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舊時代 第224章 自由軍團

沿西北工業區向北有一處龐大的院落,這裡被西北人稱為「孤兒院」的地方,在西北官方這裡則被稱為「雛鷹營」,這座司馬個人出資建立的慈善機構,現在已經收養了從全國各地來的兩萬多名流浪孤兒。

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流浪兒童,大都是由西北公司設在各地分公司、辦事處在和當時的救濟機構合作的情況下,從全國幾十個省份送來,在這裡這些年齡在只有四到十來歲的流浪兒童,將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最初設立這個雛鷹營,司馬並沒有想太多,一來也許是為自己的私心,而二來可能是因為那種潛在善心吧,也許是這樣。可是從來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孤兒,隨著各地源源不斷的有孤兒送來,目前這裡已經顯得有些人滿為患。

作為這座大型孤兒院的名義上的主管,司馬曾經接到孤兒院內男女兩個分院多次要求擴建的請求,當隨著這座孤兒院的擴大,而看到每月近十萬元的開支後,司馬最初曾動過停止接收新孤兒的念頭。

但是當司馬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火車站看到那些剛下車,衣著破爛單薄的孤兒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時候,看著那些孤兒的那種充滿希望和期待的眼神的時候,司馬根本沒有辦法下那個狠心。

在這個路有凍死骨的時代,司馬知道如果自己拒絕接收新的孤兒,那麼很有可能會有數千名幾歲的孤兒,會因為自己的拒絕而凍死在街頭,所以除了司馬自己承擔這座孤兒院的開支之外,司馬還建立了一個基金會,在國內接收捐款用作這座也許在規模上是全世界最大的孤兒院的日常開支。

這座名為孤兒院,實際上一所斯巴達化大軍營,在這裡每一個孤兒都被教授著堅韌、勇敢、頑強、團結以及服從,在這裡更多的孤兒是訓練成擁有戰士一般品格人。

通過嚴厲到甚至有些殘酷的紀律,把這些在為了在流浪時上求得生存,而變得有些自私、陰冷、內鬥、懶散的流浪兒的性格,給校正過來。

這裡的生活是軍營式的,學員們每天清晨六點半起床,要迅速整理好被褥以及內務。然後經過一小時的操練後,吃完早餐,接著便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

小學員們除要學習普通教育的基本知識外,更多的是學習軍事知識和掌握軍事技能。它包括戰術訓練、隊列練習、軍事地形學、通訊聯繫、全軍作戰章程等方面的知識。

「嘟……嘟……嘟……」

當天空的朝霧還沒散去的時候,在規模龐大的「雛鷹營」的幾十個分院之中,同時響起了起床號聲,隨著起床號聲的響起,在雛鷹營的上百座宿舍樓內,那些被人戲稱為「司馬的孩子」的學員們便紛紛從自己窄小、簡陋的鋪位上跳出來,迅速拿著洗漱用品朝洗漱衝去。

在這裡這些原本不知道紀律、時間為何物的兒童們,已經從過去的懲罰之中,學會了什麼是與時間賽跑。

「啊!」

在洗漱間里,當這些打著赤膊的學員們接著冰冷的涼水,沾濕毛巾擦洗著上身的時候,都忍不住叫喊著,畢竟這天氣太冷了,雖然早已習慣,但是總還是有些不太適應。

按照這裡的規章不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冰天雪地的冬季,每天早上一起床,學員們都必須要用冷水擦洗上身。晚上,再用冷水洗腳。其目的是培養學員的吃苦精神,同時強健他們的筋骨,增強他們的意志。

「注意檢查鋪位,不要讓麥草露出來。」

站在宿舍的大通鋪中間,穿著一身標準的黑色收身式軍裝,頭戴著黑色的軍帽於柱子大聲地喊到,作為第一批進入這座「雛鷹營」的孤兒,現在的於柱子,已經是48大隊的大隊長,作為他們的隊長,於柱子每天都會提醒著這些戰友,這裡的關係永遠都是戰友,而不是同學,也不是舍友,只是戰友。

在這裡所信奉的教育方式是斯巴達式的貧困、嚴酷的教育,培養孩子對集體的忠誠和獻身精神,使他們有高度的公共責任感、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忍受痛苦的超常能力,在關鍵時刻堪當大任。並不厚的被子和麥草鋪成的多層床鋪,就是這裡的生活。

「在代表我們意志的這面戰旗面前,我宣誓把我的全部精力和力量獻給我的祖國。我願意而且時刻準備為他獻出我的生命,祖國與我同在。祝您健康,我的領袖。」

在學員們離開宿舍趕赴訓練場之前,站在通鋪中間的學員在於柱子的帶領下向懸掛在宿舍中央的鐵血族以及司馬的照片行著軍禮同時齊聲說到。

有時候個人崇拜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建立,就像在這座「雛鷹營」之中一樣,在於柱子等第一批學員的帶動下,像這樣建立起了一個最簡單的個人崇拜,在這個強調著紀律、團結和犧牲精神的團體之中,像於柱子等人這樣,在宣誓詞後加上一句,恐怕有違紀之閑,但是至少在這裡並沒有人過問此事,尤其是那些管理著宿舍的軍事教官們。

「*/*/*¥.#……#」

在雛鷹營內的一間教室,幾十名學員在那裡學習著苦澀難懂的木佬語,在雛鷹營之中,有數十個班級像這樣學習著一些語種範圍相當小,甚至於只有幾人或百人懂得的國內的少數民族語種。

「*/*/*¥.#……#」

穿著制服昆巴看著手中的教材,教授著眼前的這些孩子們學習著,即使是在貴州都沒有幾個人還會說的木佬語,昆巴現在開始有些慶幸自己上過幾年學堂,要不然恐怕很難得到這份每個月三十多塊錢的工作。

這份工作對於昆巴來說實在是太過簡單,就是在這裡教授木佬語,對於小時候和爺爺生活了十多年的昆巴而言,木佬語昆巴是再熟悉不過,所以並不存在什麼障礙。

一直以來,在外界看來,西北軍的戰鬥力強大的根本原因所在,系源自西北軍優良的裝備以及良好的訓練,而西北軍的幾次亮相,更是讓全中國所有都相信這麼一個事實,西北軍的戰鬥力的根本源自其精良的裝備。

即便是在關內的報紙上,那些刊登著的是嘲諷也罷、鼓吹也行描繪西北軍的漫畫中,頭載著鋼盔,手裡拿著步槍,腰帶上挎著手榴彈、手槍、工兵鏟、水壺、雜務包等等,種種超出此時國人想像的各種技術裝備,永遠是西北軍的最大的特點。

在這些漫畫中,西北軍更多的時候是一群依靠著強大的炮兵火力,在無數的飛機和巨型飛艇的掩護下,向敵人們發起進攻,當遇到敵人後,西北軍的步兵們永遠是在敵人被飛機、大炮轟爛之後,才會小心翼翼的提著步槍衝鋒,至少在被人們所熟知的關於的西北軍戰鬥中,西北軍就是這樣的一群軍隊。

但是事實呢?真相呢?只有西北軍的軍官們才知道對於西北軍而言,有一項東西的威力,遠比大炮的威力更大,它是西北軍戰鬥力的倍增器。

被旅團營三級電台以及分布到排的磁石電話武裝起來西北軍通訊體系,才是西北軍戰鬥力的根本保障,劃時代的通訊體系,使得西北幾乎等於擁有了戰場的單邊透明,正因為這些被西北軍的軍官們視為完美的通訊體系,構成了西北軍戰鬥力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如果說有什麼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儘管西北軍擁有著劃時代的通訊體系,但是這不過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體系罷了,但是西北軍通訊密語體系卻並不完善,西北軍的官兵來自全國各地,因此通訊兵只能用普通話傳遞密語,正因為如此,這種密語實際上非常容易破譯,這些什麼暗語暗號的,根本無法起到隱蔽的作用。

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司馬想到歷史上太平洋戰爭時期美軍用印第安語在前線作軍事密語,使得日本根本無法破解,自然的司馬就想到了,用同樣的小語種語言作軍事密語通信,通過在後世查找的資料。

司馬選擇了像西南各地的木佬語、仙島語,以及西藏等地的門巴語、白馬語、蒼落語等十幾種要麼是幾乎不為外人所知,要麼是幾乎失傳的少數民族小語種,用作軍事密語通訊,當然目前只是在雛鷹營里的幾十個班級之中,開設這類語言課,目的就是為保密。

畢竟招募他族通訊兵顯然並沒人比自己訓練,更有保密性,更何況有什麼地方,比半封閉的雛鷹營更適合學習這些少數民族小語種。

對於民團而言,現在還不需要使用這些小語種密語,畢竟現在除了西北,還沒有任何國家掌握步話機的技術,還談什麼監聽、破譯。

※※※※

「放!」

「砰、砰、砰」

隨著手持軍刀的指揮官命令聲,一排舉著步槍的哥薩克騎兵,處了幾十名逃跑的士兵,當幾十名逃兵被處決之後,手持軍指揮官拿著手中的軍刀仔細的檢查著已經躺在血泊之中的逃兵是否死亡。

「李,把他們埋掉吧!」

看著在一旁地站著了的華工,阿索那托把軍刀收入鞘中開口說到,然後和躍上馬和身邊的騎兵們一起離開了臨時刑場,臨行時看了一眼那個叫李的中國人,還有他背後背著的步槍。

阿索那托知道現在這些華工之所以背上步槍,是因為現在前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