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定居點

2062年6月初,共和國與歐洲在埃及開羅簽署了著名的《開羅協議》。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開羅協議》相比,這份針對中東問題的協議有著更加突出的針對性。當然,針對的不僅僅是猶太人,還有阿拉伯人,以及整個伊斯蘭世界,而且將對戰後格局造成重大影響。

這份協議有三個重點,一是如何安置猶太人,二是怎麼解決阿拉伯國家的糾紛,三是伊斯蘭世界的戰後地位。

當然,重點在前者,即如何安置以色列的數百萬猶太人。

解決猶太人問題的關鍵就在小安德列斯群島,準確的說,是在波多黎各。

從地理位置上看,波多黎各屬於大安德列斯群島,且位於大安德列斯群島最東面,再往東就是小安德列斯群島了。歷史上,這座面積不到10000平方千米的島嶼屬於西班牙,是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之一。19世紀末的美西戰爭之後,波多黎各與古巴一道移交給美國,後者隨即獨立,而前者則一直沒有獲得獨立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當局允許波多黎各居民自由選舉領導人,並且賦予該島居民有限的公民權,比如在美國國會只有一個沒有選舉權的代表,可以參加總統初選(即黨派內部選舉),但是不能參加大選,而且在美國國旗上也沒有代表波多黎各的星星。由此可見,從政治地位上看,波多黎各與同屬聯邦領地的北馬里亞納群島平批平坐,僅次於聯邦州,要比屬於美國海外領地的薩摩亞、關島、中途島、約翰斯頓島、維爾京群島等高半級。

更重要的是,波多黎各是一座面積較大的島嶼。

雖然孤懸海外,但是作為一座面積接近10000平方千米的島嶼,波多黎各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別的不說,在進入工業時代之前,波多黎各就養活了300多萬人,即便除去在美國工作生活的波多黎各人,這座島嶼上的資源也能養活100多萬人。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加上科學合理的發展方式,將幾百萬、甚至一千多萬猶太人安置在這座島嶼上,並且使其過上正常生活,肯定不是什麼難事。

難的就是,如何安置將近500萬波多黎各人?

可以說,安置波多黎各人的難度不在安置猶太人之下。

要知道,即便共和國是戰勝國,也只能處置戰敗國的國有資產,而無權處置戰敗國公民的私人資產。更重要的是,歐洲國家也絕對不會支持將波多黎各人趕出去,然後將猶太人遷徙到波多黎各的做法。

這個時候,美國發揮了難以想像的作用。

雖然美國當局從未承認與《開羅協議》有關,畢竟這份協議也牽涉到了數百萬美國軍人,戰爭結束之後,也沒人找到美國當局參與該協議,並且為該協議提供幫助的證據,但是很多跡象都表明,美國肯定與這份秘密協議有關,甚至出了很大的力。這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美國當局正式承認波多黎各人國家公民身份的舉措,即波多黎各人為美國而戰,就將獲得所有公民權。

可以說,這是非常關鍵,也非常微妙的一步。

獲得所有公民權之後,波多黎各人就得響應美國當局的戰爭號召。因為美國處於戰爭狀態下,所以美國聯邦政府可以根據戰時法案,徵用所有公民的私人財產,也就可以徵用獲得全部公民權的波多黎各人的私人財產。如此一來,即便美國戰敗,美國當局垮台,只要沒有解除戰時狀態,新政權就將繼承美國當局的權力,即繼續徵用公民的私人財產,並且按照戰時機制,遷徙與安頓人員。

在此情況下,強制遷徙波多黎各人就不存在法理上的問題了。

當然,在必要情況下,仍然得用比較溫和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按照《開羅協議》的規定,戰爭期間,以色列仍然是猶太人的聚居地,並且由共和國與歐洲的聯合部隊負責以色列的安全。在戰爭結束前,以色列將逐步撤除猶太人定居點,並且將佔領的巴勒斯坦地區與戈蘭高地歸還給巴勒斯坦與敘利亞(在此期間,將成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將以戰勝國的名義,擔保將願意離開的波多黎各人遷往其他地區,而歐洲將擔負起轉移安置猶太人的工作。

毫無疑問,這是兩筆非常巨大的開支。

雖然文件上只有一句話,但是落實下來卻沒那麼容易。

根據相關記錄,為了遷徙安置大約300萬波多黎各人,在戰後5年間,共和國當局為此總共開支近2萬億元,其中僅支付給波多黎各人的遷徙安置費就多達12000億元,而共和國相關管理機構的行政開支都有好幾百億。

不管怎麼說,戰後安置不是戰時強制遷徙。

雖然就像前面說到的那樣,共和國當局可以充分利用戰勝國的有利條件,通過扶持的傀儡政權,以戰時名義強制徵用波多黎各人的私人財產,並且強制轉移波多黎各人,但是處於維護戰後秩序考慮,共和國當局並沒這麼做,而是把選擇權留給了波多黎各人,由他們自行決定去留。

反過來講,共和國這麼做也沒有吃虧。

戰爭結束後,共和國當局宣布將選擇權還給波多黎各人,由波多黎各人自行決定去留的時候,一些歐洲新聞媒體就指出,共和國這麼做,實際上是一箭雙鵰,不但沒有付出多大的代價,反而從中獲益匪淺。

原因很簡單,幾乎所有選擇離開的波多黎各人都去了美國。

不管怎麼說,波多黎各人與美國有著150多年的關係,很難用一場僅僅持續了數年的戰爭來切斷這種關係。更重要的是,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要想成為新的世界霸主,而且成為得到廣泛承認的世界霸主,就得做好一件事情,即幫助世界各國度過難關,儘快結束因戰爭產生的艱難狀態。

毫無疑問,共和國必須推行一種類似於「馬歇爾計畫」的全球復興計畫。

在這個計畫中,自然少不了美國的份。

也就是說,不管共和國與美國的矛盾有多麼深刻,隨著戰爭結束都成了過眼雲煙。在美國已經戰敗的情況下,共和國肯定要幫助美國度過難關,也就需要向美國投入巨額的戰後重建經費。

問題是,有多少共和國公民支持這麼做呢?

要知道,即便是更加開放的美國人,也不見得會幫助剛剛拼得死去活來的敵人進行戰後重建。就拿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說,大戰結束之後,如果不是蘇聯對西方世界構成的巨大威脅,美國肯定不會急著幫助德國恢複元氣,更沒有理由重新武裝德國。這一點,在日本身上就體現得非常明確。日本能夠在戰後迅速復興,僅僅用了30多年就成為發達國家,而且是全球第二的經濟大國,關鍵不是馬歇爾計畫(馬歇爾計畫的主要對象是德國、法國、英國等眾多歐洲國家,日本獲得的好處非常有限),而是20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爭,以及10多年後的越南戰爭。在這兩場戰爭中,美國龐大的物資需求成為日本經濟復興的強大動力,也是日本產業升級的主要動因。

可以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沒有多少美國人支持美國政府幫助日本重建。

這種情況,在共和國也存在。

雖然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直接起因與美國無關,但是美國是主要推動者,而且美國也是共和國的主要敵人。幾乎所有共和國公民都認為,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俄羅斯絕對不會成為共和國的敵人,更沒有膽量挑戰共和國,第三次世界大戰也就不會爆發,至少不會在2057年爆發。

更重要的是,共和國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在此情況下,要共和國公民節衣縮食,幫助不久前還是敵人的美國進行重建,恐怕就算裴承毅有著崇高的威望,也沒有辦法說服共和國公民吧。

受此影響,必須用一個折中的辦法幫助美國進行戰後重建。

為波多黎各人支付巨額遷徙補償金,就是共和國當局找到的折中辦法。

不管怎麼說,絕大部分共和國公民並不清楚波多黎各與美國的關係,甚至沒有幾個共和國公民能將「波多黎各」與一座島嶼聯繫起來,而不是把它當成某種快餐、或者是某種西方奢侈品。

共和國支付給波多黎各人的12000億安置費用,在美國的戰後重建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因為這些錢是通過消費、建設等方式直接流入市場的,所以對經濟發展產生的拉動效應相當於50000億元的政府直接投資。如果算上航運、物流、資源開採、人員流動等等因素帶來的影響,則相當於80000億元的政府直接投資。戰後,一些西方機構甚至認為,共和國通過「波多黎各大遷徙」注入的資金相當於10萬億政府直接投資。更重要的是,這些投資並不是沒有回報。

美國經濟迅速復甦,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幫助共和國、以及以共和國為核心的集約集團走出了困境。

原因很簡單,美國復甦所需要的資源與投資主要來自共和國與集約集團。

隨著美國市場復甦,得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