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紫極 第二百一十三章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下)

借用陸素華繼承自陸沉的拳意,並不是余慈的第一選擇。

事實上,余慈之前是想和造化劍仙那樣,借用《上真九霄飛仙劍經》里的攻伐法門,他對十二玉樓天外音明顯要更加熟悉。

可現在影鬼他們,為了對付曲無量,已經將平等天上的那份劍意烙印借走,再強行驅使會造成不必要的干擾。而且,失去純化本意的「十二玉樓天外音」,能否達到造化劍仙那種效果,依然存疑。

所以,余慈最終還是將陸素華的本源之力請出來。

效果真的非常可觀。

陸素華的本源之力是完整的,三元錘的拳意更是強橫。

只要余慈給她灌注足夠多的元氣,就可以迅速成長起來,更不用說,後面有整個玄門體系的加持,理論上限可謂是「傾壓一界」,真論拳力之重,不但已經要超過陸素華,余慈估計,也勉可與陸沉比肩。

然而這份拳力,究還是受限制的。

問題就在於,陸素華的本源之力,雖還沒有到她父親那般「圓滿」的程度,可是當三元錘的拳意橫空,就有一個圓滿的追求。

也許這是這一門拳術本身的性質使然,又或者是那位五劫以來第一人的特質在拳術上的映射。

不管怎樣,「圓滿」之意,相應的就需要圓滿的基礎。

形神結構,必須要到相當高的標準,才承載這份拳意。

否則一拳未出,自身先被打爆,也不是不可能……其實是肯定會發生。

陸素華天資絕頂,又自幼受陸沉教導,也是費盡周折,才在長生之後,初步練出此路拳意,又在「三神歸一」之後,才逐步推高境界,至乎六天鬼神血光雷獄之下,才轉入大成,形神盡化入拳意之中,衝擊地仙尊位。

只是,在已經踏出半步的情況下,被余慈強行拉了下來。

當時陸素華的情況,其實就和余慈現在差不多。

要承載如此拳意,余慈的壓力也很大。

之前他的形神結構完全不合格,而在化入了劍意分身,以《洞元玉章三氣妙化符經》推衍修正之後,也只能說勉強跨過了標準線,當真是非常吃力。

更不用說,他並非是單純發揮「三元錘」拳意,而是要同時承擔玄門體系力量由虛轉實、盤轉運化的壓力。

此時的余慈,就像是一根竹扁擔,挑起的是兩座大山,還並不平衡,多虧有心象的概括整合,以及平等天的緩衝,否則可能在出拳之前,已經被「內爆」轟成了渣子。

饒是如此,余慈也必須不斷地調整「重心」以適應,隨時都是走在懸崖邊上。

可現在還有別的選擇嗎?

余慈對自家形神結構的解析修正,沒有一刻停止,而且要求還越來越高。

要儘可能地縮短時間,不能讓參羅利那回過氣,更不能讓他回過味兒來。

如果他真能夠把「三元錘」運使得迴轉如意,之前就不會退回到高崖堅城上回氣,早一連串重拳,把參羅利那徹底打垮掉了。

現在,只要參羅利那有意「繞」過正面,這一手很可能也就玩不下去了。

別看造化劍仙做得那麼圓轉如意,可要知道,造化劍仙還是蓋壓一界的強者呢,修為境界遠在他之上,承載力更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要再來!

混元雷槌的雷音,也是在余慈腦中碾過;先天雷火,同樣在他體內奔流。

繼承自陸沉的拳意,彷彿天然就有著對完美的極致追求。

拳意激發的雷音雷火,是先對載體做一個「判定」,確認合格之後,就是肆無忌憚地爆發!

這一刻,承受壓力最大的,是余慈的心神。

拳意的要求、黃泉夫人的解析、符盤的轉譯、《洞元玉章三氣妙化符經》的重構,還有真正落到實處之時,隨時可能出現的岔子,以及相應的牽一髮而動身的優化調整。

所有的複雜的一切,都要在拳意迸發之間的短短一息時間內完成,他自己調整,都有些顧不過來了。

在他側後方,符法分身展開符詔,接引道境天宮之中,真文道韻之力,一層層刷過來。

這無疑給余慈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畢竟這是專門針對形神結構的弱點進行的「修正」,等於是哪裡最虛弱,就往那裡折騰,帶來的自然就是最糟糕的感受。

但也正因為如此,沒有在天劫中重塑形神的「缺憾」,也是用這種粗暴卻又極具針對性的方式,迅速地加以彌補。

到得後來,余慈已經忍受不住了這等破壞、重塑、再破壞的恐怖折磨,縱聲咆哮,「三元錘」的拳意是在自家的「血肉磨盤」里再度拔起。

高崖堅城之下,參羅利那身上血焰愈發熾烈,和它由灼熱殺念主宰的情緒同步,九宮魔域、外道體系的力量在其中運化,隨著「三元錘」拳意的高拔而高拔,絕不因為剛剛的狼狽,而落在下風。

然而,當余慈的「三元錘」已經蓄積到極限,轟然而落的時候,它卻是不進反退,從剛剛撕裂的虛空縫隙那邊,撞出了心內虛空。

這等變化,卻是余慈所沒有料到的。

對他來說,「三元錘」乃是能發不能收,受參羅利那氣機牽引,拳意也是躍然而出,霹靂橫空,穿透了心內虛空,來到外間一片幽暗的世界之中。

也在此刻,余慈終於是明白過來:

參羅利那真的退了,同時也是「以退為進」。

它把時機抓得很好。

要知道,九宮魔域是在不斷盤轉的,如果將「九宮」搭建起的結構,用仿生輪廓具現出來,它就是一個處在旋轉沉浮狀態下的巨大頭顱。

幾乎每一個「宮竅」都在不停地變化位置,此時就是有一處,剛剛移轉到中天附近。

那是太皇宮寂妙魔主之位。

這個象徵著修行終極追求的魔主,和參羅利那倒也挺匹配的。

參羅利那就是奔著太皇宮而去。

它並沒有因為衝天的恨火而燒透掉理智,相反,在用血契咒誓鎖死了余慈之後,它愈發地冷靜。

現在這局面,想在短時間內擊破淵虛天君的自辟天地,幾乎已經是不可能做到了,先前「一勞永逸」的想法,已經沒有現實基礎。既然這樣,還不如呼應九宮魔域的呼喚,及早入位,貼近元始聖道,獲得加持,也更好地融入此界大勢之中。

這樣當然有違它的本心,也會使它在天魔體系中陷得更深。

可大勢如此,在「逆流而上」的嘗試受挫之後,它也必須要認清現實了。

更何況,可以確信,它的「入位」,將是淵虛天君絕不願意看到的,必然會有所動作,而這種「被動」的應對,就是它的機會,它可以藉此重佔主動。

眼下,余慈的反應正如所料。他追了出來,「三元錘」的拳意未能追及,又試圖用自辟天地重新覆蓋,加以堵截,可這又談何容易?

參羅利那的巨軀,在九宮魔域深沉的黑暗中,漸漸模糊。

然而它血色的複眼,始終盯著余慈,沒有一刻轉移。

「以退為進」的策略,確實非常好,但對它這位域外霸主而言,無疑是一個奇恥大辱:

是它主動選擇了退卻,選擇了藉助外力,也等於是承認了,在當前局面下,無法在余慈手中討得便宜。

如此就算最後斬殺了余慈,也難以洗刷這份恥辱。

如果眼前的是陸沉、是曲無劫,它還勉強有個能說服自己的理由,但對這樣一個修行只有數十年,東拼西補的雜貨鋪子,絕不可接受!

參羅利那帶著如燃的殺氣,沒入九宮魔域營造的混沌黑暗之中。

在余慈看來,由始至終,參羅利那其實都具備著與他正面對轟,並且戰而勝之的力量。

只不過,這位明顯是被「三元錘」的名頭給震住了,又或者是不願意付出更大的代價,故而才選擇了合入九宮魔域,獲得天魔體系的全面加持。

如此做法,無疑是拋棄了一些東西,然而對余慈的威脅、對整個真界大局的影響,卻是猛地提上了一個新台階。

如今參羅利那入位在即,阻止的可能性已經幾近於無。

參羅利那沒有浪費任何時間。此時其深沉魔意已經與太皇宮形成了緊密聯繫,斬不斷這份聯繫,入位也就是時間早晚問題。

隨著參羅利那加入進來,九宮魔域愈發地幽暗。

除了處於各處宮竅的天魔體系中人,其餘像是造化劍仙、葉半山等,其靈昧之力都受到了更大的壓制。就是明快如昊典,此時也在外圍多繞了幾圈,似乎沒有找到最好的切入位置和時機。

也不只是在核心戰區,在此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是如此。

余慈一時無言。

他勝了參羅利那一招,然而轉眼就在更廣闊的層面輸了回去……還要倒找!

可余慈仍不願放棄,他想再用「三元錘」,可是在連續修正改造中,已經到了承受極限的形神結構發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