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優雅的貪官生涯 第一百四十三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

「七十萬貫!」趙興開出了一個合理的價格,不久前,在四川,一枚綠寶石賣出了這個價,不過,購買人的身份沒有曝光。錢勰顯然也聽到了這個傳聞,他咂著舌,遺憾的看了半天,戀戀不捨的將寶石歸還給趙興。

他買不起,當然,即使買得起他也不敢如此張揚,因為錢王子孫的身份,讓他做事多了很多顧忌。

錢勰又在趙興府里遊玩了一會兒,等吃過晚飯後,起身告辭,期間也嘗了嘗趙興新弄到手的幾件新式菜肴,等他們走後,程老七畏畏縮縮的走上前來,拱手招呼趙興:「姐夫,眼瞧著快年底了,今年江夏祭祖,姐夫是不是要帶著孩兒回去一趟?」

趙興趕忙起身,衝程老七拱手。程老七生性懦弱,他說這番話是想讓趙興帶上孩子回江夏,名列族譜,以便讓江夏程族承認趙興姻親的資格,但趙興想到天寒地凍,帶孩子旅行實在不安全,有蘇遁的前車之鑒,他寧願再晚一年回去祭祖,所以他客氣的回答:「岳丈,如今外面天寒地凍的,阿珠產後虛弱,孩子幼小,怎能跋涉千里呢,且待明年吧。」

程老七是個懦弱的人,趙興不答應,他咂了咂嘴,回答:「姐夫說得有理,既然如此,我就如此回信了。」

趙興不打算回去,但江夏程族,加上黃州程族派在他這裡的族人都要返鄉,這幾日正是出發的日子,正好讓他們帶回去信件。

趙興雖然不回去,但禮數盡到了,年禮年進一樣沒落下,帶回去的禮物足足裝了三艘船,等這些人走後,城堡空了,冬至節又到了。

今年的杭州冬至,因為有了蘇軾的存在,顯得格外濃重。祭奠先師的典禮上,趙興也出足了份子,三牲三祭給的分量很足,有蘇軾與錢勰聯袂主祭,杭州城的讀書人過了一個油膩而肥碩的冬至節。

冬至的幾天假期一過,就到了正旦。現在,城堡里除了金不二、蕭氏父子以及那些廓爾喀武士外,只剩下一賜樂業人,人手缺乏使得開城堡大門的事情都需要趙興親自動手。正旦那天,趙興打開大門,心裡還在感慨:「我錯了,修這麼大的一個院子,太不應該。這麼長的院牆,真要防守起來,需要多少人手,這不是大而無當么?」

在場的人當中,唯有金不二說的上話,因為他曾是趙興的唐手道師傅,所以能說的上話,他一邊幫趙興拉滑輪,一邊說:「大郎這話倒有點意思,這麼一座城牆,要想守下來,怎的也需要一萬人,不過牆面高,攀爬不易,所以人少一點,五千人也夠了。」

趙興其實也就是發發牢騷,他知道數百年後十字軍最後一場東征的那場末日之戰,當時,戰勝了蒙古南征大軍的埃及穆巴拉克士兵圍攻最後的十字軍,六十萬大軍攻打面積數倍於趙興的小城堡,城堡里當時防守的人,男女老幼加起來才三萬人,這六十萬大軍硬是攻打了數年之久,直到對方彈盡糧絕。

也就是說,這座小城無需太多的人防守,真要到了被人圍攻的地步,趙興還不如從碼頭坐船逃離……這話當然不好跟金不二說,他訕笑著與金不二一起拽著滑輪的繩索。

城堡頂門的是兩根不倒翁,用滑輪吊起不倒翁頭上的石帽,兩根不倒翁自動立起,而後趙興一層層的打開了石堡大門,幾名廓爾喀士兵穿著厚厚的皮裘,扛著床椅來到石堡大門口,擺出守門的姿態,城堡高處,一名一賜樂業人敲響了銅鐘,通知對岸的一賜樂業人可以過橋。

而後,城堡里恢複了生氣,對岸的以色列人趕著很有特色的馬車從橋上進入城堡,他們在城堡里也有自己的歇腳點,家人們進到堡牆的房屋裡生火,烘熱房屋,而青壯勞力著趕著滿載的馬車去街市上做生意。

金不二望著以色列人的馬車,有點不屑的說:「這群一賜樂業人,永遠沒有掙夠錢的意思,但凡有掙錢的機會,絕不放過,他們掙得錢還不夠嗎,還要這般丟人現眼。」

趙興笑了,金不二來自高麗,他還沒有宋人的覺悟,其實,大多數宋人也像以色列人一樣,他們不以經商為恥,總是抓緊所有的機會賺錢。

說起來,這群以色列人的年收入已經不低了,今年趙興他們的銀行已經初具規模,這群以色列人光是銀行的薪水與分紅,就足以讓他們過上宋代小資生活,然而猶太佬對金錢的慾望近乎本能,即使他們當中的首領俺裕等人,也不放棄擺攤設點的機會,幾乎是抓緊一切時間掙錢。

相對來說,金不二的薪水不如這群以色列人,他除了一份趙興發給的薪水外,也就是幾個徒弟在杭州郊外買的幾傾地,然而,就這些收入已經讓金不二很滿足了,他現在以一個宋人自豪,逢人便說「其實俺是漢唐後裔」等等,誰敢稍露質疑,他就敢用拳頭說話。

金不二最近娶了妻,處處用宋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比較起來,趙興似乎更不像個宋人,比如大年初一,金不二開了城堡門以後,就著急的回家祭祖,而趙興卻還有閑心到街上晃一晃,感受一下宋代杭州的年味。

大年初一是沒有啥年味的,各家成年人都在著急的祭祖,孩子們在街上高興的燃放爆竹,趙興溜了一圈,除了見到一群圍著他要糖的孩子,沒見到一個成年人,不一會,他摸著鼻子走回城堡。

天色漸亮,城堡里人來人往,守門的廓爾喀武士懶洋洋的,擺出守門的姿態,卻只顧酌著小酒。其實,它確實是一個擺設,趙興的城堡里,有權出入的人太多了,除了以色列人,就是那數千蓋房子的工人。

在門口與那名廓爾喀武士聊了幾句,趙興背著手一路踱回自己的房子,程阿珠這時正帶著陳伊伊與廖小小忙著豎牌位,乳母抱著孩子跟在她屁股後頭,寸步不離。見到趙興進來,阿珠揚起手帕,打了個招呼,又專註著屋裡的工作。

如今,程阿珠是體會到這棟小樓的好處了。原本,坐月子的她只能躺在床上,偶爾下地走一走,也就在床與門之前散步。但這棟小樓則不同,她可以挨個房間四處亂轉,樓上樓下的跑個不停,閑不住的山裡妹子程阿珠這種大運動量的活動使她產後恢複的很快,基本上一個月後她已經可以自己上下樓了,但規則的力量實在大,她依然保持著三月不出門的習慣,足不出小樓。

新年裡,趙興替孩子辦了百啐禮,正式給孩子取名「義」,乳名「小寶」。一番忙碌過後,眨眼到了元宵節。

今年的元宵節,程阿珠理直氣壯指揮家人在城堡門口掛上一盞燈籠。雖然燈籠只有一盞,但造的碩大無棚,裡面是十八支蠟燭做成的一個燭山,外罩一個紅色的玻璃罩,讓城堡門口顯得通亮。

掛完了這盞燈,程阿珠抱著孩子,在城堡門口滿意的望著孩子的胖臉,自責的說:「妾身也為趙家盡了力了,今後就要看你們的了,小小姑娘,你怎麼還沒有動靜?」

程阿珠這純粹是宣揚主母的權力,廖小小羞得說不出話來,陳伊伊在趙興身後直拿食指捅人,嘴裡嘟囔:「十八了,我十八了。」

喀絲麗則一臉無所謂的神態,裝作聽不懂漢話,茫然的望著那盞燈籠,嘴裡說著胡語:「不知今日街上,該是怎樣的情景?」

遠處,傳來了一聲爆喊,火光照亮了半個夜空,那是城隍廟所在,那些人喊的是「龍燈上山了!」

「龍燈上山了」,城堡里的人也在齊聲呼喊,無論是中國以色列人,還是高麗人、倭國人,都隨著這聲吶喊,將手裡提的燈掛上沿途,而後一起拍手吶喊:「龍燈上山了!」

唐代的元宵只持續三日,到了宋朝則延長至五天,正月十四試燈、十五鬧燈、十八落燈。然而杭州的元宵節比其他城市多兩天,成了十二上燈,十八落燈。這多出來的兩天狂歡時間是錢王歸宋後進錢買來的。此後,這兩天又成了宋代杭州獨有的「祭錢王」禮俗。

初十二日,杭州人會將新做的龍燈抬至城隍山龍廟,拜供後,以墨汁點其睛,稱為「開光」,當龍燈開光的那一剎那,全城百姓齊呼「龍燈上山」,並開始懸掛自家的燈籠。

然後是煮湯圓。上燈圓子落燈糕,掛上燈籠的那一刻,主婦們開始煮湯圓,宋時,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正月十二,幾顆湯圓下肚後,晃晃悠悠走出巷口就可以看到滿街的燈火,趕一回古代的花燈會——這日子真叫幸福。

大約就是吃完湯圓的時間,蘇迨帶著妻子歐陽氏,蘇過帶著妻子范氏一起過來了,聽他們兄弟說,吃完元宵,蘇軾牽著老妻的手,秦觀也帶著老婆,兩伙人一起去找錢勰,以及晁補之的父親晁端友,這些文人扎堆一起,沿街掃蕩元宵燈謎,剩下幾個小輩無處去,便來找趙興遊玩。

相當於杭州來說,密州只是一座小城,趙興早有心看看朱淑真描寫過的杭州元宵節,蘇軾兄弟一慫恿,他心裡也蠢蠢欲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