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七封絕密信件

北京西郊一棟外表普通的小樓內,趙永領著唐風和梁媛,走進一間拉著厚窗帘的密室,密室內,除了韓江,還坐著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先生坐在輪椅上,正用慈祥的目光打量著他和梁媛,另一位男子和韓江年紀相仿,手拿煙斗,戴金邊眼鏡,一副學者模樣。

唐風和梁媛坐定,韓江開口道:「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我就直說了,首先,我代表總部感謝梁媛小姐和梁湧泉先生獻出珍貴的西夏嵌珠寶纏蓮紋玉插屏,請梁小姐放心,這件事結束後,玉插屏必當完璧歸趙,另外,經總部特批,允許你參加我們的行動。」

「哦!韓隊長,真的嗎?」梁媛有些不敢相信。

韓江鄭重地點了點頭,「是的,梁小姐,你沒聽錯,雖然你不是老K的正式成員,但我已經把你視為我們當中的一員了。」

「呵呵,唐風就不想讓我加入,他總是和我作對!」說著,梁媛瞥了唐風一眼,唐風無可奈何地搖搖頭,惹得眾人一陣發笑。

笑畢,韓江一指白髮蒼蒼的老先生,對唐風和梁媛說:「這位就不用給你們介紹了吧,著名的歷史學家羅中平教授,羅教授多年潛心研究西夏歷史,長年深入西夏故地考察研究,是我國西夏學方面的權威。唐風你和羅教授也算老相識了,你還不知道吧,羅教授也是我們老K的成員。」韓江給唐風介紹道。

唐風聞聽,十分驚愕,羅中平點點頭:「是的,我就是K4,韓隊長是趕驢上架,硬把我這把老骨頭拖了來啊。」說完,羅教授轉而看著梁媛說:「媛媛,我是你爺爺多年的好友,對你爺爺的遇害,我很難過,你要相信韓隊長一定能抓到兇手,我們也一定能破解籠罩在玉插屏上的謎團。」梁媛眼噙淚水,使勁地點了點頭。

這時,韓江又介紹道:「羅教授學貫古今,不但對歷史和古文字學很有研究,還精通幾門外語,你們帶回來的那些文件,羅教授已經翻譯過來,下面就請羅教授給大家解釋一下。」

羅教授看了看在座的眾人,這才拿出那些機密文件,開始介紹道:「你們帶回來的這些俄文檔案確實很讓人費解,這都是些保密級別很高的文件,我不知道這些文件是怎麼流到國內的,但是它確實很重要,對我們破解玉插屏背後的秘密很有幫助,我查看了所有文件,大部分文件是一些蘇聯學者研究西夏歷史的資料,還有一些一般性的文件,但有一份文件十分重要。」說著,羅教授向大家出示了那份克格勃的絕密文件。

眾人目光一起聚焦在羅教授手中的絕密文件上,羅教授扶了扶老花眼鏡,打開那份封面上印著「КГВ」三個黑色俄文字母的絕密文件……「這份克格勃的絕密文件,其實是七封絕密的信件。」

「七封絕密的信件?」眾人疑惑不解。

羅教授面色凝重,開始解讀這七封絕密的信件:「我已經將這七封信都翻譯成了中文,下面大家看一下,看完之後再交回來統一保管。」

第一封是1938年,蘇聯著名漢學家伊鳳閣(阿列克謝·伊凡諾維奇·伊凡諾夫)致當時蘇聯秘密警察頭子貝利亞(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的信。

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同志:

請允許我這樣稱呼您,對於您和您屬下對我的指控,這些天,我在獄中經過了反覆思考,幾十年來,不論是在國內,還是身處國外,我一直竭盡所能忠誠地為國家服務,從未做過任何一件對國家和人民不利的事情,因此,對於您和您屬下對我的指控,我始終無法接受。

如果要說這些年來我做錯了什麼事,那麼,能讓我想起的,就是對您和國家隱瞞了我的一項研究成果,我之所以向國家隱瞞了這項研究成果,是因為這項研究成果令我十分震驚,在沒有得出最後結論前,我不知道該不該將這項成果公諸於世!但是,現在我已下定決心,決定向您「坦白」,因為一旦我死了,這項研究成果將再無人知曉,我即便死去,也將死不瞑目。

這項研究成果是關於一件冬宮珍寶所隱藏的秘密,當然,這件珍寶並不出自冬宮,而是來自遙遠的東方。九百多年前,在中國西部曾經誕生過一個由党項人建立,崇尚白色的帝國,漢人將這個帝國叫做「西夏」,蒙古人將這個國家叫做「唐兀惕」,這個白色帝國在中國歷史上盛極一時,直到公元1227年被成吉思汗所亡,從此,關於這個白色帝國的一切,便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漫漫黃沙中,就像世上從不曾有過這樣一個帝國。

幾百年後,當世人已經完全將這個白色帝國遺忘時,我國著名探險家科茲諾夫在中國西部進行的一次考察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座早已被黃沙湮沒的西夏古城——黑城,在這座古城裡,科茲諾夫發現了大批珍貴的西夏文獻和佛像等文物,其中,有一件十分珍貴的西夏文物,它的名字叫做「嵌珠寶纏蓮紋玉插屏」,這件珍寶長期不為人知,沉睡在冬宮的文物庫房裡,就像當年科茲洛夫意外發現黑城一樣,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冬宮發現了科茲諾夫從黑城帶回的這件珍寶,這些年來,我反覆對這件珍寶研究,幾次前往中國實地調查,終於發現在這件珍寶之後,隱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但是,就在我的研究進行到關鍵之時,卻被您請進了監獄。

我並非向您祈求自由,但請您考慮我的請求,不管我犯下了多大的罪過,請您允許我繼續我的研究工作,將這個驚人的秘密大白於天下。希望您能認真考慮我的建議,畢竟這對您和我們的國家都是有利的事情,也可了卻我最後的心愿。

阿·伊·伊凡諾夫

眾人讀完了第一封信,羅教授看看大家說:「伊鳳閣是俄國著名的漢學家,曾多次來過中國,他曾在科茲諾夫從黑城發掘的西夏文獻中,發現了一本《番漢合時掌中珠》,這是一本西夏文和漢文的雙語字典,正是這本字典的發現,為後人解讀已經失傳的西夏文字創造了條件,也可以說,伊鳳閣是學術界第一位能看懂古老西夏文字的學者。從這封信可以看出,1938年伊鳳閣已經深陷囹圄,當時他對西夏玉插屏的研究正好進行到了關鍵時刻,他不想放棄研究,於是在獄中給秘密警察頭子貝利亞寫了這封信,信中提及了玉插屏和他所進行的研究,並希望能夠重獲自由,繼續他的研究。」

「那後來貝利亞同意了他的請求嗎?」梁媛有些迫不及待。

羅教授不急不慢說道:「那就要看第二封信了。」

第二封是半個月後,貝利亞致伊鳳閣的複信

1938年

阿列克謝·伊凡諾維奇·伊凡諾夫:

你給我的信函我已看過,對你淵博的學識,我很敬佩,特別是對中國古代那個「白色帝國」的所謂研究。但是,我要明確無誤地告訴你,我對你的研究不感興趣,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對此也不會有絲毫興趣,整個蘇維埃國家,正在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你的歷史研究對我們毫無益處,我們需要的是未來,一個嶄新的未來,而不是你的遙遠古代!醒醒吧,阿列克,你只有好好反思自己的罪行,向人民坦白,才有可能得到寬大的機會,別無它途!不要奢望靠編造什麼東方離奇的歷史,來換取自由!好吧,就這樣吧,我不想再為你和你那無聊的研究浪費時間,因為還有更多的工作等待著我,我感到了時間的緊迫,而你,所剩的時間也不會太多了,希望你好自為之。

拉·帕·貝利亞

「從第二封信可以看出,貝利亞當時位高權重,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他對伊鳳閣的研究沒有興趣,也不相信伊鳳閣所說的所謂研究成果,當然也就不會批准他繼續研究,他甚至認為伊鳳閣是為了求生,編造出了什麼東方的秘密。至於以後貝利亞有沒有改變主意,伊鳳閣有沒有再給貝利亞寫信,我們不得而知,因為之後沒有任何關於這方面的信息。」唐風看完第二封信,率先說道。

羅中平教授點了點頭,說道:「是的,這兩封信完全符合我所了解的情況,據我所知,伊鳳閣和他最得意的學生聶力山都死於那場『大清洗』,大約就是在1938年,因為伊鳳閣等人的死,此後,蘇聯方面關於西夏黑城文獻和文物的研究一度擱置下來,緊接著二戰爆發,更沒有人去研究那些西夏文獻和文物,我推測那件西夏玉插屏此後應該一直躺在冬宮的文物庫房裡。」

「那怎麼又會有那個聯合科考隊呢?肯定是後來有人又開始研究西夏玉插屏。」唐風推測說。

羅教授點頭道:「唐風,你說得沒錯,後來又有人發現了這件西夏玉插屏,並重新開始研究,這個人就是日後成為新一代漢學大師的孟列夫,那年他才二十來歲,正在列寧格勒大學學習,他的老師是當時蘇聯漢學界的泰斗級人物阿理克,正是他們的發現和努力,才有了後來的聯合科考隊,下面我們繼續看第三封信。」

第三封是1951年,日後成為著名漢學大師的孟列夫(列夫·尼古拉耶維奇·緬希科夫),寫給他的老師,蘇聯科學院院士,著名漢學家阿理克(瓦西里·米哈伊洛維奇·阿列克謝耶夫)的信

親愛的老師,您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