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埋伏

冰封並沒有住到種諤給他安排的營帳中,也沒有和自己的師兄們在一起,而是和李泉在一起。他向楊崇岳要求了一桌酒席,以此來為李泉壓驚,不過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李泉和他所喝的酒中有著和梁乙埋吃下的同一種毒藥——冰封是有解藥的,但李泉卻沒有!

像潑喜軍這樣的軍隊,即便李清死去,按照習慣繼承也是李泉為這支軍隊的首領。種諤既然決定攻取嘉寧軍司來迫降李清,那除了李清要死,凡是和李清有關係能夠繼承這支軍隊的人都要死。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潑喜軍歸降大宋後,可為大宋所用不會變成一個地方勢力存在。

不管怎麼樣,李泉即便沒有野心也罷,但他作為李清最有出息的兒子,是絕對不能活在這個世上了,不過相比之下李清其他兩個兒子還尚處幼年,也沒有在軍中待過,反倒以此為福不在冰封的視線之內。王靜輝私下常對他所說的話便是刺客不是屠夫,殺人再多也沒有什麼用處,《史記》中太史公肯為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等人專門開出一篇列傳與老子、韓信、蘇秦、張儀等人並列,這其中的道理是耐人尋味的。

冰封自己對於刺客的身份本身到沒有什麼感覺,儘管他所做的事情都是駙馬最機密的事情,永遠不會被人所知,但他卻以此為豪——能夠報答駙馬對他的再生之恩,能夠為這個國家做一些事情,這種機會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至於未來他想得並不多,他也相信駙馬不會虧待他,會給他一個非常完滿的後路,不過他心中始終都有些悲情色彩,他最喜歡讀的書便是《史記》中的刺客列傳,但是受到駙馬的影響他卻並不喜歡荊軻,按照駙馬的見解,荊軻成就了自己的英雄形象,但卻加速了燕國的滅亡,這是和荊軻刺秦王的本質目標背道相馳的。

冰封在第三天的時候返回了嘉寧軍司,所帶來最終的談判結果便是用萬匹戰馬來換取李泉的性命。在冰封回去的時候,種諤聚集在古烏延城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五萬,各種攻城器械基本上已經到位,武寧三堡中所儲存的所有火器全部運抵古烏延城。在未來的兩天,還會有三萬宋軍陸續到達古烏延城,不過種諤是不會使用這三萬援軍來攻城了,這些都是從十里井日夜兼程趕來的騎兵,他們是用來對付李清的援軍的。

冰封所帶來的消息讓嘉寧軍司中的眾將心中感到一陣欣慰——萬匹戰馬雖然是多了些,不過付出這樣的代價還是值得的,嘉寧軍司中就有不下三萬匹戰馬,不過卻沒有這麼多的騎兵來使用,從中抽出一萬來換取李泉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最重要的是,宋軍這樣的作為就說明宋朝沒有攻打嘉寧軍司的意思,只想趁火打劫撈取些好處罷了。不管潑喜軍以後和大宋之間的關係是戰還是和,這些都是大帥李清所考慮的事情,用不著他們來費心,他們所面對的只是渡過這次危機便可以了。

宋軍無意攻取嘉寧軍司的消息讓所有的人都感到樂觀起來,王順也藉此機會將一些臨時徵召入伍的嘉寧軍司百姓遣散了五千人,對於城防工事的完善事務也中斷了。按照談判的結果,王順從明天開始分三批將戰馬交付給宋軍,第一批是三千,後天是兩千,四天後交付最後的五千戰馬,同時在第三次交換的時候,宋軍也放回李泉。另外作為宋軍退兵的代價,嘉寧軍司還要支付牛五千頭,羊兩萬隻,糧食五千石,這個代價不算高,不過這些都好辦,相比古烏延城、奈王井和大吳神流堆等城寨,付出這個代價還是值得的,也是絕了再起爭端的苗頭。

本來所有的人都以為嘉寧軍司的人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款的,尤其是這麼快便開始進行交換,這明顯讓他們處於劣勢地位,不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李清一旦回來,自己的兒子還在宋軍手中,任誰也不能想像李清會作出什麼樣的事情,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承受李清的怒火的。唯一的解決辦法便是趕快將李泉交換回來,儘管所付出的代價稍微高了些,但卻能夠解決交換李泉和解開嘉寧軍司被圍的困局。

第一天的交換內容是三千匹戰馬和一千石糧食,一切都很正常,可能是宋軍大牌在握,所以與嘉寧軍司派出了一萬多騎兵的架勢不同,宋軍只有區區幾百人和大量的民夫,這讓所有的人都稍微鬆了口氣——宋軍還是非常守信的。

第二天是兩千匹戰馬、一萬隻羊、三千頭牛和一千石糧食,交換的場面還是非常平靜,沒有任何異常的地方。嘉寧軍司的人還是派出了萬餘騎兵,不過令他們喜出望外的是宋軍允許負責交換的兩名潑喜軍將領來到距離古烏延城十里處的宋軍營寨中,他們看到了明天最後交換的主角李泉。

宋軍的友好做法使得嘉寧軍司的人更加相信宋軍的誠意,雖然無法探查到宋軍具體實力如何,但對方卻沒有任何進攻的架勢,這讓所有的人都鬆了口氣,不過他們並不打算放鬆最後一天的交換,反而將第三次交換的護衛人數增添到了兩萬人——這是王順的建議,所有的將領雖然認為這似乎沒有什麼必要,不過也不會有人站出來反對,反而稱讚王順少年老成。

他們並不知道種諤、楊崇岳和王順相互商議的重頭戲便是在這第三天。從嘉寧軍司中獲取這麼多的物資原本是計畫外的事情,原本種諤等人也不指望能夠得手,但有冰封的存在就大大降低了難度,分批交換最重要的保證便是嘉寧軍司的人可以見到人質李泉,讓他們知道宋軍的誠心,以達到麻痹敵人的目的,順便得到的物資也可以讓宋軍的戰爭籌備更加充足,至於除去李清之外的潑喜軍俘虜早已經轉移到後方去了,現在恐怕已經到了武寧堡中了。

最後一天的交換,宋軍終於派出了一萬五千騎軍,這雖然有些異常,不過昨天那兩名探望過李泉的潑喜軍將領已經提前將這個消息帶回嘉寧軍司了。按照協議這也是宋軍防備潑喜軍變卦所做的準備,更何況人家已經提前通報過,所以沒有人會認為這有什麼不妥,更重要的是兩方在交換場地中實力相近,想要吃掉對方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確實有潑喜軍將領曾建議在最後一次交換中做手腳,只要李泉一到手便對宋軍下手,以嘉寧軍司的兵力傾巢而出將古烏延城團團包圍。交換李泉的物資數量龐大,宋軍想必也不會放任這麼多物資來往草原之上,到時候來個黑吃黑,解決了宋軍還把物資也給吞下來。不過這樣的建議被王順極力否決了——嘉寧軍司周邊情況還沒有穩固下來,這個時候因小失大得罪宋軍,讓宋軍有了光明正大的出兵借口,實在不是一件好事。

有時候王順也會被這樣的變化而感到動心,若是這樣的話,宋軍很有可能伴豬吃老虎,將嘉寧軍司的守衛力量在野外全部解決掉,這樣便可以不用在慘烈的攻城戰中消耗太多的實力。不過此時王順已經沒有什麼借口再次出城到古烏延城來傳遞消息了,他心中對宋軍野戰的作戰能力也沒有底,反倒是看似慘烈的攻城戰在宋軍有充足的攻城器械和火器的助威下更加容易一些,畢竟在攻城戰當中,任你騎兵再多再精良也是無用,這麼狹小的作戰空間中騎兵根本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就連王順也不知道,種諤這次是鐵了心想要拿下嘉寧軍司,他手下的兵力經過這兩天的等待集結已經達到了八萬多,早就超過了嘉寧軍司中那六萬烏合之眾,這八萬多宋軍可都是大宋在西北中駐軍精華中的精華,其中騎兵的比例更是高達五萬,他們都參加過數場戰鬥,也算是有經驗的老兵了。或許種諤要是知道嘉寧軍司剩下的潑喜軍將領還打著黑吃黑的想法會更加歡迎,不過情報線路不暢,為此暴露冰封實在是不值當,也就壓下不提。

雙方在預定地點進行了交換,等待民夫運輸大隊走遠後,宋軍此次負責交換的將領親自率一隊親軍將李泉送至兩軍中央,然後交給對方的潑喜軍將領後,便打馬回到自己的本陣當中,慢慢的以戒備隊形後撤。

潑喜軍也護衛著李泉向北撤退,爭取早些時間回到嘉寧軍司以復命。不過潑喜軍只走出了十里地,便被早早埋伏在這裡的宋軍偷襲了——一隊萬人騎兵打著嘉寧軍司的旗號,毫無徵兆的從低矮的土丘後面出現,潑喜軍還以為是前來接應的騎兵,結果在相距三百步的時候,才發覺這正是身穿潑喜軍軍裝殺氣騰騰的宋軍!

衝殺過來的宋軍根本沒有給潑喜軍任何反應的機會,直接沖著他的側翼奔襲過去,一路上還沒有接近的時候便是一陣箭雨,中箭的潑喜軍戰士立刻從馬身上翻落下來——所有的箭支上都帶毒!帶毒的箭支也提醒了潑喜軍對面敵人的身份——這是大宋的鬼騎!無心在西北戰場縱橫一年多,使用帶毒的兵刃和飄忽不定的作戰方式是這支神秘軍隊的標誌,尤為讓潑喜軍感到印象深刻的便是,正是這支軍隊以不足兩三千人的隊伍奇襲數百里,一直殺到了奈王井,焚毀了奈王井後從容離去,以至於大帥李清的親軍親自出手追殺,也僅僅使他們退回大宋而已。

無心的特種部隊得到了種諤的大大加強,為了這次奇襲潑喜軍,他甚至又為無心專門選拔了五千精騎供其指揮作戰,這樣無心可以指揮的人就達到了萬餘人,儘管其中精銳還是自己所帶的那兩千特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