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新時代 第25章 海軍法

「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後進海軍國家而言,一但他們選擇海洋,那麼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造起戰列艦來不是一艘一艘地造,而是一個艦隊一個艦隊地造。歷史上當美國選擇了海洋之後,在短短三年之中,美國即擁有了一支僅次於英國的戰列艦隊。在面臨著英美等國的實質威懾面前,出於自衛中國選擇了海洋,他們同樣做出了與美國相同的選擇……四年內將擁有一支不遜於英、美兩國的新銳艦隊!……」

1924年世界海軍年鑒。

對日戰爭的勝利,國家地位的空前提高,讓中國以及中國國民找回了失去80餘年的尊嚴後,再一次找回了那個「老大帝國」的份。與此同時,在中國國內國民的思想同樣在發生著變化,國內實業發展令中國需要新的外部資源以及外部市場。在中國國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引發了向外擴張的意識。

在中國頗有影響力的一家報紙上在共13年的元旦致辭中如此寫道。

「我們需要蘭芳,需要朝鮮需要越南,需要緬甸,需要暹羅,需要馬來等……中國需要新的勢力範圍!」

在歐美,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成為世界主要強國關心的重大問題,與表現出咄咄逼人態勢的日本不同,中國始終保持著一如既往的溫文爾雅,在西方國家的漫畫中,中國人不是穿著軍裝的矮武士,而是一群拿著算盤、背著中國商品的商人。

商人幾乎代表了中國的形象,中國今天的國力與自身的實業有著密切的關係,國內實業的空前發展,令中國需要開拓新市場。當歐美的超級市場以及百貨公司、雜貨鋪中出售著中國商品時,南美的雨林和草原上村落、非洲的叢林與草原、撒哈拉的沙漠部落,都可以看到那些中國商人身影,他們開著吉普車或趕著駱駝,拿著算盤,說著生硬的英語、法語帶著土著翻譯,去開拓新市場。

中國商人沒有歐洲人的蠻橫,有得只是中國式的生意頭腦。歐洲人為中國人的不顧一切的開拓新市場給驚呆了,他們詫異的用「東方猶太人」形容著這個國家,中國的形象從過去拿著煙槍吸著大煙的鴉片鬼形象變成一群不顧一切的追逐金錢的「猶太式商人」。

因蘭芳獨立引發的「婆羅洲危機」後,歐洲人看到了中國的另一面,他們寧可全部戰死,也不願意屈辱的接受「最後通牒」,他們就像日本人一般堅忍,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給世人以轟動。

英、美、法三的步步進逼,並沒有把中國人嚇倒,反而讓原本沉浸於大國地位實現夢境中的中國人清醒了過來,讓那原本抱著「與世界各國和平相處」美好夢想的國民反省了過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和平的前提就是擁有強大的軍備!正像人們說的那樣,中國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鍋爐,一但點火的就能產生無窮的力量,這無窮的力量最終在國內上演為現實。

「有海無防!」

帝國列強海軍的威脅讓國民意識到,中國必須要擁有強大的海軍,公務員、工人捐出自己的工資、兒童捐出了自己的壓歲錢,一時之間,數億元巨款源源不斷地進入國防海軍發展基金會,但這仍然不夠。在人們看來,中國需要通過一條法案切實確保中國海軍力量的存在。

「……艦隊法必須要通過,有海無防的日子必須要結束!中國必須要擁有一支戰鬥艦隊,不僅僅只是像現在這樣,僅維持一支自衛性質的海上力量!中國的軍艦必須要隨時隨地出現在任何一處與中國利益有關的海洋之中,我們要建立一支即便是對於最強大的海上對手來說,與中國國防海軍作戰都將冒著喪失其最高地位的危險!」

站在國會發言台上沐良賓擲地有聲的表達著自己的態度,中國必須要擁有一支前所未有的強大海軍,而這支海軍必須要從法案上得以保證。現在的沐良濱已經不過是多年前那個初出茅廬的熱河沐家闊少,在聯合議會與國會中磨鍊多年以後,早已不見了當年的清澀與稚嫩。

正因如此,以國會海軍委員會副主席沐良濱為首的國會議員才會提請《共和中國艦隊法案》,根據這一法案計畫在1924年至1934年十年間,在四年造艦計畫之外提供總額28.5億華元,相當於每年2.85億華元的造艦經費用於建設海軍。根據艦隊法案規定的到1934年,中國國防海軍常備兵力為16艘主力艦,航空母艦16艘,遠洋襲擊艦或大型巡洋艦18艘,輕型巡洋艦38艘,驅逐艦164艘,潛水艇72艘,主力艦隻艦齡10年,初步形成大洋艦隊的雛形,而最重要的則是通過法案的形式將艦隊規模固定。

之所以海軍委員會要求通過的《共和中國艦隊法案》,實際上同各國的傳統不無關係,世界歷史上,凡是大勝利以後要求陸軍裁軍的呼聲當然也有,但一般都是裁減到開戰以前的水平,而海軍在大勝以後一般都會被要求很大的裁減。這是因為維持海軍的兵力需要的開銷實在太大。在戰爭或面臨戰爭威脅之時,民眾或國會都不會反對擴軍,現在海軍的四年造艦計畫,去年對日戰爭期間通過,在「婆羅洲危機」前,儘管海軍的造艦計畫只是維持在最基本自衛之內,尚有人說三道四,那麼現在四年造艦計畫如吹氣球般膨脹之後呢?誰能保證未來不會有短視之人限制海軍的擴軍計畫。

但是法律卻是無法動搖的!只有從法律上將海軍規模固定之後,海軍才能夠維持足夠龐大的規模。

「當別人在瓜分大陸和海洋,而中國只能抬頭看著蔚藍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套用威廉二世人這名著名的名言時,沐良濱激動的以至於面色略帶些許朝紅,作為傳統的大陸國家的中國必須要雄心勃勃向海洋進軍,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以保障國家的海洋權益,當然更重要一點則是在適當的時候爭取。

「艦隊法!」

「艦隊法!」

「艦隊法!」

……

在參議院的議員們紛站起來咚咚的敲著桌子,大聲呼喊著,議員們的吼聲幾乎要將「基石」議會大廳的房頂掀開,而先前負責作證的沈鴻烈等海軍將領聽著議員們的歡呼聲唇微微上揚,一但艦隊法得到通過批准,未來十五年內,中國海軍即可躋身世界頭頂海軍強國之烈。

「居安思危!」

儘管千百年前老祖宗們就發明了這個成語,但是國人總是好染上健忘症,戰爭不過僅結束一年,國內就一片歌舞昇平之色,甚至於有馬放南山之意,海軍的四年造艦計畫被削減、空軍的戰略空軍計畫被擱置,甚至於連同陸軍同樣遭到削減。

海軍要求引進美國技術建造四艘4.5萬噸大型戰列艦計畫未獲得批准,僅獲准建造兩艘,這意味著海軍未來僅只能擁有4艘戰列艦,甚至於連同被海軍認可的航母也只批准再建兩艘。如果不是「婆羅洲危機」三大列強蠻橫無理的干涉,四年造艦計畫根本不可能像吹氣球一股膨脹起來。

微揚著唇角的沈鴻烈想起總理曾對自己說過的話。

「有時候戰爭威脅也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需要一個敵人!」

儘管國人嘗夠有海無防的苦頭,但苦難是過去的,現在又製造不出什麼高深的理論來說明,國家保持一支強大海軍的必要性,尤其是與列強展開海上軍備競賽的必要性,整個實實在在的東西出來說明海軍應該繼續大規模存在,假想敵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一個叫嚷著進「入侵」你的假想敵。

適合作中國假想敵的國家,只有三家,英國、美國以及法國,法國本身就不太給人什麼危險的感覺,而且法國在遠東的軍事存在,特別是海軍的軍事存在不太引人注目,就算把法國弄成了假想敵也是耗子尾巴熬湯油水不大,忽悠國會給錢的可能性不大。

剩下來的只有美國和英國。他們無疑都是未來中國的假想敵,在亞洲中國和美國尤其是英國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雖然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實在太強,美國的也弱不到那裡去,但是對於擴充海軍而言,在擁有這兩個假想敵的前提下,國會會慷慨的批准海軍任何大規模的擴充計畫,至於是否會引起傳統海上強國的警惕就不是沈鴻烈等海軍將領所需要考慮的事情。

「海軍要擴軍,不能一艘一艘軍艦的造,而是要一支艦隊一支艦隊的下海!」

中國海軍已經沉寂數十年,相比於其它海上強國多年來的力量積蓄,中國海軍如果想在短期內擁有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短期內大量建造軍艦,引起其它海上強國警惕是必然結果。

與國會內的狂熱不同,當國會陷入「造艦」的狂熱之時,數百米外的國務院大廈總理辦公室內的氣氛卻有著幾分詭異,海軍部總長程壁光,財政部次長宋子文坐在司馬的辦公桌前似乎因為一個問題陷入僵持之中。

「總理,如果完成目前海軍法提出海軍擴軍計畫,未來十年之中每年海軍需要保持4.5億元以上,這是因為艦隊的艦齡只有十年,每年需要新建艦船噸位超過18萬噸,目前建艦每噸單價已經超過了700元,光這就去掉了一個億以上……對於國家經濟而言,海軍法無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