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新時代 第32章 華盛頓陰影

1924年6月7日,中國外交部收到來自美國的召開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的非正式邀請後,中國與英、法、意三國贊同舉行會議不同,這份邀請書讓政府陷入遲疑不決的境地之中,國內上下擔心英、美、法聯合起來在會上逼著中國廢除海軍法,但又擔心不出席會遭到世界輿論的譴責,在外交上陷於孤立。

中華革命黨機關報《共和日報》警告說,如果中國參會將很有可能成為列強談判桌上的犧牲品。有一些中國人甚至認為,已經到了「國家興亡的時刻」,中國必須拒絕參會,全力備戰。可以說中國舉國上下對西方國家早已不再心存任何形式上的希望,「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是此時中國最盛行,亦是最普遍被人們接受的一種態度,無疑這一觀點,正如其退出奧運會一般,表現出了中國人對西方國家的極度失望。

但中國國務院以及國會在經過再三考慮、蹉商之後,一直拖到7月15日才作出回答,希望這次會議在討論限制軍備問題之外,以切實維持太平洋安全的為出發點,徹底解決「婆羅洲危機」問題。經反覆磋商,美國同意了中國提出的要求。

8月11日,美國向英、法、意、中四國發出正式邀請。

邀請書的第一部分寫道:巨額軍費開支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會之安定、正義之保持、和平之確定」。目前有關各國會同討論裁減軍備的時機已到,而首先應討論限制海軍軍備問題。邀請書的第二部分指出,須有要求和平的意願並消除國家間誤會,裁減軍備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對太平洋及遠東有關問題的討論中應該遵循尊重友誼、去除爭端的原則。

9 月21日,美國國務院公布了擬定的議事日程,確定會議將討論兩大問題,即限制軍備問題與太平洋及遠東問題。英、法、意等國當即表示同意。9月27日,在要求得到保證之後,中國也正式答覆同意參加會議。

後來,荷蘭、葡萄牙、比利時三國政府表示,它們都是太平洋地區利益有關的國家,要求參加這次會議。10月4日,美國對上述三國又補發了邀請書,同時根據英國、法國的要求,又請邀請海軍軍備早在巴黎就遭到限制的德國參加此次會議……

1924年《世界海軍年鑒》

昨夜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將美國首府華盛頓覆蓋在冰雪之中,波托馬克河的兩岸早已經是一片的銀妝素裹。在總統官邸白宮的正南的石質方尖的華盛頓紀念碑,完全籠罩於紛揚的雪之中。此時的華盛頓,看起來似乎非常安靜,但在這種安靜之中,卻早已經是一片暗潮湧動,早在半個月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經抵達華盛頓的各國全權代表們,從未停止過自己的「攻關」活動。

雪花紛飛的道路上,兩輛白色的摩托車引導護送著一輛CA—100高級汽車疾馳著,汽車的車首飄揚著兩五色旗,穿著海軍大衣頭戴白色海軍大檐帽的程壁光端坐在汽車後排,面無表情的直視著前方,坐在他身旁的施乾紳半閉著眼睛一言不發,而顧維鈞和王寵惠就坐在他們的對面,靜靜地看著窗外的雪景,從汽車駛出酒店之後,四人一路上基本上就是保持著現在這樣的沉默。

共和13年就要過去了。今天是全權代表團抵達美國後,最重要的一天。抵達美國後的十七天來,四人所有的努力,內幕繁雜的幕後周旋、私下交易,從今天開始就要得出最後的成果,成果是對中國有利或是無利,此時四人都沒有一絲底氣。

「哎!」

在車隊距離華盛頓革命女兒會大廈越來越近時,程壁光似是無奈的長嘆了口氣,朝坐在對面的施乾紳望去時,滿面皆是無奈之色,如果可以選擇的話,程壁光寧可現在立即回國,也不願意參加這場會議。

從表面上看,美、英、法各國參加華盛頓會議,都是為了安定社會、保持正義、確立和平這些冠冕堂皇的目的,但實際上,它們各有自己的如意算盤。美國的企圖是限制英以及中國的海軍擴張,消除中國在南洋的影響,為逐步奪取遠東、太平洋地區的霸權創造條件。

而這一切的代價,則是限制中國海軍軍備發展,來到這裡之後,程壁光總算是明白為什麼國內很多激進團體紛紛發言稱「中國參加華盛頓會議,無疑是將中國海軍送上斷頭台」,在限制海軍軍備的前提下,英國、美國可以接受的中國海軍實力是多少?

望著窗外風景的施乾紳聽到的程壁光的嘆息後,忍不住也嘆了口氣,作為南洋人施乾紳比任何人都明白大艦隊對中國意味著什麼,正因為知道艦隊的重要性,自己才會在一出任海軍委員會主席後,就立即在國會內展開遊說,鼓吹海軍擴軍的必要性。

作為職業外交官的王寵惠當然明白兩人為何嘆息,他們是為大艦隊的流產,而自己所需要卻是儘可能的在這次會議上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包括海軍利益。

「施主席、程總長,現在我們至少明白美國的策略是聯合英國,抑制中國。英國和美國都想在保持現有利益的前提下,削弱對方,進而撈取更多的好處。但英國的策略是盡量不得罪美國,同時儘可能抑制中國在南洋對英國形成的壓力,所以兩國之間儘管有分歧,但可以想見在抑制我國的態度上是一致的,我們只能堅持不論在裁減軍備或締結盟約方面,都必須以維持中國在南洋的特殊利益為原則。」

在必要的時候為了確保南洋利益可適當犧牲部分海軍利益。這是出發前總理為三人送行時特意交待的,為了南洋,國家這次需要付出更大的犧牲。

睜開眼的施乾紳搖了搖輕沖著身邊的程壁光輕說著。

「恆啟,相信總理應該已經有了應對的計畫,你我只需稍安勿燥!在這與這些的人周旋就是了!」

總理!

程壁光苦笑了一下,現在就是總理來了又有什麼辦法?

「10比7!」

顧維鈞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只是在心中念叨著這個數字,這是赴美之前,總理私邀自己提出的一個數字。就現在的形式看來,英美兩國很難接受這個比例。

1924年11月13日,「華盛頓限制軍備會議」在美國首都美國革命女兒會大廈開幕。會場附近,擠滿了頂風冒雪來此圍觀的人群,人群中一些「和平人士」高舉著的牌子呼籲各國代表停止軍備競賽,而更多的人則是想一睹各國代表的風采。

中國代表團的車剛一停穩,頂著風雪的各國記者就擁到了汽車邊,如果不是有警察阻攔的話,他們或許真的會衝進車隊,採訪中國全權代表團官員,自中國代表團到達美國後,就一直是各國記者關注的對象,在外界看來中國的態度非常強硬,或許如果華盛頓會議出現什麼問題的話,第一個問題就可能出在中國身上。

「……中國人民是一個酷愛和平的民族,並願意為世界的持久和平作出自己貢獻……」

在顧維鈞應付著記者的時候,程壁光等人則面無表情的走進了革命女兒會大廈,在美國政府官員的引導下進了休息室。

時鐘敲了10響以後,一個個頭戴禮帽、身穿禮服或身穿海軍軍裝的各國代表陸續進入會場。這一天,會場內外著意渲染了和平氣氛,甚至就連成革命女兒會大廈外都裝飾了許多棕櫚葉,擺設了「U」字形的會議桌,桌上覆蓋著綠色檯布,桌後樹立著美、英、法、意、中、比、荷、葡、德九國的國旗。

為了贏得國內民眾的支持,美國政府早在開會以前的幾個月,就大肆宣揚這次會議是為了謀求和平,吹噓這是在世界外交史上第一次允許新聞記者採訪的會議,從此就沒有秘密外交了。但事實上,會議仍作了嚴格限制,規定只有在舉行全體大會時,新聞界人士才可進入場內專設的席位,美國官員和持有入場券的人員才可進入各包廂旁聽,報紙上也只能發表各國代表在全體大會上的演說。

上午10點半鐘,與會代表按下列順序就座:英、美兩國代表分別在「U」字形會議桌下方的左、右兩邊;會議桌左側是另一些英國代表和義大利的代表,右側是法國和比利時的代表,會議桌的上方,左邊是葡萄牙、荷蘭的代表,右邊是中國和德國的代表。

參加會議的各國首席代表是:美國國務卿查爾斯、英國首相斯坦利.鮑德溫(其代表團成員還有英國的自治領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及殖民地印度的代表)、法國總理白里安、中國外交部總長顧維鈞、義大利前財政大臣卡洛.香澤、荷蘭外交大臣柯尼碧克,比利時駐美大使卡德,葡萄牙駐美大使阿爾戴、德國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會議開始後,作為東道國的美國總統柯立芝致了開幕詞。就像他在邀請信中提到的那樣,這次會議的目的在於「減少戰爭,增進和平……減輕負擔,改善現狀」。甚至還表白美國沒有征服他人的企圖,美國對自己已擁有的東西感到滿足,對其他國家擁有的東西並不覬覦。

在柯立芝作開幕詞時,施乾紳遞交了程壁光一張紙條,程壁光打開紙一看,嘴角不禁一揚,隨後把紙條裝在了口袋中,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