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入股黑水應不難

覺得自己被流放的李瑀終於找到一次揚眉吐氣的機會,誓要讓其他不願意過來的人後悔。

兜子中裝的東西很普通,普通到正常的百姓想要買也能買得起的程度。

李瑀沒少吃,有鹿肉的,有牛肉的,還有豬肉、魚肉的。

就是張王兩家最開始是給出門辦事的內院之人準備的罐頭,當初罐頭一經出現,羨慕壞很多大戶人家的僕人,先不去猜測味道如何,至少吃著暖心。

後來李隆基也要了不少,放在宮中,沒事兒賞個人,自己偶爾也吃,一時間還真風靡了很大一片地方。

張王兩家不主打賣罐頭,就找了很多商人合作,商人出錢,不負責管理,也不負責生產,只等分紅,使罐頭的產量逐漸提高,尋常的品種價錢也隨之降低。

李瑀此刻手上就拿了一個罐頭,讓他高興的不是罐頭裡面裝了什麼,而是外面的包裝,在鐵皮罐頭的最外層是一個紙盒,紙盒裡面是一個木頭盒子,木頭上面用烙鐵燙出漂亮的圖案,最裡面才是鐵皮罐頭。

罐頭是放在木盒子摳出的槽子中,下面墊有順滑的皮毛,鐵皮之上壓有陽印,書:冰凍莫怨三尺寒,佳肴更作雪中仙。出品:北地山外山。

另有一精緻開罐器,刀口鋒利,木柄圓潤,雕上了,「山外山」三個字。

看到這種包裝,李瑀想起一個詞「買櫝還珠」。

先不說味道究竟能比張王兩家特供的罐頭是好是壞,只這個包裝拿出去送人就倍兒有面子,或是邀三五好友,坐迴廊曲水,聞歌頌詞,餓了把這種包裝的罐頭往外一拿,須雅上三分才行。

啟開一個罐頭嘗嘗,吧嗒兩下嘴兒,李瑀總覺得多了一種說不上來的味道,疑惑地看向送東西的人。

送罐頭過來的人身為張王內院,察言觀色的本事自然不差,不等李瑀詢問,介紹道:「李公子,此罐頭中乃是狍子肉,為取其腥臊,先用松木熏過,這才製成罐頭,裡面有股松香的味道。」

「對,對,經你一說,嘗出來了,有種松樹油子的味道,怎賣的?」李瑀又吃一口,果然是這種味道。

「您手上那個萬文一個,下面那個是五十萬文,不直接拿出來吆喝著賣,需定做,數量有限,每年只接一萬份。」內院的人又給解釋一番。

「真貴,按以前來算,就是十貫與五十貫,是這個盒貴吧?」李瑀從兜子中又拿出來一個更大的包裝盒子問道。

「盒不要……買罐頭盒就不要錢,您現在手上拿的裡面除了一個罐頭,還有一小瓶酒,用人蔘、鹿茸等珍貴藥材泡製而成,更是裝在玻璃瓶中。」

內院心思縝密,沒給李瑀白要盒的機會。

李瑀也不在乎,把另一個包裝打開,裡面果然有一瓶酒,上面寫了一大堆的藥材名,也不知道是否真放進去了。

「好,看看他們後悔成什麼樣,那個,既然一年只賣一萬個罐頭,那賺的似乎也不多,黑水都督府一大片地方,就算一文本錢不用,也只不過是五十萬貫,那可是相當於幾州之地。」

李瑀又嫌賺的少了。

「李公子,說是一萬個,等做的時候未必就是一萬個,每個罐頭上都有單獨的編號,但不是挨著數的壹貳叄,而是用在標註讀音的那個拼音字母,很長的一串,誰知道是哪個,您說是吧。」

「是,無奸不商啊。」李瑀承認在這方面自己比不上張小寶,讓人把過來的船上其他的罐頭朝京城送,專門送大官,自己則放慢速度朝積利州而去。

當李瑀到達積利州,見到張小寶和王鵑商討後續計畫的時候,山外山的罐頭已經到了京城眾官員的手上。

精美的包裝,獨特的味道一下子就得到了眾官員的好評。

當李瑀從積利州放出來的鴿子飛到京城,把黑水都督府的各種礦產也彙報上來之後,上次不想派自己人到黑水都督府的官員都後悔了。

原來那裡並不貧瘠,黑水都督府的人是思路不行,以前拿著金碗要飯。

一個個在後悔的時候開始向皇上提議,要多派人過去幫忙建設,至於人口問題,想來李瑀能夠解決。

李隆基知道主意是張小寶出的,高力士的家信把事情敘述的更為詳盡。

黑水都督府不要求別人主動遷徙,只在吐蕃招收員工,可帶家眷,在船上做事情,等靠到岸邊,再於岸上修建倉庫和房屋,自然有人願意下去呆著,時間一長就有商業出現,接著就是定居。

在削弱吐蕃實力的時候又能充實黑水都督府。

故此,在聽到大臣們要繼續派人,李隆基也不反對,不只是派官員過去,還要找各地的商人與之合作,並與新羅交界處把浿江與泥河連起來,正好方便船隻往來,不用再繞過那個新羅島。

當臣子的提出來建議,就要想辦法把與自己有關係的商人塞過去,哪怕沒有關係,也要想辦法弄上關係。

「眾卿可是都贊同?」見事情說的差不多,李隆基又多問了一句。

以張說為首的人紛紛點頭,政治對手也是答應下來。

「既然如此,那就等商人找到,與李瑀細說合作的事情,朝廷以整個黑水都督府入股,那裡的地方和資源就算投資了,明日眾卿便把參與的商人落實下來。」

李隆基終於是說出了讓眾臣發獃的話。

朝廷用地盤和資源入股,別人需要出多少錢?又佔多大的比例?這是個問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