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建始元年,即在亞洲捲起了戰爭的風暴!」
炎黃4603年,對於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銘心刻骨的一年,這一年,正月十四日,帝國建始,這一年,面對國家的尊嚴,這個曾被異族奴役達260年之久,異族的愚民政策的統治下,早已經是虛弱不堪的國家,仍然選擇用戰爭維持國家的尊嚴。
面對東北交戰的日俄兩國,面對國家尊嚴遭受踐踏的一幕,除去戰爭之外,中國別無選擇,可是面對擊敗了歐洲傳統列強俄羅斯的日本,這個可以說是亞洲最強大的國家,十年前被日本擊敗,被列強視為魚肉的中國,有可能挑戰他嗎?
可被外界視為弱者的中國卻主動發起了挑戰,在戰場爆發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懷疑這或許又將是一次「庚子年的瘋狂」,可不顧一切的衝過去一打,居然屢戰屢勝,一下子,突然的勝利,讓這個飽償對外戰爭失敗的國家變得忘乎所以了,中國人第一次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國民的亢奮。
怎麼不是這樣呢?
中國人在中華帝國之前,從未來有過「國民」的體驗,生活在毫無國家的概念的時代,對於中國人來說他們頂多是家庭的一員、家族的一分子,直到光復期間的「民族主義」灌輸,中國人第一次真正擁有了「民族」、「國家」,這一現代觀念。
而中華帝國政府為了給中國人灌輸國家和國民的觀念可謂是煞費苦心,對於政府而言,政府需要愛國的、忠誠的、並願意為國付出的「國家公民」,先有國家再有公民,國為根,民為本。
而對於皇帝本人而言,他所希望培養出的是——「皇帝陛下的臣民」,這一觀念相比於執政府時期提出「國家公民」更容易被人理解,被民眾接受,畢竟忠義觀念是中國人刻到骨子裡的傳統思想,相比於「國家公民」,「皇帝陛下的臣民」反倒更為民眾所接受。
滿清時代的屈辱賠款,讓「臣民」們體會到了什麼是「國家恥辱」,而洋人的橫行,更讓他感覺到國家衰弱帶來的個人恥辱,而異族奴役260年的屈辱歷史,更是讓他們明白,國家與個人的關係。
知恥近乎於勇,國家與個人的關係在無形之中,通過民族主義的宣傳得到了一種平衡。而來自戰場上的屢戰屢勝使得「皇帝陛下的臣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是國家的榮耀,戰爭的勝利帶來的興奮,又讓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國家和國民到底是什麼概念。
也正是那「人頭一兩」的賠款之恥,支撐著這支年青的有些出奇的軍隊不斷戰鬥下去的意志,得益於迫擊炮、輕重機槍的大量應用,擁有超過這個時代任何一支軍隊火力的近衛軍,奇蹟般的奪取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前恥的警示、勝利的鼓動,正是這支軍隊戰鬥下去的最根本的支撐,對於一支剛剛被灌輸了民族主義思想的軍隊來說,這已經實屬不易了。
在平壤,瀰漫數日的硝煙終於散去了,硝煙散去、槍聲平息,只留下一地的彈坑、戰壕以及被血染紅的土地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撤退的命令來得十分突然。昨天師參謀部剛剛下達了修築第二道防禦工事的命令,在彈藥不足的時候,必須要構建起第二道防線,從而達到以複雜防線體系補充火力的目的,甚至於師輜重兵們,繼續拆著朝鮮人的房屋,紮起了木筏,以便在夜晚的掩護下,渡過大同江,從江對岸到到補給,但是現在撤退的命令卻下達了,
「為什麼要撤軍?」
當命令下達到的40師的時候,每一個士兵的都問出了同樣個問題,他們翻山越嶺不顧一切的打到大同江以南,對平壤的日軍形成包圍,儘管從一開始,受限於後勤供應,他們只能依託防線進行防禦,但撤軍的命令下達後,這些鬆了一口氣的士兵,卻怎麼也無法理解長官們的命令。
理解也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這就是軍令。
軍官們並沒有給予士兵太多的解釋,出發的時候,每個人攜帶180發子彈,這會最多也就只剩下十幾二十來發,迫擊炮早沒了炮彈,甚至就連近衛軍戰鬥核心的機槍也沒有了彈藥,這個時候再不撤退,他們恐怕真的就被包圓了。
「要離開了朝鮮了!」
而對士兵們的憤怒,最終軍官們還是向他們盡量解釋著離開朝鮮的用意。
嗯,因為南京那邊簽署了聯合公報,日本人從滿洲撤軍,所以我們要撤軍。
這不是該死的當官的出賣了我們了嗎?
當然不是,除了日本人撤軍外,他們還把台灣歸還給我們了。
最終,在軍官們的解釋下,士兵們終於確信了一件事,他們沒有打敗仗,他們還是贏家,一個輸了260年的民族,他的心靈脆弱到根本無法接受任何失敗。
儘管有了一定的解釋,儘管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理解,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這道軍令。尤其是對於那些在內心深處已經完全將自己和國家融為一體的軍人。
在 師師司令部前的曬場中,數千名官兵默默地站在曬場和曬場周圍的水稻田上,儘管天氣晴郎,可任何人都能感覺到現在一種莫名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憤怒的情緒卻正在官兵們的心頭中醞釀著。
憤怒!每一個的臉上都帶著憤慨之色,官兵們赤手空拳,看著前方,儘管他們始終未發一言,雖說從始至終他們只是說要見長官,但任何人都不懷疑,當怒火燃燒起的時候,他們赤手空拳都能撕開敵陣。
站在師司令部外的憲兵們,大都是無奈地看著眼前的這些神情悲憤的戰友,儘管可以理解他們的行為,但軍令就是軍令,作為憲兵他們必須要維持軍法的尊嚴,近衛軍的軍紀嚴酷,足以讓這幾千名士兵全部被判處死刑。
「師長,如果再不制止他們的話,怕就要出大亂子!」
「是啊,師長,現在至少有一兩千人在外頭,如果……」
「再發展下去,就……就成軍變了!」
師司令部外的官兵們悲憤填膺之時,在司令部內,面堅參謀們的吳祿貞卻是閉眼不語,甚至充耳不聞,直到參謀長吐出軍變的時候,他才微微張開眼睛。
「如果發生軍變的話,那……他們就不佩穿著這身軍服。」
冷言冷語就差沒從吳祿貞的口中吐出一句「如果演變成軍變,所有人就應該被槍斃」了。
「長官,軍中軍法苛酷,軍法不容情,這大家都明白,可……」
不待參謀長把話說完,吳祿貞便直接打斷了他的話。
「怎麼?法不責眾是嗎?」
眼睛一掃,吳祿貞又嘆了一聲。
「軍法就是軍法,從古至今,多少嘩變,多少潰逃,那些人有幾個不是抱著法不責眾的念頭,今個,我就要從根上打消他們的這個念頭。」
就在那種憤怒繼續在人們的心間縈繞時,師司令部的大門廊下走出來的是一名佩戴上校軍銜的將軍,一看到這個軍銜,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身份 師師長吳祿貞,當年的日本陸士三傑。
一見長官走出了指揮所,在指揮所外對峙的憲兵和前來詢問的官兵同時立正致敬,沒有任何的遲疑。
「長官好!」
軍隊之中的秩序並沒有因為之前的對峙受到的損壞,畢竟他們中的每個人都是近衛軍軍人,紀律仍然是他們最根本的榮譽,他們來這裡是為了討一個說法,而不是的發動軍變。
「告訴我!你們是什麼人!」
冷眼看著眼前這些來師部討要說法的官兵,吳祿貞的聲音中未帶有一絲感情色彩。
「報告長官,中華帝國近衛陸軍軍人!」
一名年歲只有十七八歲上尉邁步走隊伍喝聲回答道。
「你們還知道自己是近衛軍軍人嗎?看看你們現在做的都是什麼事情!質疑長官命令,圍峙指揮部!這是什麼行為!說輕了是質疑長官命令!說重了,就是軍變!沒想到近衛軍初成,軍變之先河,竟出在 師,看著你們,我都替你們燥得慌!告訴我你們曾經的誓言是什麼!告訴我!」
吳祿貞在說話顯得有些憤怒,眼中似乎都要噴出火來。
「長……長官……」
上尉吱嘸著說不出話來的時候,卻一個士兵走了出來,他的臉上帶著難掩的悲憤之色。
「長官,為什麼要撤退!我們還能打下去!」
「長官!這……咱們不是說過,要打下朝鮮,要復故藩嗎?撤退!咱們近衛軍中,不是永不會有撤退的命令嗎?長官!只要您一聲令下,兄弟們就游到江對岸去,也能把平壤打下來,然後咱們一直打到釜山!」
士兵的話說的到是再理,當初是長官們一遍遍的告訴他們,近衛軍的字典中,不存在撤退兩字,只有進攻、進攻,而現在呢?長官們卻告訴他們,要撤退了,就在他們以為能打下整個朝鮮的時候。
從入朝起,長官們一再的告訴他們,朝鮮是中國的千年故藩,十一年前,滿清無能丟了朝鮮,現在他們要打下朝鮮,臉在那丟的,就在那裡找回來,對於這些剛剛把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