」。在分析家的眼中,這一條款無疑是針對中國相對落後的造艦技術,中國或許已經設計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但是中國卻需要從國外引進大功率輪機技術、裝甲技術、火炮技術,這些都是中國工業的薄弱環節,技術上的剝離使得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