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的難題

持續數個月的戰略打擊,加上由數千萬美軍引發的暴亂,使得在美國本土迅速恢複正常秩序變成一種奢望。

根據實際情況,在2063年10月31日之前,即美國正式簽署投降書之前,共和國說服了包括歐洲在內的所有盟友,在戰後繼續對美國實施軍事管制,直到美國有能力生產出足以保證社會正常運轉的生活與生產物資為止。因為歐洲的關係,規定在戰爭結束兩年之後,即2065年10月31日之前對美國的基本情況做一次全面調查,以確定是否有必要繼續進行軍事管制。

當然,權力與責任掛鉤。

雖然明知道這是共和國為了控制美國故意採取的行動,但是歐洲的實力不足以幫助美國進行戰後重建,甚至沒有能力保證數億美國人能夠填飽肚皮,所以歐洲只能在這個問題上做出讓步。為了避免共和國利用美國沒有造血能力來長期控制美國,歐洲留了一手,即在兩年之後,如果美國的戰後重建仍然沒有起色,大部分美國人都無法過上正常生活,或者沒有讓美國人過上正常生活的基礎條件,歐洲將參與美國的戰後重建,並且不受限制的在美國全境展開工作。

顯然,這是歐洲為自己爭取到的兩年時間。

在某些人看來,這也是歐洲給共和國出的難題,讓共和國陷入新的困境。

像前面提到的那樣,早在大戰爆發之前,共和國當局就為戰後的混亂局面做好了準備,比如以提前訂購的方式讓印度的糧食生產企業提前購置生產設備,擴大產能,以便應付戰後的糧荒。可以說,這個舉措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要知道,大戰爆發前,西約集團是世界最大的糧食生產與出口集團,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墨西哥都世界上的主要糧食生產國,其中美國、加拿大與澳大利亞還是排名世界前五位的糧食出口國,僅這三個國家生產的糧食就養活了全球近三成的人口。設想一下,如果這三個國家的糧食生產受戰爭影響,哪怕只有一季糧食減產,也會產生嚴重糧荒,甚至是全球性的糧食恐慌。戰後的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澳大利亞遭到戰略打擊之後,從2062年開始,糧食產量就急劇下滑,即便在2063年與2064年有所恢複,也沒能達到戰前規模,直到2065年才基本上達到戰前水平,並且在2066年恢複正常,而因此減少的糧食產量更是高達數億噸。因為澳大利亞的主要產量區與主要的人口聚居區並不重合,所以戰略打擊對澳大利亞糧食產區的破壞還不算嚴重。相對而言,美國與加拿大的糧食產區與人口聚居區基本重合,加上嚴重的動亂,所以兩國糧食生產受到的影響更加嚴重。根據戰後公布的數據,直到2065年,美國與加拿大的主要農業基礎設施才得到全面恢複,而到2068年兩國的糧食產量才恢複到相當於戰前50%的水平(因為在大戰期間,兩國均損失了大量人員,加上不需要出口,所以相當於戰前50%的水平基本是和能夠滿足兩國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恢複到戰前水平,已經是2075年之後了。由此可見,大戰結束之後,僅僅保證6億美國人與1億多加拿大人的生活,共和國就得費不少的精力。要知道,這7億人每年至少需要4億噸糧食,而在2065年之前,兩國的糧食缺口高達6億噸。暫且不說如何生產出這麼多的糧食,僅僅是將6億噸糧食飄洋過海的運過去,再分發到民眾手裡就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事實上,對戰後重建來說,糧食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問題。不管怎麼說,運送6億噸糧食也就是1200艘次50萬噸級散裝貨輪的事,而到大戰結束的時候,共和國就擁有6000艘該級別的運輸船,加上其他國家的,全世界總共由11000艘超大型運輸船。因為不再向前線運送作戰部隊與作戰物資,所以這些船隻都需要用來運送別的物資。更重要的是,在戰時動員起來的大批准軍事人員都需要新的工作,所以運送糧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事實上,對於以填飽肚皮為首要目的的戰爭難民來說,肯定不會決絕那些在工廠里生產出來的,絲毫沒有口感的糧食。

相對而言,真正的難題在於幫助美國進行戰後重建。

戰後重建主要關係到兩個問題,一是物資,二是人力。

雖然大戰爆發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之一,不但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還擁有豐厚的工業資源,以及雄厚的工業技術,但是在大戰結束的時候,不但戰略打擊摧毀了美國絕大部分工業設施,美國軍隊的暴動也毀滅了僅存的工業基礎。在美國當局簽署投降協議的時候,別說工業體系,美國本土甚至沒有一家能夠生產鐵釘的工廠,幾乎所有工業產品都需要從國外引進。更要命的是,因為在大規模戰略打擊中,共和國當局為了以最快的速度瓦解美國的戰爭潛力,不但重點打擊了美國的工廠,還將矛頭對準了美國的工人,特別是技術工人。結果就是,大戰結束的時候,美國不但沒有工廠與工業設備,還沒有足夠多的熟練技術工人。換句話說,就算共和國能夠為美國提供足夠多的工業設備,特別是機床等基礎工業設備,美國也很難在短期內恢複造血能力。如此一來,就得由共和國直接為美國提供用於重建的物資,特別是鋼鐵、水泥、合成塑料、工程設備等等戰略物資與基礎設備,並且幫助美國培養一批產業工人與建築工人。

相對而言,這還是個比較簡單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共和國早就不是低端工業生產國了,大部分基礎物資的生產工作早已轉移到國外,特別是周邊地區,比如早在2050年,印度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初級工業產品與工業原料出口國,不但生產出了足以滿足共和國市場需求的基礎產品,還將各種低端工業產品銷往世界各地。更重要的是,印度這樣的國家大都是集約集團成員國,而且這些國家都與共和國簽了條約,即用基礎工業產品交換共和國的高端技術,從而進行產業結構升級。毫無疑問,這是雙贏的買賣,共和國輸出了技術得到了產品,印度賣出產品獲得了技術。也就是說,共和國不需要出錢、至少不需要花很多錢來購買美國戰後重建所需的基礎物資,需要拿出來的只是一些先進技術,準確的說是即將過時的先進技術。而在整個產業鏈條中,隨著美國恢複造血能力,曾經站在世界頂端的美國將跌落到谷底,最終取代印度等新興國家,成為新的低端工業國。事實上,共和國也是這麼做的,即用眾多在戰前看起來非常先進的技術跟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甚至想日本、菲律賓這些在戰爭初期戰敗或者在戰爭期間開始復甦的國家交換了大批基礎資源,再用這些資源幫助美國重建,最終用在美國建立起來的工廠、已經復甦的美國市場來獲取利益。因為參與美國重建的主力是共和國企業,所以共和國企業也就順理成章的霸佔了美國的市場,特別是高端市場,最終從中獲取了巨額利潤。

事實上,這也是眾多集約集團成員國爭先恐後的參與美國戰後重建,甚至不惜以無償援助的方式進入美國市場的根本原因。要知道,算上加拿大,還是墨西哥,傳統的北美市場擁有10億人口,而且從地域範圍、資源數量、教育水平、傳統文化等等方面來看,北美市場的發展潛力都超過了人口是其3.5倍的南亞市場(僅從人口數量來看,擁有大約35億人口的南亞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用戰後幾年流行話來說,誰佔領了美國市場,誰就擁有了未來。

相對而言,真正的問題還是人力資源。

雖然從根本上講,共和國並不缺乏幫助美國進行戰後重建的人力資源。要知道,戰後重建畢竟是美國的事情,而且戰爭結束之後,至少有4000萬美國軍人與軍事人員需要遣返回鄉,而這些人都需要通過勞動獲得生活來源,加上因為戰略打擊而失去勞動崗位的數億美國人,美國本身也不缺乏勞動力。對共和國來說,需要付出的人力資源只是幫助與監督美國戰後重建的人力。事實上,因為共和國也有上千萬軍人要遣返(準確數字是1700餘萬),而這些人也需要勞動崗位,加上共和國國內大幅度削減軍事產能,社會上可以提供的勞動崗位並不多,所以共和國當局要徵召勞動力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有一點與提供重建物資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即共和國當局不能拿技術去給退役軍人發工資。也就是說,要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重建隊伍,哪怕這些隊伍是為美國的戰後重建工作負責,最終也得由接受重建幫助的美國來買單,可是在此之前,共和國當局必須為這些人支付薪水,而且還是按照共和國的勞動標準支付薪水。

毫無疑問,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可以說,為了幫助美國進行戰後重建,共和國付出了極為巨大的代價。

這也是歐洲在戰後重建的問題上為共和國製造難題的根本原因。問題是,比起獨霸北美大陸帶來的好處,特別是對未來世界格局產生的重大影響,這點代價就算不了什麼了,所以從一開始,共和國當局就沒有想過要讓歐洲介入美國的重建工作,並且在大戰結束之前就對美國的重建工作做了規劃。

這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