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善事惡做 第26章 自古英雄多草莽

劉大剛接著話題繼續往下講道:

那趙尚武中年喪妻,留下了一個兒子,當年趙尚武看天下大亂,只覺這百無一用是書生,便早早將八歲的兒子送到五台山當了俗家弟子,學武強身。據縣史記載,這人叫趙厚義,當年聞訊趕回到長平的時候,趙尚武已經被殺一個多月了,遺體已被鄉親悄悄掩埋,這趙厚義,暗中尋訪父親遺體,秘密運回到拴馬村,當著全村的面發下毒誓,說這倭奴殺我長平八義,我便要取八百倭奴人頭來祭奠他們,隨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趙八百。這就是長平史上有名的傳奇人物,抗日英雄趙八百。八十年代縣黨史研究辦的一個主任曾根據他的故事寫一個劇本,名字叫《長平鐵血營》,在長平反響很好。但這個趙八百在歷史上、政治上都是個有爭議的人物,劇本最終沒有通過審核。

那趙八百埋葬父親後就消失了,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但緊跟著長平駐紮的日軍就倒霉了,城內落單的日軍、哨兵經常被毒駑擊中致命,這黑色的駑長雖只有三寸,但經日軍化驗後,駑體染有不知名的巨毒,中者無救。不僅如此,糧草被燒,汽車被炸、徵用修碉堡的騾馬被下毒,連軍火庫都差點被毀了。趙尚武死後不到百日,長平各處被縱火十二起、日軍被殺二十一名,驚動了日軍晉西北指揮部。日軍隨後直接向長平派駐了一個中隊,長平的守軍達到1200多人,翻了一番。

後來在漢奸的指認下,日軍認出了殺人武器是拴馬村特有的短駑,這日軍隨後便氣勢洶洶地奔向拴馬村,當時正值秋狩時期,這村中200餘名壯丁大多上山狩獵,日軍毫無阻攔,架著機槍進了村,見屋放火、見人殺人……

那一日,是長平之戰後趙姓子孫經歷的第二次浩劫,當天,拴馬村中共殉難368人,全部是老弱婦幼,年青的婦女被姦殺後赤裸裸的屍體被掛到了村口的樹上,兒童老人直接被機槍掃後再用火燒,但即便如此,拴馬村的老弱婦女依舊是反抗不斷,這日本人最後也急了,把人關起來來放毒氣……那一日的情景活脫脫地就是人間苦獄……一個平靜了幾千年的老村幾乎被滅種!

日軍錯了,他們以為殺人放火便嚇得住這些村民,卻激起了更大的反抗;他們以為屠殺可以嚇得住村民,卻激起拴馬趙人的血性;他們錯了,殺了八義激怒了一個趙八百,屠了拴馬村,卻是激怒了幾百個趙八百。這群古趙地的遺民遺子蘸著親人的血磨刀霍霍。這是古趙地的一個傳統,用血磨刀,以血立誓,意思就是這仇恨無休無止,直到一方的血流盡才罷。

這群獵戶一旦被激怒,他們的眼中獵人於獵獸就不存在區別了,那年冬天,這些人在戰鬥中與獨來獨往的趙八百結成了一隊,殺人放火、投毒設陷阱、除漢奸、搶軍車、炸碉堡,在長平神出鬼沒,打得鬼子駐軍鬼哭狼嚎,最後直到天黑都不敢出城、天明不敢進村。這群拴馬村趙人到那裡都是白衣白帽,不明真相的民眾都紛傳是趙神將(趙括)顯靈,收了趙尚武做軍師,要大開殺戒,用倭人的血祭這長平八位義士!

日軍在死傷一百餘人,丟失物資不計其數之後,大怒之下,派出一個七百多人的裝甲中隊對趙人獵戶進行圍剿,最後把這二百餘人圍在長平以西九十公里的卧虎嶺一帶,連追帶打日軍十幾天,傷亡了近三百人依然是無法把這群趙人殺光。最後卻又遭到了八路軍的伏擊,丟盔棄甲僅余不到三百人突圍逃走。是役,在長平縣誌上被稱為卧虎嶺大捷,趙八百和他父親一樣,一役之後,名揚長平。

這趙人經此一役也是元氣大傷,死傷近一半,只剩下一百多名,那趙八百身中兩槍。後來才知道,這隊八路軍是當年轉戰在晉東南一帶的359旅一部,首長是陳賡。這隊趙人獵戶便接受八路改編,組成了長平抗日游擊隊,隊長就是趙八百。在有組織有紀律的戰鬥下,長平游擊隊兩年之內發展到了1000人,兩年之內,游擊隊轉占晉東南六市一縣,最遠打到河南,趙八百的大名當時在共產黨、國民黨甚至日本人中都是威名赫赫。這個游擊後來改編為八路軍一個教導營。名字叫做長平營。

但這營長趙八百在最風光的時候卻犯了一個錯誤,四五年日軍投降,長平城日軍集體繳械,在遣返俘虜的時候,一位知情人指認投降的日軍一個小隊長,當年是城樓上逼死長平八義之一。這趙八百就紅了眼了,國讎家恨一起湧上心頭燒得他怒髮衝冠,一氣之下,提著鍘刀連砍了二十七名日軍的人頭,狀若瘋虎,十幾個部下都拉不住,要不是最後團長下令拿套馬繩拴住他,當天還不知道要殺多少鬼子。

這事發生後,趙八百不但被撤職,而且差點被槍斃,也算他命大,當時國共兩黨磨擦不斷,日軍一投降各地八路軍與中央軍之間便交火不斷,後來便爆發了上黨戰役,當時是晉冀魯豫軍區全體總動員,參加戰鬥的民兵便有5萬之眾,這關禁閉的趙八百由於在長平一帶名望甚高,軍區便把他暫且放出來戴罪上陣,這趙八百和他的長平鐵血營帶著一萬多民兵將敵援軍阻擋在榆林、老爺嶺、關上村地區,七天七夜閻錫山的部隊未前進一步,協助大部隊完成了大包圍。在總攻開始的時候,這一心求死的趙八百帶鐵血營生擒俘虜一千餘人,活捉一個團長,一直衝在隊伍的最前列。那一戰,趙八百自己也身中兩槍,一槍貫左眼而過卻仍然被救了回來。在軍區養病的時候,這處分和軍功卻同時下來了……這趙八百最後的處分是開除黨內一切職務,遣返原籍。沒有辦法,那個特殊的年代,軍紀就是鐵板一塊,根本沒有什麼條件可講,而且,軍就這還是看在他多次立功的份上。否則,就憑殺俘虜一項就能判決個槍決。

英雄來的時候轟轟烈烈,走得時候悄然無聲。

趙八百在回到拴馬村的時候,長平營拴馬趙姓尚餘八十餘名子弟,他們退伍的退伍的,當逃兵的當逃兵,都跟著趙八百回了拴馬村。不過長平營卻留了下來,後來南下,打過淮海戰役,又抗美援朝,在中國的軍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回了老家後。那年是一九四六年,當時的拴馬村,人口不到300人,一部分是原拴馬村倖存下來的人,另一部分則是逃荒到拴馬村的人。那趙八百回村後當了村長,帶著一干趙姓子弟50年代開荒修梯田、打井倒是幹了不少實事,十餘年間,拴馬村漸漸恢複了一點元氣。五六年趙八百成家有了個男孩,這就是現在的拴馬村村長……趙鐵鎚。

……

本來應該平靜的生活卻因為六二年的一次變故再次有了悲劇性的變化。那一年長平大旱,加上各地普遍浮誇風大吹,這年產總量還不夠交公糧,特別是一村俱是山地的拴馬村,連吃的都成問題。剛剛入冬就斷頓了。這獨眼村長看在眼裡卻是急在心裡,也虧得這匪性難改的趙八百,最後居然鋌而走險,帶著當時拴馬村幾百號村民集體搶糧,當時響應者周邊村加起來總共上千人,縣裡看守糧庫的那二十幾號民兵那裡是趙八百這群又當土匪又當正規軍人出身的對手,三下五除二便被繳了械,那拴馬村民肩挑人扛帶車拉,一夜之間把一個糧庫搬了個精光。

這事弄大了,縣武裝部集合了全縣的民兵帶公安局的五百多號人要抓搶糧的人,剛要開拔卻見趙八百騎著頭毛驢來投案自首了,一起來的還有他的婆娘。趙八百見了荷槍實彈的民兵們依然一幅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他大模大樣地說道。糧,是我搶的。人,我來投案了,要殺要剮隨便。我婆娘今天就等著給我卷白巾收屍回去呢!

這公安局的就問這搶來的糧那去了,趙八百獨眼一瞪,罵道:媽了個B的,日本鬼子當年懸賞5000大洋要我的人頭,老子這麼個值錢的腦袋,還換不了幾顆糧食!要命拿走,要糧沒有!……其實這糧也真箇是退不回來了,後來搬糧的除了拴馬村的,周圍聞訊而來的村民也捋著袖子往回搬,具體是誰搬走了搬了多少,連這村長自己也說不清了。

當時長平縣委書記一聽公安的彙報一拍桌子,怒氣沖沖地說道,反了他了,開公審大會,讓人民來審判他。

於是就有了那次縣誌上著名的萬人大會,現在長平上了點年紀的人都知道那次公審大會。那趙八百被五花大綁地押到了公場主席台上,這幾個民兵按例要按著他跪下,這趙八百瞪著一隻獨眼罵道:老子跪天跪地跪祖宗,你這些小王八犢子敢叫老子跪?愣把幾個民兵嚇得不敢動手。

在公審大會上,這趙八百面對上萬觀眾是絲毫不懼,從頭到尾都站得筆直,在聽到縣裡一乾乾部對他的控訴後,這趙八百當時做了令人不解的一個動作,只見他對著全縣上萬群眾,單腿跪了下來,說道:當年我爹被日本人逼得自殺,是不願當漢奸亡國奴,我趙八百最恨的是一生沒有殺夠八百鬼子,可今天,日本鬼子走了,不打仗了,我們趙姓弟子卻還要挨凍受餓、朝不保夕,我趙八百愧對死去的父親,愧對跟我出生入死的長平百姓呀!

一席話,台下上萬群眾是嗚咽一片,多數都知道拴馬趙家父子倆是一門忠烈,落到這步境地都覺得頗為不值。不過當年那個時候是全國緊張,都是餓肚子,這趙八百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