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廂兵

「哈哈……駙馬還真有意思!」英宗趙曙在瓊林苑中看著王靜輝剛剛寄回那封關於榨油機發明處理方法的說明後,樂得哈哈大笑,旁邊站立著潁王趙頊和宰輔韓琦等人。

看過王靜輝的定期彙報後,宰輔韓琦也不禁苦笑的搖搖頭:這哪是出自狀元郎的手筆?通篇都是流水帳嘛!不過這篇看似是學齡兒童所作的來信中間,韓琦還是非常清楚的把握到了義子王靜輝想要說出來的問題:改制廂軍!

一想到這個問題,韓琦的心中既是激動又是擔心。激動是因為廂兵雖然單人支出比禁軍少,但集腋成裘已成為困擾大宋發展的一個重要路障,如果能夠解決,哪怕是減輕一部分廂軍的負擔,那對於大宋現在糟糕的財政也是有莫大的幫助的。不過韓琦在激動的同時也為王靜輝感到十分的擔心,畢竟廂軍是屬於樞密院軍隊的範疇,他雖然掛著楚州廂軍正印,可以指派廂軍來修整堤壩,但如果對廂軍進行改組,那就是件十分危險的事情,要知道他同時也是駙馬的身份,插手軍權,那可是件令人非常忌諱的事情。

宰輔韓琦在旁邊左右思量了一番後說道:「聖上,駙馬在楚州治理水利現在已經完工,估計其功效會在以後的日子裡面逐漸顯現出來,以後淮水當只會有利無害矣!駙馬來信雖然有些可笑,但其中也頗為值得玩味三分。」

英宗趙曙聽後知道韓琦又在誇獎駙馬了,心中也是高興,不過仔細一回味韓琦似乎還有話要說,便說道:「韓公,有什麼話就直接說出來吧!駙馬不僅是我的女婿,同樣也是你的兒子,咱們兩家是親家,沒有什麼可顧忌的!」

宰輔韓琦聽了這番話後,心中也是得意自己當初果斷認下王靜輝這個義子的決定,王靜輝雖然當了駙馬不可能做到他這樣的官階,但畢竟是皇親國戚,照現在王靜輝的發展勢頭來看,其影響力在數十年後恐怕將會不比他低,有這麼一個靠山給兒孫輩,那今後自己作古後他們也好有王靜輝來照應著,畢竟這種香火情還是有的。

韓琦說道:「聖上,臣觀駙馬信中不僅是在講些趣事,他是在需求當初所說『給廂軍找條活路』。聖上你看在信中駙馬也曾說明這次建立生產榨油機關和榨油作坊的都是廂軍中的老弱病殘,這些人打仗用不上,空耗國家財力,如果如駙馬當初所言能夠給這些人找出一條活路,讓其自力更生甚至是為國家盈利,這確實是意見利國利民的好事!像這樣廂軍的中老弱病殘多得數不勝數,雖然這次駙馬成立兩個作坊安置不了多少人,但這終究是第一步,臣觀駙馬信中所述內容,可知駙馬心中可能已經有了安置更多廂軍的方法,不過是因為駙馬生性謹慎不肯過早的拿出來給聖上看罷了!」

廂兵,這是太祖皇帝趙匡胤相當得意的一項設計,當初太祖曾經與趙普等人商討「可以為百代之利者」,趙普等人設計了很多主意,但太祖並不是十分滿意,最後太祖皇帝認為只有養兵一法才是長治久安之策。太祖曾經得意的說道:「可以利百代者,唯養兵也。方凶年飢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而變生,則有叛兵而無叛民。」災年的時候將饑民招入軍隊,可以避免災民作亂;正常年份即便是有軍隊作亂,百姓也不會參加。於是,建立了有國家財政養兵的募兵制度。

太祖皇帝趙匡胤恐怕做夢也想不到當初他設計的這一得意之作,到了百年後居然成為大宋三大弊政之一,這套制度短期看起來效果確實不錯,不過時間一長則變成一塌糊塗。這些百姓一旦應募為兵,便被輸入官府的軍籍,行不得經商,居不得為農,生老病死均不能脫籍為民,妻子兒女都要仰仗官府。太祖趙匡胤剛剛實行這種制度的時候,全國禁軍廂軍不過三十七萬,太宗便漲到了六十六萬,真宗變成了九十一萬,到了英宗趙曙這一代更是達到了令人仰望的一百四十萬!

大宋人口不過一個億,卻有著令人震驚的一百四十萬軍人,要知道即便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軍隊的人口和總人口之間也沒有這麼高的比例,能夠達到這樣高比例的時代也唯有秦朝,這已成為上至皇帝,下到有識之士心中的一塊心病。每年的軍費高達令人驚懼的四千八百萬貫,幾乎佔了大宋全國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三,要是面臨戰爭,那更會雪上加霜,面對如此財政危局,無論是英宗趙曙,還是宰輔韓琦等人,只要一提起這個話題,心中猶如灌鉛一般的沉重。

當英宗趙曙聽到宰輔韓琦說到廂軍的時候,他的心中便是一跳,不過好在這次韓琦不是報憂,只是根據駙馬的來信來推測王靜輝可能有解決或是緩解目前廂軍這個大宋肩頭上包袱的辦法。不過他沒有像韓琦這樣對王靜輝這麼有信心,儘管自從他認識王靜輝後,似乎這個年輕的才子從來就沒有讓他失望過,連考大宋狀元郎這樣高難度的事情也是手到擒來,他授意讓王靜輝外放楚州,心中也不過是希望王靜輝能夠造福一方積累些經驗,以後等到自己百年的時候能夠更好的輔佐潁王趙頊罷了,從來沒有想過駙馬能夠解決廂軍問題,來破開這個當年太祖皇帝設下的死結。

英宗趙曙聽後身體有一絲振動,臉色有些微紅,但他還是非常期待用平穩的語氣問道:「韓公可是非常看重駙馬啊!不知韓公對這封信有何高見?」

宰輔韓琦心中也是對王靜輝沒有底,但還是說道:「老臣觀此書信中駙馬所述,這次他只是解決了兩百名廂軍中的老弱病殘人員的生計,便想到當初駙馬離京時所言。以老臣對駙馬的認識,駙馬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去做事的時候必有充分的準備。這次駙馬雖然解決廂兵的數目對於全國軍隊總數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但也正見證他在實現當初所言,所以老臣斗膽猜測駙馬心中肯定是有些想法,以駙馬心中之才學,也許能夠為聖上分此憂愁,不過是因為條件不成熟不肯拿出來!」

雖然韓琦給出的答案顯然讓英宗趙曙不是很滿意,但趙曙還是笑著對韓琦說道:「韓公,你這樣說也是頗有道理,你看咱們在這裡設個局,朕給駙馬下道手諭,讓他獻上策論看他到底有沒有解決廂軍的辦法,朕這裡有一條犀帶,曾是舊邸遺存,就用來做這個彩頭了。韓公以為如何?」英宗趙頊拿出來當作彩頭的犀帶可是有來頭的,這還是他被仁宗皇帝收養在宮中當皇太子的時候得到的,價值三十萬貫,這條犀帶韓琦也是知道的。宰輔韓琦心中對王靜輝也是十分期待,所以君臣二人便在這瓊林苑中定下了這個彩頭。

楚州知州府,王靜輝打開英宗趙曙給他親筆手諭,除了開頭半段褒獎他在楚州任上興修水利的話外,便直截了當的讓他寫一份關於裁減廂軍的策論。王靜輝當然不知道這份手諭背後還有趙曙和韓琦的賭約在裡面,但這份手諭實在是讓他有些為難:現在還不是他拋出廂軍解決方案的時候,本來他只打算在這裡實驗一下積累點經驗,等回到汴都開封后再拋出比較成熟的方案,自己在皇帝的身邊也好隨時準備修正,現在就把底牌亮出來,這讓他心中如何放心的下?

不過有英宗趙曙的手諭,如果王靜輝在此時還藏著掖著,難免讓老丈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他還是絞盡腦汁的寫了一份策論,他把實行風險最小的郵政系統寫了上去,順便也提出讓廂軍轉行做築路兵和農墾兵的想法,不過他還是在策論中對英宗趙曙說道,這些想法還很不成熟,如果貿然實行,一旦失敗會給帝國造成一些不小的麻煩,所以請求慎重考慮。

四天後,英宗趙曙在福寧殿中心情非常愉快的便把那條作為彩頭的犀帶賞賜給了宰輔韓琦,一條價值三十萬貫的犀帶可以供一萬廂軍一年的兵餉,雖然昂貴但在趙曙的眼中,這條珍貴的犀帶與王靜輝的策論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若是能夠解決廂軍的出路,哪怕不能給朝廷盈利,只要他們自己能夠養活自己,那節約下來的軍費足以讓不堪重負的大宋財政喘上一口氣。

不過英宗趙曙看過策論後也注意到策論中王靜輝的警醒之言,所以才耐住性子先不實施,而是派人再去楚州走一趟,這次是拿著英宗趙曙的聖旨去的,要求王靜輝儘快趕到汴都開封進宮面聖!

接到這份聖旨,王靜輝先是通知了蜀國公主,讓她收拾一下準備和他一起北上去汴都。現在已經進入了臘月了,王靜輝想讓蜀國公主隨他去汴都後,讓她在那裡過春節,蜀國公主身為皇室,溫婉賢良,王靜輝知道她是第一次離開親人隨自己到汴都以外的地方來生活,生怕她因為思念親人而感到寂寞,所以這次去汴都見自己的老丈人,順便也把蜀國公主帶上讓她和家人團聚過春節。

第二件事便是讓人現行會汴都給徐氏報信,讓他們準備幾件新奇玩藝,到時等他和蜀國公主回到汴都後,好把這些東西帶進皇宮,用來搞好後宮關係,這可是王靜輝一直都很注意的事情。尤其現在後宮的老大是曹太后,還有二號人物自己的丈母娘高皇后,這兩個人在歷史上可是非常有名的皇后和太后,高皇后甚至有「女中堯舜」的美名,而曹太后更是現在趙宋宗室中說一不二的人物,和她們搞好關係對於王靜輝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第二天王靜輝和蜀國公主便坐船北上了,楚州的政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