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拒受

這一系列的任命雖然有些偏向於王安石,但這也屬於正常任命,除了邵元的任命有些太過之外,但考慮到邵元有從龍之德也可以接受了。

雖然王安石的反對者心中有些憤憤不平,但第五天心裏面便平衡了——皇帝趙頊駁回了王安石的《制置三司條例司》的札子,這是對王安石火熱的心頭澆了一盆涼水,三司條例司是王安石設想當中的龐然大物,它雖然是變法臨時機構,但權力卻是打破了宋朝建國以來權力均衡的配置,招來了無數批駁的聲音。

在王安石的札子當中,這個辦事機構,唯聽命於皇上,籌劃『變法』方略,制定戶部、度支、鹽鐵三司的條例,頒布與督察各項新法在全國的實施。此機構將由主持『變法』的參知政事負責,以利皇上諭旨的貫徹。

王靜輝自然知道這個機構可以使王安石行使帝國持國的權力,並且可以將變法派的主力幹將呂惠卿、章淳、曾布等人安插在內,雖然本官地位低,但權力卻是可以堪比一部侍制之職,稱其為怪物一點也不過分。三司條例司,幾乎所有被成為「佞臣」的王安石追隨者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呂惠卿等人現在還是個不起眼的小官,一旦進入這個機構,常常要面對皇帝,只要表現出色一些再做出點成績,自然是陞官的快車道。

王安石在向皇帝趙頊呈上了這道籌建三司條例司的札子後,朝野為之轟動,「有了三司條例司,那還要兩府幹什麼?」這樣的言論充斥著大宋官場,雙方都有自己的觀點,把官司打倒了皇帝的御案之前。皇帝趙頊心中也對這個機構有著不同的看法,在群臣的闡述當中漸漸動搖,幾次庭議未果後,駙馬自然又被叫到宮裡。

「聖上,臣能夠理解介甫先生的用意,變法的人才在現在朝堂上支持者少,介甫先生想把這些官員集中起來進入三司條例司,以推進變法向深處運行。」

「愛卿的意見是留下三司條例司了?」趙頊問道。

「這種想法是好的,不過其功能似乎有些重複,未免讓人生出『三司條例司奪了兩府權力』的想法,臣以為全然廢止也是不好的,王相需要變法的人才為其籌劃,拾缺補遺,成立一個臨時的變法機構也是必須的,所以臣建議三司條例司的規模和職能作用必須得到明確的界定,否則將會引起朝堂之上推諉、扯皮之事,不利於朝廷威信!」

趙頊點點頭,在朝堂上這幾天他聽到的不是完全剷除條例司便是讚揚條例司的言論,這讓他頭痛無比,好在駙馬說話一向客客氣氣的,就他把話說到了點子上,這讓他心中好受了許多。

「聖上,其實朝中期待大宋改革的官員不在少數,他們心中都很明白現在帝國的現狀是處在一個什麼樣子的境地,他們的心中也想對某些陳規陋習進行改良,以便更好的適應大宋的發展!」王靜輝在一邊寬慰著皇帝趙頊,看得出來這個年輕的皇帝現在被累得不輕。

「噢?那為何介甫先生一上書變法就會招來無數的議論呢?」

「呵呵,正如當初漢朝文武都意識到藩王不利於國家統治但都不肯開口,晁錯公開反對後受到責難是一樣的!看到藩王危害的不僅僅是晁錯一人,有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問題,但尋求解答問題的方式各有不同,袁盎隱忍想慢慢的削弱藩王的實力,而晁錯剛好相反。臣料定司馬光、韓琦、富弼他們未必不想變革,只是韓琦和富弼都經歷過慶曆新政,知道變革的難度有多大,而司馬光則是因為一些想法和王安石不同,本質上來說,無論是支持者和反對者,他們對大宋都是忠心一片的!」

皇帝趙頊聽他這麼一說,心中一口鬱悶之氣盡銷,說道:「聽改之一言,果然解朕心頭疑惑!不過介甫先生的這本札子該如何處理呢?」

王靜輝笑著說道:「介甫先生脾氣不是很好,若是全然不採納,恐要回江陵老家,臣以為不如聖上定下個規矩,想讓三司條例司承擔什麼樣的任務和責任,權力有多大,這些都要先划出一個界線出來,把這些意見和札子返還到介甫先生手中,王相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王靜輝不知道王安石會怎麼想,一個小朝廷驟然變成了一個改革委員會,這中間的差別也太大了,總之不會有什麼好印象。但三司條例司,王靜輝還是要竭力遏制它的,它的權力也太大,最重要的便是年輕的改革家們在這樣一個權力機構裡面很容易變質,淪落到為權力和財富而相互傾軋對手的地步。顯然這次他是非常成功的,借著保守派對皇帝的壓力,他成功將三司條例司變成後世的「發改委」那樣的部門。

皇帝趙頊笑道:「介甫先生的脾氣是不大好,不過朕還能夠容的下他。愛卿看看,這是王相今天呈送上來的札子,是打算試行青苗法的札子,朕知道愛卿在楚州的時候也曾推廣過青苗法,想看看你對這道札子的看法!」

王靜輝一愣——王安石的變法運動終於開始進入實質階段了!由於他的攪局,王安石儘管早就獲得了參知政事的職位,皇帝也明確表示支持他變法,但原本歷史上在他成為參知政事不到四十天的時間成立的三司條例司到現在也沒有出爐,青苗法等等新法規章還在王安石的腦子裡面呢!

「這玩笑可開的夠大了,到現在為之,老王同志還陷在打嘴仗的泥潭裡面無法自拔呢!」王靜輝心中有些好笑的想到。

接過皇帝手中的奏章,王靜輝慢慢的翻看「王安石版本」的青苗法,在他看來和歷史上的青苗法沒有什麼不同,基本上還是原來那個樣子,可見自己在楚州的經驗似乎沒有被老王所採納。

趙頊在一旁說道:「介甫先生已經對朕詳細敘說了青苗法的各項條例,王相在當地方官的時候使用過青苗法,效果卓著,朕也覺得這是兼顧公私兩利的善法,準備今年就開始推廣使用!」

「青苗法原出自仁宗朝的權知慶州的李參之手,當今天下高利貸風行,王相把青苗錢訂在三成算是非常低的了,正如札子上所言:使農人有以赴時趨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趙頊說道:「愛卿也看好這青苗法?」

王靜輝搖搖頭說道:「臣對此法有些擔憂!當初臣在楚州的時候,也曾想過用此法,但權衡再三之後終於無奈的放棄了!」

「愛卿當時為何棄之不用呢?」

「第一,各地的具體狀況不同,楚州風調雨順,土地肥沃,基本上農戶用不著借貸;其二便是吏治問題,當初臣也曾和太上皇建議過,不過吏治牽扯甚廣,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解決的,臣怕原本是顆善心,到了底下的官吏手裡便成了害民之法,一州之地只要知州賢明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大宋有多少個州、府、軍?所以便棄之不用,改做其他方式來代替青苗法。」

「改之之慮,王相亦有之!王相打算派出幾十個提舉官來巡查天下,各地官員豈敢執行不利?」

「聖上,靠這幾十個提舉官便可以解決新法在推行當中所遇到的問題嗎?若是這幾十個提舉官中出了兩三個敗類,和地方官吏上下其手矇騙聖上和朝中大臣,不僅這一路的百姓要遭殃,就連聖上和王相的聲名也會受到影響!須知人無完人,我們都不是神仙,知道每一個人心中到底是賢是愚,王相亦不例外!」

皇帝趙頊聽後眉頭開始緊皺了起來,王靜輝把這些都看在眼裡,便退了一步說道:「也許是臣多慮了,聖上勿憂!」

趙頊聽後擺擺手說道:「愛卿所言也甚是有道理,那愛卿有何解決之道?」

王靜輝說道:「臣也在思索這個問題,因為青苗法關係著國家重大,雖楚州不宜試行,但當初臣也和太上皇請示過,在陝西等地試行,而且在試行中的青苗法也與介甫先生的青苗法有很大不同,陛下可差人到館閣之中搜尋出當時臣上呈的奏章。臣一直沒有停下對青苗法的改良,不斷的積累經驗,等臣回去後再寫一份札子呈送皇上!」

趙頊聽後有些垂頭喪氣,他便說道:「聖上,破壞總比建設難,臣站在這裡來挑王相奏章的毛病,那自然是容易的,但若是重新建立這麼一套新法,就非臣力所能及了!臣在這裡只是對王相的新法條例拾缺補遺,好讓新法在推行的時候能夠揚長避短。不過在沒有更加穩妥的方式之前,王相制定的青苗法應該謹慎行事,最好能夠畫出一片地方專門試行一番,觀察其效果後再做進一步的定奪!」

趙頊說道:「改之之言不愧為老成謀國之言!愛卿,你可願意入三司條例司?」

趙頊的這項臨時起意的想法一下子把王靜輝給噎住了,讓他進三司條例司,每天面對呂惠卿等人?這個玩笑可開大發了吧?王靜輝現在猶如嘴裡面吃了一隻蒼蠅一般的噁心,強作笑顏說道:「聖上,臣現在想多讀讀書,好好整頓一下書院的事務,對於政事上面的事務,臣是很外行的,恐怕會給王相拖後腿,還是算了吧!」這個時候王靜輝可以想像自己的表情比哭都難看了。

不知道小皇帝趙頊心中是怎麼看的,不過嘴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改之學識淵博,開口則一向旁徵博引,怎麼突然想起讀書來了?朕聽人說你現在在家正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