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時勢英雄 第一百九十八章 瞞天過海

雖然隨著時代進步,渡過台灣海峽的難度與六十年前渡過鴨綠江相差無幾,但是現在的大陸並沒有能與美軍最先進作戰飛機抗衡的戰鬥機,沒法建起「米格走廊」,所以台灣海峽依然是一道天塹。

這道鴻溝,不但隔絕了兩岸的同族兄弟,也給登島部隊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甚至有理由相信,沒有這道海峽,就不會有台灣問題!

問題是,海峽存在、台灣問題也存在。

台海戰爭爆發後,大陸當局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將軍隊與物資送過去。只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憑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與最龐大的工業體系,大陸有足夠的能力在台島戰場上擊敗任何一個敵人,包括美國!

可惜的是,沒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美軍參戰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鎖台灣海峽。

雖然不能像六十多年前那樣,讓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擋住準備乘坐帆船渡海的大陸軍隊,但是美軍擁有更加有效的手段,即強大的海空力量,足以讓任何一支妄圖渡過台灣船隊望而卻步。

實際情況相差不多,到八月初,在台灣海峽里被美軍炸沉的船隻總量就超過了大陸的承受能力。即便不計算隨同船隻沉沒的裝備物資、甚至不考慮喪命人員,照最初一周的速度發展下去,最多兩個月,大陸的所有船隻都得葬送在這條平均寬度只有兩百多公里、長不到四百公里的海峽內!

這個代價,誰也承受不起。

萬幸的是,有問題,就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美軍能夠發現並且擊沉大型船隻,卻不見得能夠發現小型快艇、即便發現了,也不見得能夠將其擊沉。

因為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一直在離台島數百公里的西太平洋海域活動,而部署在航母上的E-2D最多只能到距離母艦四百公里的海域上空巡邏,即便算上雷達的探測距離,也很難監視海峽內的船隻,所以戰爭期間,負責監視台灣海峽的是部署在日本本土基地,在與那國島與台島之間海域上空巡邏的E-8「聯合星」戰場監視與控制飛機,以及一些EC-135與EP-3B電子偵察機。

電子偵察機只能監視無線電活動,無法用雷達搜索與跟蹤海面目標。

問題就在這裡,E-8在設計的時候主要用來支援地面作戰,在台島的地面戰鬥中,E-8提供的情報與戰術支援發揮了非常明顯的作用。為了避免受到干擾,E-8的中央計算機會自動屏蔽掉速度超過每小時一百二十公里的目標。原因很簡單,即便像「悍馬」這樣的軍用吉普車,最大速度也在每小時一百公里以下。在支援地面作戰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像直升機這樣的低空目標。

在地形條件比較複雜的情況下,比如像在巴爾幹半島上空巡邏的時候,E-8的控制人員會手動將目標的「最大速度」設置為每小時一百公里,甚至更低一點,以降低干擾強度,提高探測的精確性。

台島的戰場環境與巴爾幹半島有幾份相似之處,E-8的控制人員為了保證探測精度,不得不調低目標的最大速度。

不管怎麼說,E-8的首要任務是支援地面作戰,而不是打擊海上目標。

按照每小時一百公里計算,只要快艇的速度超過五十五節,就不會引起E-8注意。因為速度越快,越不可能是地面主戰裝備,所以即便引起E-8注意,也不會得到優先處理,使得美軍無法及時攔截。

整個八月份,這招「瞞天過海」都非常有效。

直到九月份,及第三步兵師即將參戰,美軍才意識到,如果不能有效制止大陸向台島運送軍隊與物資,將很難打贏這場戰爭。

從這個時候開始,美軍加強了封鎖力度。

結果可想而知,很多塊頭稍微大一點的快速船隻,甚至是一些較大的快艇都受到了美軍的特別照顧。

僅僅五天,台灣海峽內的船隻數量就劇減了七成,其中半數被美軍炸沉。

受此影響,四十一軍與二十軍的進攻行動才沒有能夠取得任何成效。

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如同餘鴻飛提出用J-6與J-7遙控飛機「轟炸」美軍航母戰鬥群一樣,這個時候又有一名年輕參謀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在海峽裡布設角反射器等干擾物,讓美軍的雷達變成瞎子。

看上去很瘋狂,實際上卻很有可行性。

最重要的是,做起來也不難。

角反射器是防空必備品,陸軍與空軍都有不少庫存,而且非常簡單,一些廉價購買的角反射器實際上就是在一個由塑料板或者木板製成的四面體上粘上一層錫箔紙,甚至是刷上一層帶有金屬粉末的塗料。

簡單,有效,就是最好的武器!

要將這些角反射器部署在海峽里也不難,對一些質量較好的,只需要在下面綁上個救生圈,再在底部固定一個起到錨作用的重物,就能讓其在海面上漂浮數個月之久。一些質量差的甚至不需要做任何處理,投下去就能浮起來,即便只能漂浮幾天。最重要的是,角反射器很好投放,一架Z-8大小的直升機,一次就能投放上百個。

實戰證明,這東西確實很好用!

沿在航道投放角反射器之後,別說快艇,就連那些速度慢得出奇,需要十多個小時才能橫渡海峽的漁船都能安全到達對岸。

原因很簡單,在海浪的推動下,角反射器也在移動,結果是美軍的雷達屏幕上出現了無數個目標,自然難以找出真正的目標。

證明有用之後,海軍開始搞大動作了。

按照軍事標準設置的干擾物實際上就是一種改進性的角反射器,用塑料製成,內部充填一種遇到海水後就會膨脹、並且釋放出氣體的物資。加上一個簡單的單向閥門,一個棒球大小的干擾物在投入海里之後能夠膨脹上萬倍,成為一個巨大的漂浮物。當然,這個漂浮物的表面有一層用金屬絲線製成的網格,專門針對某一頻率的無線電波,將不同網格狀的干擾物部署在一起,就能干擾幾乎所有雷達。因為隨著海浪漂浮的干擾物更逼真,所以根本不需要進行固定。

當然,這種干擾物的價格極為低廉。

更重要的是,這種干擾物非常容易生產,福建本地那些生產衣服、鞋子的工廠,隨便哪一家都能在一天之內生產出上萬個干擾物,全部開工的話,一天生產個幾十萬、上百萬個干擾物也不是問題。

因為投放前只有棒球大小,所以一架直升機一次能夠撒布上萬個干擾物。

要是讓快艇用拋灑器投放,一次能夠沿在航線部署數十萬個干擾物。

雖然這些干擾物都很短命,絕大部分只能在海上漂浮一周,然後就會被海水溶解,或者沉入海底,但是低廉的價格、巨大的產量與方便的部署方式,讓這個問題變得無足道齒,甚至成為了有利的一面。

原因很簡單,不斷變化的干擾源讓美軍更加無所適從。

必須承認,人民群眾的才智是無窮的。

干擾物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之後,一些工廠主動提出了改進意見,比如在干擾物的不同部位塗上不同密度的金屬油漆,能夠將生產成本降低百分之十,將生產效率提高兩成,還能增強幹擾效果。又比如,一家國內知名服裝企業的一位剛剛當上媽媽的女性員工提出,應該按照船隻的外形來製造模具,讓干擾物在膨脹之後更像一艘船,而不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大球。還有人提出,應該為干擾物增添電阻絲與蓄電池,或者塗上一層遇到海水之後就會發熱的塗料,欺騙敵人的熱探測設備。

毫無疑問,這些提議實現起來都不難,而且都有用。

總而言之,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在這個時候,想像力戰勝了技術,也戰勝了敵人。

連美軍都無所適從,日軍能夠怎麼樣?

拿導彈去對付那些干擾物?

別說數百萬美元一枚的反艦導彈,就算是用幾美元一枚的機關炮炮彈,也絕對是虧本買賣,因為那些干擾物的成本就幾元錢,有的甚至只有幾毛錢,便宜到幾乎可以忽略不及的地步!

再說了,美軍與日軍的任何一種作戰飛機也不可能像撒部干擾物那樣投射彈藥。

可以說,這個時候,數量戰勝了一切!

可惜的是,這些干擾物只能欺騙敵人,無法打擊敵人。

從軍事上講,除了讓更多的人員撤回大陸之外,這些干擾物幾乎沒有別的貢獻。

隨著美日聯軍完成整編,再次獲得進攻能力,大陸軍隊在海峽里的那些小動作就沒有多少意義了。

一定要說什麼的話,只能說,大陸軍隊的撤退工作也進入收尾階段。

除了留下來斷後的十五軍之外,其他部隊大多撤了回去。

打到這個時候,誰都知道,大陸輸掉了台海戰爭。

更重要的是,幾乎全世界都相信,戰爭沒有結束,也不會因此結束。美國在一夜之間摧毀了中國的戰略力量,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