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發不可收拾

戰後,關於共和國有沒有必要對美國實施戰略打擊存在很大爭議。

很多人都認為,到2063年的時候,因為美國已經喪失了戰略潛力,且被共和國團團包圍,只要共和國當局肯在一些問題上做出讓步,就能以和平的方式結束戰爭,甚至能夠佔領美國本土,也就沒有必要對美國進行全面戰略打擊。

暫且不管這種論點的對錯,首先得承認,戰略打擊開始後,就很難收手。

對共和國的決策者來說,戰略打擊無疑是一種解脫壓力與推卸責任的有效辦法。說得直接一點,做出決策的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小集體,而是最高統帥部,而這個戰時最高決策機構實際上是由元首府、全體代表大會、政治協商大會、國務院、總參謀部與各種民間機構組成的,即便在這個機構中,元首具有最高發言權,以及最後決策權,任何重大決策也不是一個人決定的。由此可見,戰略決策是集體決策,因此對美國實施全面戰略打擊也是集體決策,即便這個決策出了問題,也不會由某一個人來承擔責任。更重要的是,這種責任關係不可逆推。換句話說,如果因為批准了戰略打擊而造成重大損失,需要承擔責任的不僅僅有裴承毅,還有整個決策機構,結果就是不由裴承毅來承擔責任。相反的,如果因為沒有批准戰略打擊而造成了重大損失,由於是裴承毅單獨否決的,就得由他來承擔責任,而不是由整個決策機構來承擔責任。

這種情況,在任何國家都存在。

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前,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杜魯門批准了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戰略決策。要知道,以事後的角度來看,美國在1945年8月份用原子彈對付日本,幾乎是多此一舉。以當時的情況,即便美軍不登陸日本本土,即便停止戰略轟炸,只要繼續保持戰略封鎖,因為嚴重的饑荒,日本也會在冬天到來的時候投降,不可能堅持到1946年,也就不會讓美國損失100萬官兵。問題是,以當時的情況,作為美國的最高決策者,在要不要使用原子彈的問題上,杜魯門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用後人的評價來說,杜魯門遠遠不是羅斯福那樣的戰略領袖,在政治場上最多算得上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也就不可能具有羅斯福那樣的戰略眼光與戰略魄力,做出足以影響整個世界的重大戰略決策。為了避免承擔責任,特別是為陣亡100萬美軍官兵的責任,杜魯門別無選擇,只能用原子彈為戰爭划上句號。

當然,肯定有人認為,裴承毅絕不是杜魯門那樣的人,不應該犯同樣的錯誤。

實際也確實如此,裴承毅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決策能力不但遠遠超過了100多年前的杜魯門,也超過了當年的羅斯福。

問題是,不同的時代,總有不同的麻煩。

從某種意義上講,那些支持杜魯門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最終目的都是要鞏固美國的霸權地位。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面臨的爛攤子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還要嚴重。當時,除了美國之外,整個西方世界都變成了廢墟,英法德意等傳統強國全都遭到戰火摧殘,就連情況最好的英國都不得不放棄日不落帝國的王冠,將世界霸權交給曾經的殖民地。與之對應的,則是在蘇聯領導下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愈演愈烈,而且在東歐平原上,還有數百萬經歷了戰火磨練的裝甲部隊。可以說,美國要想領導世界,首先就得頂住紅潮。正是如此,才有了幫助整個西方世界振興的「馬歇爾計畫」。問題是,一個經濟計畫對蓄勢待發的百萬紅軍沒有任何意義,更不可能擋住鋼鐵洪流。雖然以美國在戰後的國力,有能力在歐洲部署幾百萬大軍,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美國的歐洲軍團也就有幾百萬,但是這麼做的代價明顯太大,必然對美國的戰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會使美國喪失成為全球老大的機會。相對而言,用兩顆原子彈造成的心理影響,讓紅軍老老實實的呆在鐵幕後面,才是最理想的選擇。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就讓上千萬軍人退役,為社會補充了大批勞動力,而這些人正是美國戰後復甦的關鍵力量。當時,美國留在歐洲大陸的地面部隊還不到20個師,而在對面的紅軍有200個師。如果沒有在廣島與長崎炸響了兩顆原子彈,恐怕第三次世界大戰就不會拖到100多年之後了。

可以說,這也正是裴承毅面臨的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國軍隊在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展示大批先進武器裝備,與對美國進行戰略打擊的目的基本一致。

問題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中,並沒有出現原子彈這種劃時代的武器。

雖然早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就有人提出了第六代核武器,也就是所謂的「反物質炸彈」的基本概念,並且預測這種強大的武器不但具備毀滅整人類的能力,還具備毀滅整個地球的能力。但是這種威力巨大的,能夠將一顆行星炸成碎片的炸彈並沒研製成功,至少沒有得到高度重視。除了反物質炸彈之外,還有很多新概念武器,比如氣象武器、地質武器、基因武器等等,可是這些武器都沒有能夠從本質上超越核武器,即除了毀滅之外,沒有其他效用。

受此影響,再多的先進武器也無法代替戰略轟炸。

為了達到最大的震撼效果,讓共和國能夠在戰後毫無懸念的成為世界霸主,並且爭取到使國家恢複元氣的時間,而不是在戰後迅速陷入下一場戰爭,不但需要對美國本土進行全面戰略打擊,還要雙管齊下,使用全部力量發起這場打擊,用最少的時間收到最為顯著的打擊效果。

這就是共和國最高統帥部批准戰略打擊行動的根本原因。

當然,這只是個開始。

實戰早已證明,戰略打擊是瓦解敵人抵抗意志,消磨敵人士氣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削弱敵人戰爭潛力的最佳選擇。早在逼近美國本土之前,共和國天軍就對美國本土的戰略目標、特別是部分關鍵目標進行了有限的戰略打擊。在這些行動中,最有名的、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針對51區的戰略轟炸。

這場轟炸,幾乎徹底瓦解了美國的戰略基礎。

眾所周知,共和國能夠迅速崛起,引領電力革命,關鍵就是掌握了常溫超導技術,而這一技術的來源是一塊神秘物質。根據未得到證實的消息,這塊神秘物質要麼屬於地球的史前文明,要麼屬於地外文明、也就是所謂的外星文明,絕對不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更重要的是,美國能夠跟上共和國的步伐,在電力革命中有所作為,掌握了常溫超導技術,與其掌握的一些非人類文明的技術有很大的關係,而這些技術均來自一架墜落的飛碟,而這架已經嚴重損毀的飛碟就儲存在被稱為51區的美軍基地裡面。

暫且不論到底是神秘物質更厲害一些,還是飛碟殘骸更好一些。

按照比較公允的說法,這次突然的轟炸行動,在很大的程度上終結了美國的超前科技研究工作,其中就包括至關重要的量子通信。

前面提到過,量子理論本身並不複雜,也沒有多少秘密可言,而量子理論在通信領域的應用早就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技術平靜只有一個,即如何獲取與保存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同態量子。

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有辦法使量子理論變成現實。

根據戰後公開的一些數據,美國在相關領域的研究並不比共和國晚,投入也不比共和國少多少。獲取同態量子的辦法是建造超大型加速器,讓微粒子在接近光速的情況下發生碰撞,由此產生質變,獲得同態量子。難的是如何捕獲與維持這些同態量子。根據共和國公布的相關資料,大約在2057年初,國家物理實驗中心的科學家就找到了解決辦法,並且通過三年多的努力,在2060年下半年將其變為現實,因此才在2062年研製出了量子通信設備與意識遙控系統。以兩國在該領域的科研來看,美國取得突破的時間不會晚於2058年底,也就是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2061年底到2062年初,美國的科學家也就能夠製造出量子通信設備。正是如此,在2059年,共和國當局批准了針對51區的轟炸行動,並且讓天軍承擔相關任務。經過大半年準備,2060年初,共和國天軍以20多架空天戰鬥機為代價,炸毀了美國的51區,使美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突然中斷。雖然在報復性打擊中,美國也炸毀了共和國國家物理實驗中心的一部分,並且導致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環形加速器停止運行一年多,但是共和國已經在相關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因此當環形加速器這2061年底重新投入使用之後,共和國立即製造出了大批量子通信設備。

可想而知,如果沒有這次轟炸行動,戰局肯定會不一樣。

嘗到甜頭之後,共和國天軍對美國本土的戰略轟炸就沒有停止過,只不過在2063年之前,規模都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從2060年開始,隨著空天戰鬥機大批量投入使用,加上在其他戰場上需要大批戰略轟炸機,特別是射程超過300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