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舊時代 第152章

其實在上海船界代表來西北之前,就曾經向金城銀行遞過貸款申請,當周作民接到上海船界遞交的貸款申請時,雖說支持國內實業界發展,是金城銀行創辦的初衷。

但是周作民看到的卻是另一個機會,一直以為,在江浙兩省以四明、浙江興業、浙江實業、中華東陸、中華勸工、中國墾業、中國企業等一大批銀行江浙本土銀行,所組成的江浙銀行團嚴密的控制著江浙兩省的金融業,而這一次上海船界向金城銀行貸款,就是金城銀行進入江浙金融業的機會。

雖說一直以來,西北公司向江浙實業界出售的機器都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而墊資方就是金城銀行,雖說目前貸款總額已經非常可觀,可是這些貸款大都是分散的,而且是沒有任何影響。

但是向整個上海國人船界注資卻完全不同,這一次貸款等於間接控制了中國70%的造、修船能力,可以想屆時在國內會引起什麼樣的轟動!可是儘管如此,當看到上海船界的貸款總額時,周作民還是連想都沒想就直接拒絕了。

「500萬!」

當司馬聽到這個數字之後,終於知道為什麼周作民最後會拒絕上海船界的貸款申請了,幾乎相當於金城銀行資產之半!周作民不拒絕才怪。就是司馬都想開口拒絕。

雖說金城銀行依託為龍煙礦冶籌股的機會,資本在幾月內番了數番,再加上司馬前後三次注資,以用於滿足支持國內實業界貸款,可是現在金城銀行的資本不過千萬元,存款也不過倍於此而已。

幾月來,金城銀行已經對國內實業界,發出了相當於自身資本的貸款,雖說這些貸款有西北公司、購機方的雙方信用擔保,但貸款總額度依然非常龐大,一但傳出風聲,很有可能會導致金城銀行,面對一次足以使其關門的擠兌風波。

現在上海船界申請的貸款,估計這邊貸款合同一簽字,那邊金城銀行門口就會發生擠兌風,到時別說支持上海船界了,金城銀行到時能不能支撐下去都是兩可的問題。

「呵呵!能不能容我考慮一下!諸位是船界代表,那麼不如咱們去三號展廳去看一下,相信各位財東是一定會有所發現。」

聽到這個數字之後,司馬猶豫了一下開口說到,雖說之前司馬一口答應了他們的貸款要求,可是在知道這個數字之後,司馬還是猶豫了,作為金城銀行最大的股東和董事長,金城銀行現在是什麼樣子。

西北公司目前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和金城銀行之間的共存共榮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是因為金城銀行從中墊資,才使得國內實業界在購機時,可以花一萬元買兩萬元的設備,如此一來可以想見西北公司發展的同時,金城銀行承擔了多大的壓力。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以至於司馬不得不多次向金城銀行注資,同時把公司的存款全部轉入金城銀行,即便如此,金城銀行的資金流仍舊不容樂觀。

當那些船界代表以及張謇等人離開展覽中心管理辦公室的之後,司馬座在椅子上什麼話都沒有說,只是皺著眉頭在那裡想著這筆貸款。

「800萬!」

司馬自言自語的說到,別人不知道,司馬可是知道如果說金城銀行向上海船界提供這筆貸款,那可是真的就會把金城銀行的金庫給掏空了,到時可真的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可司馬還知道這筆錢對中國造船業的意義,這個時代的中國造船業並不算落後,兩年後更是向美國出口四艘萬噸輪,除了造船鋼板之外,包括蒸汽主機之類,都是江南造船廠自行生產。

而美國軍艦監造官員則報告稱:「經美國運輸部次第驗收,工程既稱堅固,配製又極精良,美政府大為滿意。」。四艘萬噸輪均開赴美國交付,試航速度超過美方訂貨要求,船體堅固適用,美國海軍直至二戰時仍在美-歐航線上使用。

當那四條萬噸輪造成之後,當時《東方雜誌》第16卷第2期報道稱:「從前中國所需軍艦及商船,多在美、英、日三國定造,今則情形一變,向之需求於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國產業史上乃開一新紀元。」

就是民辦的求新等船廠在歷史上,也接到歐美船運公司3000—6000噸商船的訂單,尤此可以想此時國內造船技術,實際上已經非常之成熟。

可是令人可惜的是,無論是江南造船廠、還是求新等造船廠,他們不過是抓住了一戰的尾巴罷了,受限於企業規模,只過是接到一至兩次訂單罷了。

與其說一戰時中國造船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可是實際上,這個發展更多的卻是造船技術上的進展,而不是造船能力的進展。

其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的造船業沒有資本進行擴建,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通過銀行融資的方式,實現企業的快速擴張,進而實現行業整體的大發展。

之所以如此,一來是因為這時的中國金融業,更樂意把貸款發放給謀利豐、見效快的輕工業,而不是充滿未知因素的重工業。

而現在中國根本不能生產造船鋼材,鋼材只能通過從外國進口,這更進一步讓國內金融業認為,貸款給造船界的風險過高,所以才會拒絕對其注資。

可是司馬卻知道,如果沒有這些貸款,中國造船業恐怕真的只能像歷史上那般,抓住一戰的尾巴,僅提高了一些造船技術罷了!

在一戰時,因為工業品海外運輸、歐美商船訂單,整個日本發展最為迅速的重工業就是造船業,1914年日本建造79艘輪船,共82,800噸,1918年激增到443艘,共計540,500噸,增加近6倍,使日本造船工業從戰前的世界第六位上升為世界第三位。造船業的發展又直接推動了鋼鐵、電力等工業部門的發展。

戰爭期間,原有鋼鐵企業進行了擴建,並在1915……1918年間新建了年產量5000噸以上的32家鋼鐵公司。

1917年日本政府公布了鋼鐵獎勵法,對於民辦煉鐵廠的新建、擴建,給予免徵營業稅、所得稅和徵用土地等特權。

鋼鐵產量大幅度增加。1914……1919年,日本生鐵產量由30萬噸增為61.3萬噸,鋼產量由40萬噸增為81.3萬噸,自給率分別達到48%到73%。

電力業也急劇發展起來,從1913年到1919年間,動力用電增加4.3倍,1917年電動機的馬力數超過了蒸汽機的馬力數。

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日本的重工業發展的龍頭,正是利用本國需求以及外國訂單高速發展起來的造船業,正是造船業的發展帶動了這一切。

那麼中國呢?

「難道真的要動用那筆錢?」

坐視中國造船業錯過一個如此的大好時機,顯然不是司馬願意的,想到上海船界這次貸款,司馬皺著眉頭想到了公司地下金庫內那筆儲備金。

早在公司初建時,司馬就特意建立了一個地下金庫,這個金庫之中存放著大量的外匯、黃金、白銀,之所以建這麼一個金庫,實際上是司馬為了應對未來的不時之需,以防萬一才特意準備的。

一直以來通過時空異常點出售後世生產的化工品以及向俄國出售軍裝,這些生意都是獲利十倍以上的暴利產業,而他們所取得利潤的大部分都被存放在這處金庫之中,甚至於司馬還利用後世白銀貶值,從後世購買了一大批白銀。

最初建立這個金庫,除了是想儲備貴金屬、外匯以應對不時之需之外,還有另一個意義,就是建立公司自身的貴金屬儲備,而且時下國際白銀價格昂貴,沒有比在這個時候建立貴金屬、外匯儲備更全適的時機了。

這個金庫建了差不多一年時間,金庫內的貴金屬、外匯都是只進不出,現在那裡面存的放的現金銀,絕對是個天文數字,足夠滿足上海造船界的融資需求。

可是一直以來,這個金庫都是司馬個人的核心機密之一,提供這麼一大筆融資,顯然只能以公司的名意,那麼就等於把這個金庫擺到眾人面前。

「看來,真的只能如此了,不過恐怕只能以西北公司的名義融資了。」

考慮了一會之後,司馬輕聲說到,畢竟司馬並不願意就此錯過這麼一個,促進中國造船業發展的大好機會。

雖說融資上海造船界,會把一直隱秘的金庫擺到檯面之上,可是這筆融資除了能促進國內造船企業發展,自然的公司的鋼鐵企業鋼材銷售,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如此一來到也是雙贏。

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來看,到年底軋鋼廠就能完成施工,如果外購鋼錠原料的話,估計年前就能製造鋼板或型鋼,到時完全可以向上海造船界供應其需要的鋼材,即可以解決軋鋼廠產品的銷路,也可以保障造船業的需求。

「呵呵!好像自己把這些想的太簡單了,造船鋼板在後世國內都需要大量進口,自己這鋼廠才辦,就想製造這種高強度合金鋼板,想的有些遠了。」

想到軋鋼廠生產造船鋼板,司馬不禁笑著自語到,可以心下卻不禁有些擔心,如果說自己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