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一十章 添油加醋

從純軍事角度出發,在兵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防禦方應該主動收縮防線,縮小防禦區域,增強防線上的兵力密度,並且造成進攻方戰線加長、兵力密度降低。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防禦方就能在局部戰線上獲得兵力優勢,並且將優勢轉化為勝利,然後積少成多的扭轉戰場態勢。

戰略層面上,這一軍事理論就是用空間換時間。

可以說,這是大戰期間,美國的主要戰略,甚至可以說是美國的唯一戰略。

當然,總體戰略上的被動,並不等於在所有戰線上、以及所有時間點上都被動。換句話說,如果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理論不能帶來勝利,反而使美國變得更加被動的話,美國當局也不會採用這一戰略理論。

太平洋戰場這,這一理論的有效一面就體現得非常清楚了。

雖然到2062年初,共和國海軍在兵力總量上擁有絕對優勢,而且這一優勢還會隨著時間擴大。當時,雙方主力艦隊是9比4、航空艦隊是2比4、兩棲艦隊是12比2、海上基地是32比8、運輸船隊是112比42、潛艇是648比482、作戰飛機是86000比42000,就連陸戰旅也高達144比58。也就是說,如果考慮到艦船、飛機與陸戰隊的單位戰鬥力,美國海軍的實際作戰能力僅有共和國海軍的3成左右。問題是,如果將這個數據當成分子,將雙方控制的海域面積當成分母的話,佔優勢的就不是共和國海軍,而是美國海軍了,因為當時共和國海軍控制的海域面積相當於美國海軍的12倍。也就是說,在單位面積內,共和國海軍的兵力只有美國海軍的四分之一。雖然這種對比的現實意義並不大,畢竟共和國海軍不會把作戰艦隊放在後方,而會把兵力集中在前沿戰線上,但是這個數據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即在海洋戰場上,共和國海軍的優勢並不像兵力數據那麼明顯,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某些至關重要的方面,共和國海軍還不如美國海軍。

當時,制約共和國海軍的主要因素不是作戰艦隊不夠,而是支持作戰艦隊的力量不夠。

這就是主動退縮,造成對方戰線拉長所帶來的直接結果。

暫且不說進軍大西洋,就拿太平洋上的戰鬥來說。大戰初期,共和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活動,就算從上海到關島,航線長度也不過3000多千米,從那霸到關島更是不到3000千米。隨著共和國海軍一路高歌猛進,這條戰爭航線的長度也由3000千米一路增加到接近20000千米。也就是說,向前線運送相同的物資,需要花7倍的力氣。或者說,需要更多的後勤保障力量才能為作戰部隊提供足夠的保證。與之相對的,則是美軍通過主動收縮防線獲得了更大的兵力密度,也就獲得了更大的防禦強度,使得共和國軍隊進攻難度成倍增長,因此對兵力需求也就成倍增長。受此影響,支持陸戰隊在中美洲地區登陸所要提供的保障力量將是登陸關島的30倍。由此帶來的影響,不但不能忽略不計,還足以使共和國當局在制訂戰略計畫的時候格外小心。

可以說,正是如此,海軍才調整了建造計畫。

根據戰後公布的資料,早在2060年初,也就是共和國海軍還沒有進軍西南太平洋的時候,最高統帥部就利用超級計算機對進軍美洲大陸的作戰行動進行了一次概略分析,而分析要點就是評估兵力投入。即便將登陸地點選擇在兵力密度較地的中美洲地區(這意味著不能直接進軍美國本土,必須在控制中美洲地區之後進軍加勒比海,再從加勒比海北上進軍大安德列斯群島,比如古巴,然後再攻打美國本土),所需兵力也是攻打馬里亞納群島的10倍以上。照此推算,保障船隊的規模將是攻打馬里亞納群島的數百倍。毫無疑問,這個分析結果非常不現實。要知道,為了攻打馬里亞納群島,共和國海軍動員了200艘大型船隻,即便將這個數量擴大100倍,也遠遠超過了共和國國力(大戰期間,共和國建造了大約20億噸商船,按照平均每艘20萬噸計算,也就1萬艘商船左右,而到大戰結束的時候還在海上航行的還不到這個數子的一半)。

萬幸的是,這種概略分析有很大的偏差。

到2061年中期,即共和國當局做出了進軍美洲大陸的決定之後,總參謀部在擬定戰略計畫的時候將後勤保障放在了首位,並且首先確定需要的保障力量。根據戰後公布的相關統計數據,當時總計計畫投入各類民用與准軍用船隻4500餘艘,除掉為艦隊服務的,為陸戰隊服務的船隻不會低於4000艘,而這些船隻足夠組成80支由50艘商船組成的船隊,保證每個月向前線運送1.5億噸各類作戰物資,滿足150個陸戰旅、10支戰術航空隊、15支戰略航空隊(即天軍的戰略航空隊)、5支作戰艦隊(4支主力艦隊與1支航空艦隊)、20座海上基地(至少4座第五代海上基地)的作戰消耗,如果算上就地獲取的物資、以及附近盟國提供的物資,還能投入大約30個陸軍的戰鬥單位。

毋庸置疑,共和國爆發出來的戰爭潛力非常驚人。

問題是,這仍然達不到擊敗美國的最低要求,哪怕算上30個戰鬥單位,即投入250萬地面部隊,也只有擊敗美國所需最低地面部隊的三分之一。

可以說,正是如此,共和國當局才會決定首先進軍大西洋,而不是首先登陸美洲。

原因很簡單,進軍大西洋的目的是控制加勒比海地區,切斷美國的海上生命航線,削弱美國的戰爭實力。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夠控制加勒比海,就能以古巴為基地,對美國本土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從而最大限度的削弱美軍的戰鬥力,降低地面戰爭的強度,從而用更少的地面部隊擊敗美國,取得最後的勝利。按照天軍的估計,只需要持續2年的高強度戰略轟炸就能把美國的戰爭實力削弱六以上,將美軍的戰鬥力降到最低限度,到時候只需要動用250萬到350萬的地面部隊就能擊敗美國。因為在這2年間,共和國還能生產更多的船隻與軍事物資,加上提前囤積與盟國支持,所以到時候支持350萬地面部隊的難度不是很大。也就是說,在共和國海軍打到加勒比海之前,共和國海軍陸戰隊不會登陸美洲大陸,而且關鍵不是中美洲地區的作戰行動,而是能否儘快到達古巴。

問題是,這並不等於可以撤走太平洋上的所有艦隊與部隊。

事實上,實際情況正好截然相反。

為了掩飾這個戰略意圖,共和國當局不但沒有允許海軍從太平洋抽調兵力,反而一再增強太平洋上的兵力,甚至在2061年底批准了進軍瓦胡島的作戰計畫,希望藉此讓美國當局做出錯誤的戰略判斷。雖然從理論上講,在共和國海軍進軍大西洋之後,以古巴為基地對美國進行戰略轟炸與戰略封鎖的意圖就已經明朗化了,美國當局不可能看不出來,但是美國當局肯定不會忽視來自太平洋上的威脅,而且以攻佔中美洲地區,控制巴拿馬運河為目的的話,共和國只需要出動50萬地面部隊,甚至再減少一點也有很大的勝算。也就是說,共和國有很大的把握打下中美洲地區,只是很難從中美洲地區北上進軍美國本土。受此影響,共和國當局很有可能採取雙管齊下的戰略,即不確定主攻方向,而是在兩個方向上同時展開行動,再由美軍的反應來決定以哪個方向為主。

正是如此,當時共和國海軍六成以上的兵力都在太平洋上。

更重要的是,在這六成兵力中,佔主要的是最重要的支援力量,而不是作戰力量。

當時,共和國海軍的11支作戰艦隊中,除了派往大西洋的3支之外,在太平洋上執行作戰任務的只有4支,而且其中1支在馬里亞納群島以西海域進行強化訓練,頂在前線的作戰艦隊也只有3支,另外4支作戰艦隊中,有2支在後方輪番休整(主要是為戰艦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另外2支在阿拉伯海與紅海,支援中東戰場上的作戰行動。也就是說,當時共和國海軍沒有可以增派的作戰艦隊。事實上,派往大西洋的3支作戰艦隊中的2支就是從太平洋戰場上抽調的,而另外一支也是從中東方向上抽調的。

與作戰艦隊相比,支援艦隊的問題更加突出。

在進軍大西洋之前,不管是在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還是在印度洋上的作戰行動,共和國海軍採用的都是同一套補給標準,即一支作戰艦隊配備2到3支補給艦隊(具體多少由作戰強度決定)。這一保障標準的理論基礎就是,戰線長度在10000千米的情況下,共和國海軍能夠利用現有的力量建立起比較有效的前線保障體制,充分利用各種因素,確保前線作戰部隊能夠獲得足夠的作戰物資。在印度洋上,艦隊可以就近從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與蘇丹等國獲得普通物資,重要軍事物資可以空運,只有那些無法在境外獲得、數量多得難以空運與陸運的物資才需要海運,補給艦隊的壓力相對較小。太平洋上,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艦隊則可以依託密集的島嶼,以及靠前部署的海上基地獲得同樣的保障,補給艦隊的壓力也不是很大。

問題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