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零五章 西非戰火

自從人類進入農耕時代,非洲就成了邊緣地帶;特別是在工業革命之後,隨著世界中心轉移到大西洋兩岸,非洲更成了世界的角落;即便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前,非洲的地位也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大戰期間,這片原本荒涼的大陸卻成了兩個超級大國爭奪的焦點。

從事後的角度來看,非洲戰場的重要性絲毫不在太平洋戰場之下。問題是,在大戰的前兩年,交戰雙方都沒有足夠的認識,或者說沒有足夠的能力在非洲大陸開闢一條新的主要戰線。

在2060年之前,非洲戰場實際上是幾個次要戰場的總稱。

大戰爆發後不久,蘇丹就以集約集團成員國的身份參戰,並且聯合同為集團成員國的肯亞,以東部非洲聯盟組織的名義協助衣索比亞出兵攻打厄利垂亞,從此引發了被稱為「非洲之角戰爭」的東非戰爭。如果從傷亡與損失來看,這場發生在非洲屋脊、世界上最貧困地區的戰爭,絕對算得上是最為殘酷的戰爭。在交戰的1年多內,參戰的6個國家(蘇丹、肯亞、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厄利垂亞與吉布地)總共死亡750萬人,而這6個國家的人口總數還不到2億,也就是說,這6個國家平均每26個人中就有1個戰死,而大戰期間其他參戰國的死亡率還不到百分之一。除了巨大的死亡率之外,殘酷的戰爭手段也讓這場戰爭備受指責。根據戰後調查,在死亡的750萬人中,僅有50萬軍人,其餘700萬均是無辜平民,而絕大部分無辜平民是在交戰雙方奉行的民族滅絕政策中被砍掉頭顱,部分甚至被殘忍肢解。正是如此,有人將東非戰爭稱為「砍刀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場極端殘忍的野蠻戰爭。

與東非戰爭同時打響的,還有「西非戰爭」,即奈及利亞與喀麥隆的戰爭。

雖然都是西非國家,但是奈及利亞與喀麥隆並不友好。早在20世紀90年代,這兩個幾內亞灣沿岸國家就因為近海石油開採發生過軍事衝突。進入21世紀,喀麥隆在美國的暗中支持下,拉攏該地區的其他幾個國家,即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聖多美與普林西比等國成立了「西部非洲聯盟」,共同對付奈及利亞。相應的,奈及利亞也不甘示弱的與共和國合作,拉攏剛果民主共和國來對抗西非聯盟。

20年代末,隨著在奈及利亞與喀麥隆交界的曼達拉山地區發現了非洲大陸上最大的稀有金屬礦藏,這兩個國家之間的矛盾變得更加尖銳,而超級大國在西非地區衝突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客觀的講,這座幾乎被曼達拉山蓋住的稀有金屬礦藏足以給1億5000萬奈及利亞人、與6500萬喀麥隆人帶來難以估量的物質財富,讓2億多人過上富足生活。根據保守估計,這座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稀有金屬礦藏能夠以每年2500萬噸的速度開採200年,如果以2030年的國際稀有金屬礦交易價格計算,這個產量能讓2億1500萬奈及利亞人與喀麥隆人每年獲得5000美元或者2萬元人民幣的純收入。可以說,只要能夠合理解決礦藏的分配問題,奈及利亞與喀麥隆都能迅速進入富裕國家行列,甚至連緊鄰礦區的查德也能從中獲益。

關鍵就在分配上。

按照喀麥隆的說法,兩國邊界以曼達拉山脊線為準,所以應該平均分配開採權,即以限額的方式分配開採量,兩國各佔一半。奈及利亞的態度則截然相反,即曼達拉山的大部分都在奈及利亞境內,應該按照山體的分布情況來確認開採權,所以奈及利亞應該獲得大約九成的開採份額。很明顯,雙方的分歧非常嚴重,即便西非聯盟與非洲聯盟先後出面調解,也未能形成一份讓兩國都能接受的協議。

2031年初,在調解無果的情況下,奈及利亞出兵攻入喀麥隆,第一次西非戰爭爆發。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非常殘忍的戰爭,甚至被很多人認為是非洲歷史上最殘忍的戰爭。

戰爭初期,奈及利亞憑藉更加龐大的軍隊,佔據了主動地位,一露將戰線推進到拉格多水庫附近,即佔領了喀麥隆最北面的極北省全部,以及大半個北部省。但是奈及利亞軍隊的戰鬥力遠不如喀麥隆軍隊,加上出境作戰,在取得有限勝利之後,奈及利亞當局主動放棄了進攻。結果可想而知,隨著美國的軍事援助在2031年下半年陸續到達,戰局很快發生逆轉,喀麥隆軍隊在美國軍事顧問的幫助下(有證據表明,美國的特種部隊參與了喀麥隆軍隊的反擊行動,並且深入奈及利亞,狙殺了奈及利亞的博亞拉陸軍上將),不但迅速收復了失地,還將戰線推進到了奈及利亞境內,並且在2032年3月底控制了整個曼達拉山。受戰敗影響,奈及利亞政局發生劇烈動蕩,溫和派總統在2032年4月底遭到彈劾,得到軍隊全力支持的強硬派總統盧西尼上台,並且在就任的第三天就飛往北京,向共和國求援。得到共和國的全力援助之後,奈及利亞軍隊在該年下半年發起反擊,最終在年底將戰線推進到喀麥隆境內,並且控制了整個曼達拉山。按照共和國軍事顧問的要求(事實上,共和國也派遣特種部隊參與了作戰行動,並且在奈及利亞軍隊的反擊行動中,成功狙殺了美國軍事顧問團的首席顧問羅納德上校),奈及利亞軍隊沒有繼續南下,而是在攻佔了加魯阿(喀麥隆北部省首府)之後沿貝魯埃河部署防線。受此影響,第一次西非戰爭在2033年初進入僵持階段,也是這場戰爭最殘酷的階段。

戰線穩定下來之後,奈及利亞投入了數十萬大軍,以清剿貝魯埃河以北地區的喀麥隆軍隊為名,進行了極端殘忍的種族大屠殺。根據聯合國在2035年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僅在2033年一年間,死於種族大屠殺的喀麥隆人就多達250萬。雖然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被奈及利亞軍隊殺害的,但是這些人的死都與奈及利亞有關。更殘酷的是,奈及利亞當局為了長期控制佔領區,達到吞併佔領區的目的,在實施種族滅絕政策的同時,還強迫近300萬本國民眾移民,並且因此導致了數以百萬計的奈及利亞人被迫背井離鄉。

所謂物極必反,奈及利亞當局的強硬做法,很快就使其走到盡頭。

2034年底,奈及利亞強硬派政府在大選中敗北,溫和派再次上台掌權。問題是,溫和派政權大力推行的民族和解政策卻不合軍方胃口,畢竟在開發稀有金屬礦藏的問題上,真正的獲益者是那些掌握著軍權的高級將領,以及這些將領所在的大部族與大家族,任何對其利益構成威脅的舉動,都在其打擊範圍之內。

受此影響,奈及利亞溫和派政權上台後的前景非常黯淡。

與此同時,在第一次西非戰爭中戰敗的喀麥隆並未放棄收復失地與復仇的想法,並且一直在為此做準備。

2035年3月底,在美國的全力支持下,喀麥隆軍隊從阿達馬瓦山北面越過邊境線,攻入奈及利亞境內,第二次西非戰爭爆發。

與第一次西非戰爭相比,第二次西非戰爭要「正規」得多。

從一開始,喀麥隆軍隊就得到了美國軍事顧問的大力指點,甚至可以說,整個作戰行動多是由美國軍人在指揮。受此影響,喀麥隆軍隊的戰爭目的非常明確,即不以收復失地為主要目的,而要通過這場戰爭完全控制曼達拉山,並且為長期控制該地區奠定基礎。更重要的是,喀麥隆投入的軍事力量中,除了120萬地面部隊之外,還有當時西非地區最為強大的空軍,以及一支規模不算太小的海軍。戰爭爆發後不久,喀麥隆海軍就封鎖了奈及利亞的海岸線,並且派遣突擊部隊控制了奈及利亞近海地區的所有石油開採平台,還先後炮擊了奈及利亞的主要港口城市。為了支持喀麥隆的軍事行動,美國海軍不但向幾內亞灣派遣了一支航母戰鬥群,還向周邊國家施壓。

很明顯,這不是喀麥隆的戰爭,而是美國的戰爭。

從美軍的部署就看得出來,美國的意圖就是佔領與控制曼達拉山,獲得這座足以讓美國享用200年的稀有金屬礦藏。問題是,喀麥隆的綜合國力遠遠比不上奈及利亞,即便得到了美國的援助,也很難單獨打贏第二次西非戰爭。受此影響,在2035年6月底之前,包括赤道幾內亞、剛果在內的好幾個西非國家先後捲入這場戰爭。

問題是,在這個時候,共和國沒有辦法為奈及利亞提供多大的援助。

眾所周知,共和國在2035年的首要任務是打贏印度戰爭。從某種意義上講,奈及利亞的稀有金屬礦藏對共和國的價值並不大,因為共和國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屬礦藏儲備國,還控制了鄰近的寮國(川壙礦是世界上第二大稀有金屬礦藏)、以及東非的蘇丹(蘇丹擁有非洲各國第二多的稀有金屬礦藏),還可以從其他地區獲取稀有金屬礦藏,所以有沒有奈及利亞的稀有金屬礦藏對共和國的影響都不是很大。重要的是,稀有金屬礦藏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共和國不需要,不等於可以拱手讓給競爭對手。正是如此,當時的共和國元首王元慶才會採納裴承毅的戰略建議,將印度戰爭的時間由1年縮短到半年。同樣的,裴承毅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