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繁華盡處是吾鄉 第668章 銀子

都說暮春三月,草長鶯飛,但那說的是江南,其實此時的北國,離萬物復甦還差著些火候,不過是空氣中含著水汽,春意漸露,積雪卻還未曾完全消融,春寒料峭,透著絲絲涼意。

國武監西面,三三兩兩的國武監生員裹著灰撲撲的袍服,漸漸往中間處的講武堂匯聚。

今日本是生員休沐之日,自年關過後,對於被操練了小半年的生員來說,自年關過後,在國武監的日子終於輕鬆了一些,一個月里,也有了四五天閑暇時候,而不是無休止的在校場上摸爬滾打了。

而一些課業也終於開始漸漸顯露在眾人面前,國武監的規矩很是奇特,雖說招收生員時很是強勢,幾如軍令徵調,容不得人有半點反抗,且入學半年來,多數面對的也是如狼似虎的各位教習……

說起來這些教習來,還要多說兩句,起初抽調的多數都是羽林左衛的領兵校尉,這些人皆曾跟隨督學大人南征北戰,各個蠻橫暴烈,動輒拳打腳踢,讓生員們可是吃盡了苦頭。

不過後來卻都被兵部抽調走了,裡面的故事自不必細表,對於生員們來說,換了一茬教習之後,日子確實要好過了許多。

從河中來的教習雖也都時刻板著一張死人臉,但手段卻要溫和的多,而那幾位請回來的老將軍,露面的時候不多,卻都是教授的身份,並不督促生員操練,而剩下的幾位,據說皆是西邊退下來的老卒,在督學大人府上護衛,其實按照那些消息靈通的世家子以及京軍出身的幾位生員來說,都是督學大人府上養老的。

但養老歸養老,這幾位的手段卻是與之前那些左衛的領兵校尉們如出一轍,這個時候,許多人也就隱約明白了,都說督學大人練兵乃是一絕,傳聞紛紛,讓人倍覺神秘,如今看來,這秘密卻是簡單的很,無非苦練爾……

閑話少說,教習雖換了一茬,但幾個月堪稱嚴酷的操練下來,國武監的奇特之處終於在生員們面前露出了些端倪。

各科目類別反覆,看的人眼花繚亂,卻任由各人自選,章程也很讓人驚異,各人必選一門主科之外,其餘科目各人自定,教授兀自講學,聽於不聽,悉聽尊便,給出的選擇餘地大的驚人,與之前國武監各種規制所表現出來的嚴厲是大相徑庭。

不過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如此卻反而讓人興趣大增,所以年關之後的幾個月,各人議論紛紛,話題幾乎都在各種科目選擇上面。

回家問計於長輩的,自己拿主意的,和同窗們爭論的,私下裡為各科好壞辯論不休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在漸漸到任齊全的國武監學官兒們的催促之下,生員們雖多數揣不清自己選擇的利弊,卻還是都做出了選擇。

而之外又設置幾個公共科目,也不必細表,反正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這些規矩在後世已是司空見慣,幾如流程一般了,但在當世,卻是最新鮮不過,樣樣都透著古怪。

文武兩科入學時便已選了,所以之後選擇的只在各種附科上面,既然是由人自選,那麼可想而知的,比例上也就無法把握,有些科目選的人多,有些則無人問津,尤其是科目劃分的很細,生員又是不多,所以有那麼幾位教授堂下竟然沒有一個學生,很是叫人面子上有些下不來的。

但趙石卻不管這些,現如今國武監的教授有些是從以前的武學承襲下來,有的則是從各部抽調,不過由於兵部那裡那裡弄的不堪,所以趙石這裡便極力避開兵部,真正避開是做不到的,但只找樞密院說話,不與兵部再打什麼交道還是可以的,不過是增了一道程序,耗費一些時日在公文往來上面,其他並無大礙。

但最終此事也只在二月間才讓諸科教授到任,雖也做了一番選擇,但說起來,這些教授還是有些良莠不齊,比如有的人名聲是很好,但論起教授徒弟來,還真就不是那塊材料,有的人別看名聲不顯,才幹也只中平,但卻是天生的好老師,所以在這一節上面,還待之後慢慢裁汰整飭才行,不過國武監草創,千頭萬緒,也只能一步步走過來,著急不得,趙石也做好了在三五年之間,漸漸完善各處細節的準備……

說起來也是好笑,現在國武監各處人員到任,算了一算,卻是已有近百人,還不算屯衛特異劃歸國武監,以狀聲勢的數十兵卒,比之國武監第一批生員,已是少不了多少了,等到過上幾年,國武監生員肯定不只這些,這麼大的地方,不招個千多人,豈不浪費的可以?

生員多了,國武監的教授教習肯定也要大增,加之此乃國學,比照國子監而建,生員進到這裡,已是一隻腳踏入了官場,那是要發薪餉的,加之教授教習以及所有學官的開支,還有國武監各處的建設,修繕,那銀子估計就是天文數字。

現在國武監大興土木,又是在國庫並不寬裕之時,戶部那裡已屢有微詞,對國武監如此耗費錢糧多有不滿之意,若非皇帝陛下那裡被趙石言辭打動,咬著牙讓戶部擠出銀子來投在國武監上,國武監必將舉步維艱,說不定夭折在銀子上也是可能的。

坐在講武堂後間,就著飄渺的茶香,趙石想的就是此事,其實從大興土木到現在,有意無意的,從武學轉換為國武監,並未激起多大的波瀾,從招收生員,到大半年來,走馬燈般遊走於六部之間,他處置的都還妥當,便如當年入主羽林左衛一般,幾乎是悄無聲息間,練就出了一支強軍,終在那驚心動魄的一晚之間,綻放出最璀璨的光輝。

所以,以他的性子,事情辦的還算低調,國武監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模樣,恐怕朝中沒幾個人是清楚知曉的,若是親眼看到如今承恩湖畔場景,十九都要大吃一驚。

不過面對國武監越來越大的開支,戶部那裡才真的是越來越驚訝,這可不是一萬兩萬銀子的小事,從去歲到現在,已花費不下十餘萬兩銀子,而這只是剛剛開始,怕是越到後來,花費還要更大,沒有上百萬兩銀子支撐,哪裡完成的了?這還不算國武監緩慢而又堅決的在逐漸吞併周遭的土地,這都是不花錢的,若是按照後世土地的價值,花費恐怕還在十倍以上。

這麼多的銀子,幾乎可以肯定,越到後來,戶部那裡的關口也就越多,一日沒有見到國武監的成效,日子也只能越來越是艱難,等到皇帝陛下的耐心耗盡之日,國武監的下場和武學也就並無二致了。

雖然應該還有兩年的轉圜餘地,但隨著國武監土木工程的延續,以及國武監各類開支的增長,銀子這阿堵物的重要性也就會逐漸凸顯出來。

自己掏腰包?那隻能是一個笑話,別說他沒那麼多的錢,就算有,想要花在國武監這樣的國學上面,那絕對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不夠慘的愚蠢行為。

其實按照後世的法子,解決這事的法子有許多,但靠譜的還真是就沒幾個,比如說,有的人就會想了,這麼多的土地,買賣上一片兩片的,豈非就能賺的盤滿缽滿,那純粹是胡說。

誠然,土地對於當世之人來說,具備著無與倫比的誘惑力,但這個時候的土地卻也是最便宜的一種資源,為什麼這麼說?只因人太少,地廣人稀,土地自然便宜,大家不必爭搶,只要土地兼并別那麼重,天災人禍別鬧的那麼凶,土地人人皆有並非難事,即便是當世最繁華的城市裡面,一處寬敞的宅地的價錢也不會太高。

這種情形其實從漢唐以降,再到明清,都一直在延續著,而書上多雲,有豪富家資巨萬,良田千傾,僕從如雲,等等等等,後世之人一想,那得多大的地方?確實豪富不假。

但只要稍微想想也就明白,那等豪富之家,多數是不用交田稅的,這才早就出了許多史上說的豪門世家出來,若是一旦與平常百姓一般,交了田稅,恐怕多數世家都要倒霉,因為田地本身價值不大,再要交稅,以及等等相關支出,最終所得就要入不敷出,加上天災人禍的,怕是風險也就高的讓人難以想像了。

所以說,在這個人口基數只相當於後世一丁點零頭的時代,土地的價值遠遠達不到後世人們觀念中的底線,想靠這個弄銀子,只有腦袋壞掉才會做的出來了。

只有銀錢和貨物流動起來,而消費跟上,才能構成完整的商業鏈條,而在這個時代,商業也註定不會被人所重視,因為條件缺失的太多,想要靠行商暴富,那只有在水網交織的江南才有那個可能,在天寒地凍的北國,嘿嘿,只有馬販子,販私鹽的,以及那些做無本買賣的了。

就像是傳說中的直通西域的絲綢之路,想像一下,一來一回就要好幾年,再想像一下其中的風險和收益的比例,就知道,那多數都是粉飾盛世的美好傳說罷了,真說賺錢,不是窮瘋了,或是官家派出的敢死隊,誰又願意過那個獨木橋?當然,穿越所帶來的不管不顧的金手指是例外……

而按照趙石之前所想,在國武監周遭弄些茶肆酒樓之類的,於國武監也不無少補,與南十八等幾個一商量,起初幾個人都不以為意,但聽到後來,幾個人臉都綠了,國武監經商?或是從中抽稅?乖乖,莫不是大人被銀子的事兒弄的瘋魔了,怎麼想到這麼個餿主意出來?

等到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