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擊即潰

2062年2月27日夜間,已經持續了7天的空中戰鬥進入高潮。

彷彿連老天爺都不想破壞晚上的好戲,在這個月圓之夜,維德角群島萬里無雲,明亮的月光能夠最大限度的增大飛行員的視野範圍。事實上,在各種先進設備的幫助下,氣象條件對空戰的影響微乎其微,除非遇到雷暴、超強風暴等極端惡劣天氣,不然基本上不用考慮氣象因素。

從規模上講的話,從這個晚上22點30分到2月28日凌晨3點30分,持續了整整5個小時的空戰,不管是從投入、損失、持續時間來看,很有可能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戰。

在這5個小時內,交戰雙方先後投入了4000餘架作戰飛機!

這是個什麼概念?相當於在這塊面積不到200萬平方千米的戰場上,平均每500平方千米就有1架作戰飛機,而這就相當於作戰飛機的間隔距離只有20多千米。

如果高密度的投入,與空戰戰術的變化有很大關係。

不管是共和國海軍的J-22,還是美軍的制空戰鬥機,基本上都放棄了視距外空戰,全部以格鬥為主要制勝手段。即便主要空戰武器已經不是格鬥導彈與機關炮,而是激光炮、粒子束炮、電磁機關炮等能量武器,格鬥空戰的交戰距離也在視覺範圍之內,最多不超過光電感測器的探測範圍。一般情況下,格鬥空戰的交戰距離在20千米以內,而大部分戰鬥集中在10千米以內,很多時候甚至在5千米以內決勝負。

因為在格鬥空戰中,單打獨鬥的勝算微乎其微,所以絕大部分時候需要由幾架戰鬥機配合作戰,而較為理想的戰術是2架僚機掩護1架長機,以增強編隊的生存能力,並且以輪換充當長機的方式來延長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受此影響,格鬥空戰的兵力密度非常大,某些時候,為了取得絕對制空權,在方圓數十千米的空域內就能投入上百架戰鬥機,而且持續投入新的戰鬥機補充作戰損失。

除了空戰戰術本身,對空戰影響最大的還有驚人的戰爭生產力。

與一百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相比,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本質並沒太大變化,奪取戰場制高點仍然是制勝的關鍵,而戰爭本身就圍繞著這一關鍵展開。最大的不同,就體現在戰爭生產力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爆發出了驚人的戰爭潛力。到參戰的第三年,也就是1943年的時候,美國的戰爭生產能力就佔到了同盟國集團的一半以上,生產出了5萬架飛機、1萬輛坦克與數千萬噸的艦船。與一百多年後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相比,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爆發出的戰爭潛力就算不了什麼了。

前面提到過,共和國在2060年就達到了戰前制訂的軍事生產標準,美國也在1年之後達到了戰前制訂的標準。也就是說,到2062年的時候,共和國與美國都不缺乏潛力,更不缺少武器裝備。因為在2060年下半年到2061年底之間,特別是在2061年全年,雙方均沒有發起大規模的戰略行動,所以到2062年初,雙方不是缺乏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而是擁有用不完的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

根據戰後公布的數據,到2062年初,共和國「富餘」的戰鬥機就多達18000架,其中僅J-22就有5000架之多。因為戰爭還遠沒到結束的時候,共和國當局也沒有大規模調整軍事生產計畫,所以富餘軍事物資不會逐漸減少,還會繼續增多。與軍事物資大規模富餘相對應的則是武裝人員嚴重超標。以戰鬥機飛行員為例,到2062年初,共和國海軍的現役戰鬥機飛行員的數量就是現役戰鬥機數量的140%,即飛行員比戰鬥機多。

與共和國的情況類似,美國也有大量富餘軍事物資,以及大批軍事人員。

這些,為雙方提供了打一場大規模消耗戰的堅實基礎。

27日夜間的空戰,正是這種大量聚集的戰爭力量集中爆發的直接體現。

據一些參加了這場空戰的飛行員回憶,這不是一場有目的的空戰,而是一場為了空戰而空戰的空戰。從一開始,雙方就把力量集中在奪取制空權,而不是主動出擊,彷彿只有通過空戰取得的制空權才是制空權,而通過打擊對方的海上基地、航空艦隊、地面機場獲得的制空權就不是制空權。

極端戰術,帶來的自然是極端後果。

在這場僅僅持續了5個小時的空中戰鬥中,雙方總共損失了3000餘架作戰飛機,佔到了參戰飛機的75%。因為支援性作戰飛機的損失低得多,所以雙方投入的制空戰鬥機的損失比例都在80%以上。

可以說,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場空戰。

用一些老兵的話來說,能夠活下來,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當然,這絕對不是一場為了空戰而空戰的空戰。

大規模的空戰,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讓雙方的大容量戰術通信系統與戰場數據交換系統被潮水般的空戰信息堵塞,從而使交戰雙方都難以照顧到更重要的作戰方向,即海面上的戰鬥。

因為雙方都有非常先進的戰術通信系統與戰場數據交換系統,而且都針對嚴重的電磁干擾與普遍使用的強制電磁干擾進行了針對性設計,很難通過干擾使其癱瘓,所以打擊對方信息系統的唯一辦法就是用足夠多的戰術信息來壓垮整個系統,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打一場規模足夠大的空戰。

可以說,這從一個側面反應出了戰術通信系統的弊端。

在新的戰術指揮體系下,即利用先進的通信系統,高級將領可以越過數個中間指揮環節,直接向前線官兵下達作戰命令,而在前線作戰的官兵也能通過先進的通信系統,將戰場信息直接反應給後方的決策者。這種「扁平」的指揮體系有好處,也有壞處,而最大的壞處就是需要足夠大的數據交換能力,才能建立起足夠多的通信頻道,也才能將所有前線部隊的掌握的信息反應給更高級別的指揮人員。

從理論上講,只要通信頻道足夠寬,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問題是,在動輒投入數萬、數十萬官兵的大規模戰爭中,再先進的通信系統也無法滿足實戰要求。

更重要的是,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會出現所有終端向上反饋信息的情況,而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只需要將少數終端的信息反饋給上層決策者。也就是說,即便按照最高標準來搭建通信系統,通常情況下的利用效率低得讓人無法接受,而搭建高標準的通信系統需要耗費巨額資金。在那些掌管預算的國防部官員與軍事委員會的成員眼裡,花費巨額資金搭建在平時根本用不上的強大通信系統,簡直就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因為在前幾年的戰爭中,很少出現戰術通信系統受頻道不夠寬限制,最終影響到作戰行動,甚至導致作戰行動徹底失敗的事情,所以在戰爭期間,這一問題也沒有引起雙方高度重視。

事實上,即便到2062年初,共和國與美國的戰術通信系統都有問題。

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標準,戰術通信系統最多只能支持10%的前線作戰部隊同時向後方反饋作戰信息。如果超過這個額度,就只能通過採用分時段技術、跳頻技術等等方式,以降低平均信息交換能力為代價來增加同時連入的終端數量。理論上講,在將平均信息交換速度降低到正常情況十分之一的時候,就能讓全部終端向後方發送信息。因為分時段技術、跳頻技術等方式會降低通信系統的信息交換效率,所以在全部終端與後方交換數據時,信息交換能力僅為正常情況的5%。

在此情況下,只能保證最基本的通信聯絡。

相對而言,美國海軍的情況要稍微好一點,卻好不到哪裡去。

設想一下,當戰場上的數千架作戰飛機,還有相當於作戰飛機十倍的後方支援力量都需要聯入戰場數據交換系統,與友軍或者後方交換戰術信息的時候,雙方的通信系統肯定會出問題。

壓垮對方的通信系統,只是為海戰創造有利條件。

顯然,在雙方的空中力量投入都趨於飽和的情況下,海戰對共和國海軍更為有利,因為共和國海軍擁有更多、更強大的主力艦隊。

得益於高達70節的航行速度(美國海軍的「長島」級主力艦採用了輸出功率更大的動力系統與推進系統,最高航行速度由「長灘」級的65節提高到了70節),在沒有任何秘密可言的情況下,雙方主力艦隊齊頭對進,平均每小時將間隔距離縮短大約240千米,只需要大約4個小時就能進入1500千米的交戰範圍。

相對而言,這場海戰確實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雖然雙方都竭盡全力給對方的通信系統製造壓力與負擔,但是在雙方都格外重視海戰的情況下,掌握對方主力艦隊的具體行蹤也沒有多大挑戰。更重要的是,共和國海軍只有兩支主力艦隊,而佔有數量優勢的美國海軍卻沒有性能上的優勢,三支主力艦隊的戰鬥力還不如共和國海軍的兩支主力艦隊,所以雙方都沒有分兵行動的打算,從一開始就把主力集中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