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取捨

王靜輝先帶著自己的老婆在杭州痛快的玩了一個月,因為他在汴都開封的時候就很少拋頭露面,大多數時間不是窩在駙馬府中便是在華英書院講學或者是在平民醫館中為病人治病來教授自己的學生。在汴都開封的名利場合基本上就沒有王靜輝的蹤影,說起來在西湖邊上也不是沒有一些高官顯貴手眼通天之輩,但就是愣是沒有認出來他的,這也使得王靜輝夫婦能夠安閑優哉的渡過這一漫長的「長假」。

就算王靜輝再低調也是有人知道他已經到杭州的——他的得意學生李慎在王靜輝到達杭州的當天晚上便登門拜訪自己的老師,說起來天下能夠真正弄清楚王靜輝蹤跡的除了皇室之外便沒有人能夠比徐氏更加清楚了,西湖別院等王靜輝所有的住宅都是徐氏一手幫他操辦的,在他到杭州之前西湖別院已經打掃的乾乾淨淨,李慎也接到了他父親的親筆書信說明王靜輝要來杭州,但是他們父子卻非常有默契的把這個消息隱瞞了起來,就是李慎拜訪西湖別院的時候都是偷偷摸摸去的。

李慎到現在已經二十歲了,這小傢伙倒是頗有個性,也學著王靜輝拖著不結婚,不過傳聞文彥博看上了李慎打算招婿,但這也是等李慎能夠回到汴都開封的事情了。王靜輝來杭州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李慎將會被調往開封,在開封有兩個任命在等待李慎做出選擇——一個是進入戶部任判戶部事;另外一個便是進入禮部為禮部員外郎。

李慎所要面對的這兩個職位完全是因為他在杭州的政績出色所致,再加上他和王靜輝之間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皇帝趙頊破天荒的給了王靜輝兩份詔書,這兩個官位可以由李慎來選擇,這是罕有的殊榮堪比一日三升。

這兩個職位都是非常特殊的,也許在外人看來戶部是最沒有前途的,宋初設三司總管全國財政,戶部幾乎無所職掌,只委派「判戶部事」一員,接受各地土貢,至時陳列於殿廷。到目前為止這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虛職沒有任何實權,但是其中油水還是比較多的,不過這一切馬上就要發生改變——由王靜輝作為橋樑,王安石和司馬光等人正在討論全國官職改革方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便是撤銷三司,全國財計始歸戶部。戶部改革方案中戶部將主管全國戶籍、土地、錢穀的政令以及貢賦、征役等事。設戶部尚書一員,左、右曹侍郎各一員。郎中、員外郎各二員,度支、金部、倉部各二員。左曹分管戶籍、稅賦、土貢、征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義倉等事。度支掌管全國財政預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國的貨幣收支,藏於府庫;倉部掌管倉庫貯積和收支等事。

這麼重要的官制改革方案因為王安石無法自己來獨立進行,所以在王靜輝的建議下由變法派和保守派嘗試合作共同推行,為了照顧到變法派和保守派的共同利益,整個改革方案將會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就是撤銷三司來改革戶部職能,這一變動也是最先得到兩派的共同支持。

當然在官制改革當中兩派分歧仍然是很多,但總歸是坐在一張桌子面前面對面的商談,這也算是一大進步了。這戶部架構算是確定下來,不過王靜輝對這未來執掌大宋帝國財權的戶部還是非常有想法的——戶部權力之大已經遠遠超過當初的三司,最重要的便是三司的設置結構已經越來越不能夠適應大宋目前高速發展的經濟現狀,戶部油水之大已經牽動很多人的心思。不能否認的是政治投機分子並不是變法派中的特產,不管是保守派和變法派中都有這樣的人存在,因此可以預見未來的戶部肯定不缺中飽私囊的人,如何把這些臭爪子給剁了這才是王靜輝考慮更多的問題。

為此王靜輝準備了最後一道殺著——大宋統計局,從戶部開始一個新的政策便是戶部官員必須上呈自己的財產記錄交由大宋統計局來全面審核,若是所呈報的不屬實,那就要根據其中差額多少來決定這個官員是否擔任戶部官員。戶部官員的財產收入在每年當中要面臨兩次常規檢查還有數次隨機檢查,若是個人收入和產業出入非常大將會接受統計局的質詢。除此之外,大宋統計局也快有了新的武器——王靜輝根據後世「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引申到這個時代來,他所呈送的一道札子中專門論述了這個問題,這道札子引起的爭論儘管非常大,但原則上已經獲得了司馬光、王安石和皇帝趙頊的同意,估計今明兩年可以正式實行了。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個道理王靜輝還是非常明白的,他也不奢望能夠把貪污腐敗成為主流的大宋官場給矯正過來,事實上任何一個人即便是司馬光和王安石對此都沒有這個能力,也不敢冒這個風險,但能夠抑制腐敗現象他就非常知足了。同時反腐敗和腐敗的歷史同樣古老,這也涉及到一個從政者的政治品德,在王靜輝《政治的尊嚴》一書中,腐敗和反腐敗佔了相當大的篇幅,這也是當初他寫這本書為的便是今日能夠提出更好的檢察措施而做的鋪墊。

王靜輝參與了整個官制改革計畫的制定和商討,自然對其中的關鍵之處非常了解,而皇帝趙頊也正是看到了王靜輝和李慎的經濟才能才會下了這麼兩道詔書,王靜輝不肯出來做官,但李慎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趙頊心中也明白讓李慎進入戶部最為合適,而他相信自己的妹夫也非常清楚這一點,所謂寫下兩道詔書不過是沖著王靜輝的面子給李慎的一種殊榮罷了。

王靜輝對李慎也沒有絲毫隱瞞,儘管他希望年輕的李慎能夠在地方官的位置上多帶上兩年,現在就進入汴都為時尚早,尤其現在變法派和保守派之間的關係還沒有一個定論,若是李慎一個判斷失誤被人抓住了把柄,那後果可就難以預料了。歷史上有多少非常有才幹的人,就是因為一點小事弄得自己狼狽不堪一生不得志,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現在的政治環境雖然不像唐代牛李兩黨相爭那麼殘酷複雜,但王靜輝也不希望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去做李商隱。

「慎兒,具體情況便是這樣了,判戶部事現在雖然沒有禮部員外郎這麼顯赫,但官級也在正五品,後面的大宋官制改革中,若是你入戶部的話,那很可能便會是右曹侍郎,那樣的話官級就是從四品,這是禮部員外郎所不及的,況且這樣也更能發揮你的長處!」王靜輝坐在客廳中央說道。

王靜輝身邊的人都是大有來頭的,所以一般的會客便是在客廳中就談論,進入他書房的人除了他身邊的弟子之外,都無一不是顯赫之輩,他談論政事從來就不避諱旁人,所以接待李慎父子的時候也都是在客廳當中。

日後官制改革當中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義倉等事;左曹分管戶籍、稅賦、土貢、征榷等事;而禮部員外郎所掌管的職責是禮樂、祭祀、朝會、宴享、學校、科舉之政令。這樣的任命確實讓王靜輝難以取捨——雖然戶部右曹侍郎官級比較小,但常平倉、免役、保甲等事是變法之關鍵,變法派和保守派對這個職位都是虎視眈眈,可能皇帝趙頊下的這道政令也是會想到王靜輝會勸李慎接管這個職位,這樣一來變法派和保守派對此都會死心,不過王靜輝卻視這個位置為虎狼,兩派多少眼睛盯在這裡,搞不好便是一個聲名狼藉的下場。官制改革之後官級考核格外嚴格,要不是沖著右曹侍郎與禮部員外郎有著半級之差,王靜輝也不願意送李慎坐這個位子。

「先生,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弟子聽憑先生安排,不過先生為何不肯讓學生去做禮部員外郎呢?弟子觀先生所為對教育十分上心,若是禮部員外郎的話定全心為大宋之教育發展想盡辦法的!」李慎站起來說道。

「哦?!」王靜輝看了看李慎,這個孩子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主見,這是一件好事,而且他所看重的教育更是自己想要做的。雖然王靜輝龐大的資產來推動民間辦學,但這終究是個人力量,與現實情況相比他所能夠做到的還是非常有限的很,李慎能夠有這個心思進入禮部做官來推動教育發展,有這個心思已經十分難得。

「事實上我更希望你能夠擇一地地方官,雖然品級不高卻能夠為百姓多做些實事,就想你能夠在杭州所做的那樣,在地方官上有作為不愁將來沒有發展,畢竟你有個很大優勢便是年輕!」王靜輝沉吟半天終於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之所以建議去戶部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這是皇帝的詔命,我的身份特殊不好搏聖上之好意。無論是戶部還是禮部,在官制改革之後都會分擔以前三司所有的權力,六部重整之後就不會像以前那樣毫無作為,隨之而來的便是官級評審制度也會相應的加強許多,也就是說以往並不惹人注目的六部日後進入的門檻可就高得太多了,而且不要小看這半級之差,要想獲得晉級不僅是政績優良而且還要有相應的機會。縱觀官員考核升級制度,其實這三品才是一道真正的分水嶺,過了三品就是位列朝廷中樞大員,也就是說有人會一輩子卡在這四品上。我建議去戶部也正是因為如此,一個從四品官員熬上三四年便是正四品,以後機緣一道便可跨過這三品的門檻!」

「我和你父相交多年,咱們也都是自己人不用這麼多虛套的東西,你是李家唯一的孩子,當年你父將你託付給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