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零四章 戰略轉折點

共和國在中東戰場上的不作為,並不等於在其他戰場上沒有進展。

在2060年與2061年,除了太平洋戰場與中東戰場之外,印度洋戰場與非洲戰場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次主要」戰場,而且也是戰爭雙方爭奪最為激烈,戰鬥打得最為殘酷的戰場。更重要的是,印度洋戰場與非洲戰場相互關聯,具有很大的互動性,使得局勢格外複雜。萬幸的是,在這兩個戰場上,佔主導地位的都是以共和國為首的集約集團,以美國為首的西約集團基本上在疲於奔命。

從重要性講,印度洋戰場肯定派在非洲戰場的前面。

根據共和國當局的統計,戰爭前兩年(指的是美國參戰後的前兩年,即從2058年初到2060年初)在印度洋上被西約集團潛艇擊沉的商船與運輸船(大部分運輸船實際上就是海軍的快速運輸艦)高達3184艘、總量超過1億5000萬載重噸,因此損失的物資高達1億2000萬噸,犧牲船員12000餘名。這還沒有算上損失的護航戰艦,以及在印度洋上執行作戰任務的戰艦。如果按照噸位計算的話,在印度洋上被擊沉的艦船佔到了共和國在戰爭前兩年內損失總量的75%。

由此可見,對共和國來說,確保印度洋航線的安全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事實上,早在2059年,共和國海軍就將印度洋當成了「潛艇戰重災區」,將當年建成服役的護航戰艦的大部分都派往印度洋,組建10多支護航艦隊,為北印度洋各條航線上的船隊提供直接保護;並且在北印度洋上建立了多處反潛支援中心,用數百架反潛巡邏機與海上巡邏機來加強各條航線上的反潛力度;還在印度洋上部署了30多艘大型攻擊潛艇,組成了專業的「獵潛潛艇艦隊」。問題是,在兵力相對有限,需要保護的範圍又過於廣闊的情況下,共和國海軍的這些舉措並未收到明顯的實際效果。

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也在2059年加強了潛艇投入,比如在澳大利亞西部的卡那封成立了第九潛艇戰隊(為了使這裡成為潛艇活動中心,美國還在參戰後,投入巨資挖通了從沙克灣到麥克勞德湖的地下水道,讓潛艇能夠進入麥克勞德湖躲避共和國的遠程巡邏機與戰略轟炸機),將部署在印度洋的潛艇數量陸續增加到100艘以上(到2059年年底,在印度洋上活動的美軍潛艇超過200艘),並且組建了數支「狼群艦隊」(即由大型攻擊潛艇率領數艘小型攻擊潛艇的破交艦隊),專門圍剿北印度洋上的共和國船隊。

總而言之,在共和國海軍加強了投入的情況下,印度洋戰場上的局面並未出現太大的改觀,反而因為美國海軍持續投入大批小型攻擊潛艇,使得船隻損失率直線飆升。根據共和國當局的統計,按照載重噸計算的話,2059年損失的船隻是2058年的4倍,即便按照損失率(即損失的船隻數量佔在航船隻數量的比例)計算,2059年也是2058年的2倍多。由此可見,共和國海軍的投入沒有收到效果。

換個角度看,主要原因也不在海軍身上。

要知道,2059年算得上是太平洋戰爭最關鍵的一年。雖然在整個下半年間,共和國海軍都在馬里亞納群島南部打醬油,沒有發起有規模的戰略進攻,但是從整個戰局看,正是因為共和國海軍在馬里亞納群島方向上的行動牽制了美國海軍,才為進軍西南太平洋,也就是發起第二輪戰略進攻打下了基礎。在這個大背景下,就算共和國海軍知道北印度洋航線非常重要,也不大可能向印度洋增派反潛力量。更重要的是,整個2059年,共和國海軍都得優先保證主力艦、特別是「漢」級主力艦的建造工作,確保在2060年獲得絕對兵力優勢,為進軍夏威夷群島提供物質基礎,也就沒有辦法建造更多的護航戰艦,甚至因此影響到了潛艇的建造工作。

不管怎麼說,這一情況在2060年出現了轉變。

準確的說,在2059年下半年的時候,轉機就出現了。

正是因為在太平洋戰場上,雙方在馬里亞納群島爭奪戰中僵持不下,持續數個月的海上消耗戰嚴重削弱了美國海軍的戰鬥力。更重要的是,受此影響,美國海軍加強了第三潛艇戰隊(總部設在澳大利亞東部的布里斯班,主要負責西南太平洋方向上的破交與反潛作戰行動)與第五潛艇戰隊(總部設在珍珠港,大部分潛艇以中途島為基地,主要負責西太平洋方向上的破交與反潛作戰行動),在西太平洋上投入了更多的潛艇,用來絞殺從那霸到塞班的海上航線,阻止共和國陸戰隊向前線增兵,同時迫使共和國海軍將更多的小型戰艦用在後方護航上,而不是用在前線與美軍拼消耗。如此一來,第九潛艇戰隊遭到削弱(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到2059年底的時候,雖然第九潛艇戰隊的潛艇總量增加到了200艘以上,但是其中的大型攻擊潛艇僅有9艘,比2059年初減少了六成。因為小型攻擊潛艇只具有對付水面艦船的能力,所以單獨執行破交任務的時候,很容易遭到對方潛艇的攻擊),美國海軍在印度洋戰場上的破交力度自然降低了不少。

當然,主要因素還是在共和國海軍身上。

經過2058年的「慘淡經營」之後,共和國海軍在2059年初成立了「印度洋反潛護航作戰司令部」。這個獨立於戰區司令部,由海軍司令部直接指揮的機構的任務只有一個,即如何提高印度洋上的反潛作戰效率,切實保護航線上的數千艘商船(當時在印度洋航線上的商船多達5000餘艘,其中七成是共和國的船隻,另外三成中大部分也是集約集團成員國的船隻)。該司令部成立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前面一年的反潛作戰進行總結,找出問題所在,並且找出更有效的反潛戰術。經過半年的努力,數百名潛艇戰專家,即司令部的參謀總結出了幾條非常寶貴的經驗,並且由此誕生了幾種行之有效的反潛戰術,比如採用分段護航的方式來提高護航戰艦的作戰效率,在潛艇伏擊高發海域設置固定的反潛巡邏區來遏制敵潛艇的襲擊行動,與天軍配合打擊敵潛艇基地來降低敵潛艇的作戰效率,在敵潛艇的往返航線上部署專門執行反潛任務的潛艇艦隊來偷襲敵潛艇等等。這些戰術在2059年下半年陸續用在了實戰上,並且受到了較為顯著的效果。

從某種意義上講,2059年下半年的戰況與美國海軍的巨大投入有最大關係。

拿美軍潛艇的作戰交換比來看,就能發現關鍵所在。2058年,美軍潛艇在破交作戰中的交換比為36、即平均擊沉36艘艦船損失1艘潛艇,而到了2059年上半年,這一比例仍然保持在32左右,到了2059年下半年則迅速降低到了21。如果看噸位交換比,即損失的潛艇與擊沉的艦船的噸位之比,美軍潛艇在2058年為128,在2059年上半年為142(因為共和國批量建造的大型運輸船在2059年初批量服役,運輸船的平均噸位提高了不少,所以這個數字反而有所提高),到2059年下半年就只有84了。由此可見,如果沒有巨大的兵力投入,美國海軍根本不可能在2059年取得擊沉2000多艘商船的戰績,更不可能將共和國海軍逼到不得不增強反潛兵力投入的地步。

得益於前期的準備工作,特別是總結出來的各種反潛戰術,到2060年的時候,也就是共和國的戰爭潛能全部發揮出來,反潛護航戰艦與潛艇的建造速度達到了「流水線」級別的時候,美國潛艇在印度洋上的快活日子基本上到頭了。

僅在2060年第一季度,共和國海軍向印度洋增派的反潛護航戰艦就超過了2059年全年,高達240艘。在這些戰艦中,除了按照戰時標準建造的反潛護衛艦之外,還有60艘大型反潛驅逐艦。

增派大型反潛驅逐艦,就是印度洋反潛護航作戰司令部提出的建議。

與小型攻擊潛艇一樣,根據戰時情況建造的反潛護衛艦存在非常明顯的性能缺陷,比如任務能力單一,只具備有限的制海與防空能力,如果遭遇敵艦與敵機,自保都是個非常大的問題。某些情況下,就算遇到的是敵人的大型攻擊潛艇,也需要出動好幾艘護衛艦才能將其驅離船隊。在活動範圍相對有限,而且比較固定的伴隨式護航,即執行伴隨船隊活動的護航任務的時候,反潛護衛艦的這些缺陷還不是很突出,特別是在對付敵人的小型攻擊潛艇的時候,大部分時候都能佔據上風,但是在執行擴大性護航任務,比如到特定海域圍剿敵人的潛艇艦隊,或者在特定的海域伏擊航渡中的敵艇,反潛驅逐艦的這些性能缺陷就非常的明顯了,某些時候甚至非常致命。比如在2059年8月份,共和國海軍組織了一次代號為「爪窪虎」的重點反潛行動,參與該行動的24艘反潛護衛艦損失了7艘,其中4艘被美軍巡邏機發射的反艦導彈擊沉,另外3艘則被美軍大型攻擊潛艇擊沉。

可以說,反潛護衛艦的這些缺點是很難改變的。準確的說,在以控制造價、便於大批量建造的前提下,基本上沒有辦法全面提高反潛護衛艦的綜合作戰能力。說得直接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