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功成

沈括等人製造的火炮原料為鋼鐵,原本王靜輝打算採用青銅的,不過隨著鋼鐵冶煉技術的提高,使用鋼鐵替代青銅變成了可能,這也使得火炮的重量大大降低,看著眼前這門馬上就要實驗的火炮重量應該不會超過五百斤,粗大的口徑整體就像一個被拉長的酒罈子,火炮身管下面還裝有兩個大木輪以便實現這個大傢伙的機動和運輸。

大宋火器實驗場今天頭一次迎來了皇帝的親臨,儘管事先都得到了通知,但所有的人都不禁有些激動,實驗場周邊地區的防衛警戒力量比平時加強了許多。來檢閱火炮試射的人數並不多,皇帝趙頊、王安石、司馬光、郭逵、曾公亮、馮京當然還有駙馬王靜輝。為了取得最佳的效果,沈括等人都已經把火炮試射過很多次了,對火炮的各項數據記錄的非常詳細,這當然也離不開王靜輝龐大財力的支持——開花彈早在半年前便已經研製成功,火炮在那個時候便已經開始試製投入實驗了,這中間經過了無數次的試製、實驗、修改、再設計製造,無非都是以現有基礎追求火炮威力最大化,並且爭取在試驗當中能夠得到朝廷各位大佬的青睞,以緩解火炮研製時間過長給他們帶來的被動。

沈括和蘇頌在昨天便趕到靜園給王靜輝就火炮的各項參數和研製工作作了最為詳細的說明,對他們的工作王靜輝已經是十分滿意了——他固然需要先進的火器來克制敵人,不過他也明白沒有誕生像後裝速射炮和機關槍這樣的熱兵器,對騎兵的威懾力還是比較有限,現在他所作的不過是個開頭,以後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儲備後,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就算退上一萬步,只要沈括他們的火炮表現不是很差勁,用來攻城的時候也會大大降低宋軍的傷亡,更不用說是守城了,在這個時代來說那簡直就是攻城一方的噩夢。

火炮的各項參數王靜輝早就通過沈括等人的彙報知道了,不過他還是想親眼看看這個時代頂尖兵器的風采,這是集合了恐怕這個時代最為優秀的科學家幾年苦心研究的結晶,至於能夠達到什麼地步就不是他所能知曉了,畢竟數字是死的,真正的火炮發射才會更加直觀的體現這種兵器的威力——它可能是這個時代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熱兵器!

靶場中央前排擺放著一門用於試射的火炮,在它的後面還有四門一模一樣的樣炮,而靶標卻設立了兩個——一個是兩百丈遠,另外一個則放置在四百丈遠的地方,比較近的靶標建的比較小,是一座仿製城門;而另外遠處的靶標則分布比較大,是幾十根木樁散亂排列,上面拴著羊。前者是檢驗火炮的攻城威力,而後者則是模仿對騎兵或者是步兵的殺傷力。

王靜輝和郭逵對視一眼後都點點頭——這樣的靶標設置不僅僅是為了檢驗火炮的攻堅和殺傷有生力量,也是考慮到火炮發射精度的問題——沈括的彙報材料中對火炮的射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這些都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的。火炮上設有刻度和準星,兩百丈是最佳準確射擊距離,而四百丈則是將火炮發射仰角提高後的最遠距離,當然宋人對武器性能的保密程度非常高,在射程上更是保守,《武經總要》中所記述的武器射程基本上都被打了六折,這也是防止敵國探子獲得這些武器準確資料所致,雖然效果有限,但在初期的時候也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宋遼大戰的時候,契丹大將蕭達欖陣亡原因有很大程度上是對宋軍的床子弩性能不了解,結果直接被射殺致死。現在所進行試射的火炮精確打擊和最遠射程當然遠遠不止兩百丈和四百丈,不過為了得到朝廷各位大佬的支持,在確保打擊精確度的基礎上也是盡量向極限靠近,要不然打出的空靶太多反而會弄巧成拙,當然最遠射程再向前提高五十丈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不過即便是兩百丈遠的距離也是遠遠超過現今宋軍武器庫中射程最遠的迫擊炮射程近三十丈遠,更不要說是最遠射程了,光是瞧這個射程也足以使像郭逵這樣真正的軍人動心。

一門火炮的操作人員標準是四人,因為試驗的緣故還要加上兩個火炮研究技術人員,所有參觀試射的人都接到了一件小禮物——棉花耳塞,所有的人在拿到耳塞後都相互笑著看了看,不過他們還是非常老實的帶上了耳塞,畢竟他們觀看火器試驗也不是一兩次了,每一次動靜都不小,帶上耳塞反而會好受的多,畢竟在場的王安石、司馬光和曾公亮等人年齡都非常大了,他們可經不起這麼折騰。

眾人戴好耳塞後,沈括上前請示是否進行試射,皇帝趙頊微微笑著抬抬手示意可以進行了,沈括才信心滿滿的對著在靶場內的蘇頌舉起手中的紅旗揮了揮,蘇頌得到信號後便命令不遠處的試射人員開始操作。六個試射人員除了兩名技術人員站在一邊以及時糾正發射火炮人員不當操作之外,另外四名炮手迅速行動起來——裝葯填彈完成後便舉起手中紅旗分列在火炮的兩側點燃炮身後部的引線。

只聽「轟」的一聲巨響,儘管戴著耳塞,但火炮發射的巨響還是把在場的眾人嚇了一跳,只見火炮周圍一陣濃煙,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故,不過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便又聽到遠處傳來一聲爆炸巨響,再看兩百丈外的城門靶標處有起了一陣濃煙。

等到火炮周圍濃煙散盡後,才看到火炮周邊六人都沒有事,不過他們都死死捂住雙耳半蹲在地上,至於那門發出巨大響聲的火炮則被發射炮彈時的后座力向後推出了半丈多遠。一次發射完畢後,四名炮手立刻站起來一邊晃晃腦袋一邊快速跑到火炮前又將火炮恢複到原位,其中一個從旁邊拿來一個墩布一樣大小的長把刷子從炮口處伸進去清理炮膛內的火藥爆炸所產生的雜物,兩個人用水慢慢的清洗炮身以便加快火炮炮身溫度的降低,最後一個則是從後面不遠處搬來炮彈和發射葯,當炮彈和發射葯就位後,清洗炮膛和給身管降溫的工作也同時完成,四人又開始新一輪的裝葯填彈準備發射。

王靜輝面無表情的看著場中幾個炮手在忙碌著,心中卻開始默默的計算髮射頻率——差不多是近兩分鐘一發炮彈的樣子!這樣的發射速度已經非常令人驚嘆了,要知道拿破崙時代的火炮發射頻率也不過才一分鐘一發的樣子,宋人能夠將火炮發射頻率提高到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已經非常難得了。如果和騎兵正面作戰的話,只要有足夠的大炮分梯次開火,那絕對是敵人的夢魘,不過顯然除非敵人的領兵將領是飯桶,否則吃過一次虧後肯定不會上當了,但是話又說回來,騎兵對陣火炮的時候有很多戰術還可以採用,如何進一步在對陣騎兵的時候發揮火炮的威力是郭逵這樣的將領所要操心的事情。儘管這一炮沒有將城門攻破,但城牆可不會像騎兵那樣長上四條腿到處亂跑,足夠的火炮行為火力規模後,城牆的攻陷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在王靜輝和皇帝趙頊所坐的位置,通過望遠鏡可以清楚的看到城門靶標上紅色的城門上有一個清楚的黑印記,那是炮彈在城門上爆炸的結果,看樣子就知道威力不小,就是不知道這樣仿照大宋中等城市的城門能夠經得住幾次炮轟,不過眾人通過望遠鏡的觀察後心中都明白的很,這樣的城門用火炮去轟炸的話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王靜輝放下手中的望遠鏡,身體站起雙手開始鼓掌起來,而其他人也像他一樣開始為火炮試射能夠產生這樣的效果而鼓掌,儘管這個時代還不興鼓掌祝賀,但這並不妨礙眾人領會王靜輝的意圖。曾公亮更是在第一時間走到皇帝身前躬身說道:「聖上洪福,我大宋得此利器從此不再懼北方契丹淫威!」

「果然是老滑頭!」王靜輝心中好笑的想到,他也是微微笑了笑,給皇帝幹事也不是這麼容易的,曾公亮沒有特別顯著的政績,但在政事堂中資格之老卻是僅次於那個人形圖章王圭,不過王圭卻沒有這樣的機會來參加如此機密的事情,可見曾公亮從龍有術,這也是人家混跡官場生存的本事。

曾公亮開始祝賀後,眾位大臣也開始輪番向皇帝祝賀,而王靜輝則非常知趣的排在最後一個,不過皇帝趙頊什麼話也沒有說,只是接受群臣的祝賀——他做皇帝也四年多了,對這些官場的事情早就已經看淡,唯一能夠讓他永不疲憊為之奮鬥就是擊敗遼國奪回燕雲十六州故地,他想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遠遠比太祖太宗皇帝還要偉大,他要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君王,同時也要證明給他的妹夫看!

群臣祝賀之後,火炮實驗得以繼續進行,第一次實驗不過是為了向朝廷統治高層證明火炮的射程和準確性而已,剩下來的項目便是多門火炮聯合射擊,這才是集中體現火炮威力的時候。

四隊士兵開始進入靶場,他們將操縱另外四門火炮和第一門火炮進行聯合演練,火炮都進入陣位後,裝葯填彈後立刻進行發射,靶標依然是仿製城門,這一次五門火炮幾乎是同時發射,目標都是正前方兩百丈處的城門,一陣更大的濃煙過後,所有人通過望遠鏡看到靶標處緊閉的城門變的殘破不堪,甚至有半邊城門直接變成了碎片。

對城門的靶標試射完畢後,有更多的士兵牽著馬匹進入靶場,他們把火炮拴在馬匹上拖動進入新的發射陣位開始對四百丈距離的靶標進行試射。四百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