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閿鄉縣令

寧服三斗蔥,不逢屈突通!曾經的豪言壯語已成往事,老而彌堅這句話也不可能應在每一個人身上,現今的大隋名將屈突通就已經徹底失去了往日的英勇無畏,大隋諸路平叛大使中,除了悲催到了極點的裴仁基之外,就數屈突通的戰績最差,避強凌弱,用兵越來越謹慎,鎮壓越來越軟弱無力,雖然一直沒有大敗,卻也一直沒有什麼耀眼的戰績,再到了李淵起兵後,屈突通畏戰懼戰的心理表現得也更加明顯。

鬥志彷彿離開了屈突通剛滿六十歲的身體,絳郡贊治陳叔達誓死守城向他求援,屈突通不敢出兵;李淵叛軍西進龍門,打進河東郡內,屈突通不敢出兵;李淵叛軍南下奪取汾陰,打通了與關內叛軍的聯絡,距離河東城已經不到六十里,屈突通還是不敢出兵,坐視李淵在汾陰招降納叛,耀武揚威,也坐視汾陰以西的關內城池駐軍紛紛投降叛軍,怯戰之心連瞎子都看得出來。

就連李淵都有些不明白屈突通為什麼會變得如此膽小,一度都有些懷疑屈突通是想他誘他孤軍深入,象死仇陳喪良一樣的布置卑鄙陷阱,但屈突通的消極避戰始終還是幫了李淵叛軍的大忙。看到李淵叛軍的一路勢如破竹,又看到屈突通的龜守不出,叛軍匹馬未過黃河,黃河以西的韓城與郃陽等城就已經紛紛投降,主動東進來投奔李淵叛軍的關東變民多如牛毛,每天都以千計,關中最大的變民賊頭孫華更是親渡黃河,主動到李淵面前來請求加入,向李淵獻上大片關中土地和大批軍隊。

讓李淵一家覺得難以置信的還在後面,近日來在關中突然崛起的李娘子軍首領,竟然就是李淵之女、柴紹之妻李秀寧!在逃亡途中與柴紹失散的李秀寧也不知道用了什麼手腕,先是自行拉起了一支幾百人的起義軍隊伍,然後先後招攬收編了此前已成氣候的向善志、李仲文與丘師利等好幾支變民軍,軍隊迅速擴大到了五萬餘人,在關中勢力僅次於孫華胡人賊頭何潘仁也和李秀寧締結了盟約,聯手派來使者與李淵聯絡,接應李淵殺入關中。還有李淵的堂弟李神通,也在戶縣一帶拉起了一支上萬人的隊伍,並且成功佔據戶縣城池,同樣是派人來與李淵聯絡,自願接受李淵的號令指揮。

親戚爭氣,女兒更爭氣,信心大增之下,一度猶豫是否在打敗屈突通之前西渡黃河的李淵終於下定決心,派遣大將王長諧、劉文靜與阿史那·大奈等人率領六千步騎精銳在汾陰西渡黃河,會同孫華的四萬多變民軍,攻打劉長恭的老家馮翊郡,又命李神通佯攻大興,牽制大興守軍,令李秀寧與何潘仁率軍東進,與王長諧偏師會師,李淵自己則親率主力南下攻打河東郡治蒲坂城,拔掉進軍大興的這顆最後釘子。

渡黃河當需要船隻,但李淵叛軍最不缺的就是黃河渡船,實際上李淵叛軍才剛進駐龍門時,不堪暴政的黃河漁民就已經成群結隊的來投奔叛軍,給叛軍帶來了無數的大小舟船,王長諧率領的偏師只用了小半個白天,就輕而易舉的渡過了黃河。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李淵才單獨對王長諧交代密令,吩咐道:「渡河後,你的第一個目標是蒲津橋,屈突通倘若率領主力過黃河與你交戰,你就堅壁自保,為我攻取河東爭取時間。屈突通倘若不過黃河,你就給我拿下蒲津橋頭的中單城,砍斷蒲津橋!」

「砍斷了蒲津橋後,屈突通手裡的兵力再多,對你的威脅也已經不大,你不必顧忌後路糧道,馬上給我繼續南下,直取潼關!記住,是直取潼關!就我們內線提供的消息來看,潼關守將劉綱向我們投降的可能雖然不大,但是此人十分平庸無能,麾下士卒也從沒上過戰場,缺乏經驗戰鬥力薄弱,你能逼迫劉綱投降當然最好,如果不能,馬上出兵攻打,不惜代價給我拿下潼關!」

「那永豐倉呢?」王長諧問道:「永豐倉有六百多駐軍,距離潼關還不到五里,距離華陰縣城也不是很遠,華陰令李孝常倘若不肯投降,末將全力攻打潼關時,李孝常如果帶著華陰鄉兵和永豐倉駐軍乘機攻打末將背後,末將就算不怕他們,也會受到不小牽制。」

李淵笑了,還笑得十分的開心,拍著王長諧的肩膀笑道:「放心,李孝常不會成為你的敵人,相反還會成為你的戰友,如果有機會,他甚至還會先行潛入潼關,替你充當內應,裡應外合幫你拿下潼關,明白了嗎?」

王長諧恍然大悟,趕緊向李淵拱手施禮,朗聲說道:「末將明白,請大將軍放心,末將一定會爭取儘快拿下潼關!」

「不是爭取,是得一定!」李淵稍微提高了一些聲音,惡狠狠說道:「記住,無論如何都要搶在東都援軍進駐潼關之前,替我拿下這座關中第一要地!如若不然,潼關一旦被東都軍隊佔據,我們就算拿下永豐倉,陳應良也隨時可以切斷我們的糧道,想戰就戰,想守就守,完全掌握整個關中戰場的主動!我們則完全處於被動下風,就算有永豐倉的糧食,也運不到大興前線!」

王長諧點頭應諾,向李淵鄭重行禮,然後才登船渡河,目送著王長諧離去的背影,李淵向旁邊的李二問道:「大興方面情況如何?楊侑小兒,衛玄老匹夫和陰世師匹夫,是否已經向東都求援?」

「截止到三天前,還沒有。」李二答道:「陰世師雖然曾經在早朝上提出過向東都求援,但我們的人都鼓吹說屈突通足以擊敗我軍,不必向東都求援,所以楊侑就決定再等等看。此外,衛玄老匹夫也已經是病入膏肓,無法理政,副手陰世師、骨議和去同僚大都不睦,大興城內情況很亂,對我們很有利。」

李淵點點頭,道:「大興越晚向東都求援越好,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陳應良這個小匹夫,但願他的動作能慢一些,也但願段志玄能牽制住他,多給我留出一些時間。」

「父親不必擔心,陳應良是東都留守,沒有楊廣旨意,他不敢隨便離開東都。」李二微笑答道:「就算他有這個膽量,不經請旨就率軍西進救援大興,也得先徵得楊侗的同意,早朝上議事的時候,我們在東都的人當然會給他製造一些麻煩,盡最大力量給我們爭取時間。」

八月二十五日,再渡分兵組建的李淵偏師西路軍王長諧部順利渡過黃河,向南開拔進逼蒲津關,李淵也親率主力南下,進逼河東郡治蒲坂城,駐紮在此的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腹背受敵,不得已之下只能一邊堅城守御,一邊派遣部將桑顯和與堯君素率軍越過蒲津橋,北上迎擊叛軍偏師。

二十六日,桑顯和軍與叛軍偏師王長諧部會於蒲津關以北,前哨戰勝負未分,桑顯和欺叛軍遠來疲憊,又在當夜親率數千驍果勇士偷襲王長諧營地,不意行蹤暴露,王長諧立即率軍迎擊,兩軍夜戰交鋒,桑顯和軍一度佔據上風,打得王長諧節節後退。然而天色微明時,關中巨寇孫華與西突厥餘孽阿史那·大奈卻率領騎兵穿插迂迴,突然出現在了隋軍背後,聯手衝擊隋軍背後,桑顯和軍大敗,王長諧乘機率領全軍發起反擊,乘勢攻破隋軍營地,殺堯君素於亂軍之中,桑顯和一路敗退到蒲津關,屈突通命令桑顯和堅守蒲津關,阻攔王長諧繼續南下。

關鍵時刻,隋軍內部又接連出現敗類,之前助守蒲津關的朝邑法曹靳孝漠暗中勾結叛軍,於二十九日夜偷開關門迎叛軍入城,正在沉睡的隋軍將士措手不及,被殺被俘眾多,桑顯和匆忙出關逃亡時,又被部下薛宗、李楚客聯手暗殺,首級送到王長諧面前,蒲津橋頭城中單也在次日投降,叛軍乘機控制蒲津橋。同日,叛軍主力合圍河東城,屈突通雖堅守城池,卻已成為孤軍。

因為道路距離和賊亂猖獗的緣故,事實上直到九月初一這天,大興方面都還沒來得及知道蒲津關的戰事情況,沒有因此向東都發出求援公文。然而就在這一天,馮翊太守蕭造卻選擇了向李淵叛軍投降,孫華賊軍的主力也如期抵達中單,叛軍實力大增,奪取潼關的時機與條件都已成熟。同日,已經確認東都尚未出兵的李淵也派使者渡河傳令,要求王長諧抓緊時間儘快出兵,不惜代價拿下潼關咽喉!

九月初二,經過嚴密準備之後,王長諧留下劉文靜率軍守衛中單,與孫華和阿史那·大奈率領一萬軍隊飛速南下,直撲潼關,並於當日下午申時左右抵達渭水,結果讓王長諧等人喜出望外的是,渭水河上的橋樑不僅沒有被破壞拆毀,相反還正在趕建三道浮橋,本應該全力阻止叛軍南下的華陰令李孝常還親臨橋頭迎侯叛師,王長諧等人喜不自勝,與李孝常稍一見禮就馬上渡河,爭分奪秒的盡量不給潼關留下應變時間。

軍隊渡河期間,王長諧等人當然是問起了永豐倉與潼關情況,李孝常很是得意的答道:「放心,永豐倉早安排好了,王統軍你只管去接收倉城就行了,至於潼關那邊,劉綱那個酒囊飯袋直到兩個時辰前才知道你們南下,正在手忙腳亂的布置城防,潼關南北兩城裡亂得比市集還熱鬧。」

「那麼東都方面可有援軍前來?」王長諧趕緊又問。

「當然沒有。」李孝常微笑答道:「我一直留心著驛站情況,大興到現在都還沒有派信使向東都求援,東都那裡會派援軍過來?」

如李孝常所言,當叛軍先鋒一路急奔到永豐倉門前時,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