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零一章 決定性戰役

緊張的氛圍持續了整整一夜,直到天色再次放亮,除了交錯往來的作戰飛機之外,雙方的作戰艦隊並未出現,想像中的海戰也沒有爆發。這種情況又持續了整整一個白天,當太陽再次落下海平面、夜幕再次降臨,戰場上的氣氛又緊張了起來。

7月9日夜間,中途島附近的大海註定不會平靜。

如果說這個時候誰更加急切的希望打響海上決戰的第一炮,那肯定是美軍艦隊的指揮官。

白天的戰鬥中,共和國海軍穩打穩撤,不但讓準備將陸戰隊送上中途島的兩棲艦隊撤了回來,還讓「女媧」號海上基地群向西撤退了大約500千米(撤退行動從5月9日凌晨開始,一直持續到傍晚)。從戰術上講,共和國海軍主動退卻是為了避開美軍的鋒銳,特別是那些一次就能投下幾十枚重型反艦導彈的戰略轟炸機。問題是,隨著兩棲艦隊與海上基地群向西退卻,給美軍帶來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即戰略轟炸機的攻擊距離延長300到500千米、那些戰略偵察機與遠程海上巡邏機的活動範圍也得延伸同樣的距離。千萬別小看這麼點距離,雖然戰略轟炸機的作戰半徑均在7500千米以上,戰略偵察機的活動範圍在5000千米以上,就連遠程海上巡邏機的活動範圍也不會低於4500千米,但是多出數百千米,除了意味著需要降低載彈量之外,還意味著攻擊時間延長,即攻擊頻率降低,由此產生的問題就不能忽視了。

不可否認,在7月8日與9日白天的攻擊中,美軍轟炸機對共和國的兩棲艦隊與海上基地群構成了不小的威脅。按照美軍公布的戰果,在這大約40個小時的戰鬥中,美軍戰略轟炸機總共擊沉了40多艘艦船,其中14艘為兩棲戰艦,其餘為組建海上基地群的快速運輸船,以及向前線運送物資的補給艦。即便美國當局有意誇大了戰果,按照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記錄,在這2天的戰鬥中,共和國海軍總共損失了27艘艦船,其中11艘被美軍轟炸機投射的反艦導彈擊沉。

相對而言,當時對共和國艦船威脅最大的是美軍潛艇。

共和國海軍被迫在7 月9日天亮前讓海上基地群向西轉移,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在夜間的戰鬥中,位於最東面的「新興島」號海上基地遭到美軍潛艇圍攻。雖然在當天晚上的戰鬥中,掩護「新興島」號的反潛戰艦、以及反潛巡邏機擊沉了10多艘美軍潛艇(得到確認的就有8艘),還驅逐了近20艘美軍潛艇,但是在混戰中,除了2艘反潛戰艦被潛艇發射的重型魚雷擊沉之外,還有1艘反潛戰艦被擊傷,被擊沉與擊傷的海上基地模塊船更是多達14艘,結果就是這座最後建成服役的第三代海上基地不得不在7月9日上午退出海上基地群,跟隨其他受損戰艦返回位於塞班島的海軍錨泊地。

問題是,共和國海軍的這種收縮戰術讓美軍的很多戰術都變得更加被動。

拿戰略轟炸機的攻擊行動來說,因為群島東部的主要島嶼在4日之前遭到共和國海軍作戰艦隊毀滅性的打擊,就算美軍想盡一切辦法修復受損的軍事設施,也沒有辦法在短短几日之內讓全部軍事基地恢複運轉,加上從安全形度出發,在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艦隊還沒有被消滅之前,這些島嶼上的軍事基地都沒有安全性可言,所以美軍不得不將戰略轟炸機部署在本土西海岸地區與阿拉斯加,即戰略轟炸機的出擊距離在4000千米到5000千米之間,而且這還是到中途島的距離,而實際出擊距離肯定要更遠一些。在9日之前,美軍的戰略轟炸機能夠24枚反艦導彈,隨著共和國海軍主動撤退,相當於將轟炸機的出擊距離延長,加上護航戰鬥機的活動範圍有限,所以到9日夜間,美軍大部分轟炸機只能攜帶16枚反艦導彈執行攻擊任務。

同樣的道理,部署在本土西海岸地區的戰略偵察機與部署在群島東部的遠程海上巡邏機的活動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事實上,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美國海軍安排的護航戰鬥機。

前面已經提到,為了適應新的戰場環境,美國海軍在戰爭期間開發的F-3制空戰鬥機在正常情況下的作戰半徑高達3500千米,比J-22多出了將近1000千米(後來J-22B將作戰半徑提高到4000千米,也與此有很大關係)。事實上,當時美國海軍投資研製與採購的幾種戰鬥機都有著非常驚人的作戰半徑(和平時期,美軍一般採購1到2種以制空為主要任務的戰鬥機,而在戰爭時期,美國海軍會擴大採購範圍,在主要採購某一種的情況下,還會採購其他作戰用途類似的戰鬥機,比如在採購F-3的時候,美國海軍還採購了F-4與F-5兩種以制空為主的戰鬥機,其中前者是注重性能均衡的重型制空戰鬥機,而後者則是專門為大批量生產而研製的輕型制空戰鬥機)。問題是,在此之前,沒有人料到,美國海軍會在守衛夏威夷群島的時候需要背靠本土作戰,更沒人想到,需要讓戰鬥機飛行4000到5000千米,到中途島與敵人作戰。當然,以當時的技術水平,除非大規模採用輕質材料,並且放棄除了空戰之外的所有戰術性能,不然很難將戰鬥機的作戰半徑提高到4000千米以上。可以說,為了提高作戰半徑,F-3已經犧牲了不少的性能(J-22B提高作戰半徑的辦法就是將機載攔截系統的供電系統與推進器的供電系統合在一起,由計算機綜合管理,在作戰半徑超過3000千米的情況下,攔截系統的作戰效率肯定會大大降低)。

為了給轟炸機提供掩護,美軍在7月7日夜間搶修好了幾座機場,向前線部署了數百架戰鬥機。因為共和國主力艦隊的炮擊過於猛烈,所以群島東部的大型機場與航空兵基地都遭到嚴重破壞,很難在短時間內修復。更要命的是,共和國主力艦隊在炮擊的時候,使用了一種比較特殊的集束子母彈,即部分子彈藥配備了小型爆炸成型戰鬥部,專門用來對付美軍的工兵。如此一來,美軍甚至無法讓受損的轟炸機到群島東部的機場上降落。為了支持護航戰鬥機,美軍只能在野外開闢臨時機場。

也許有人會說,美軍應該在夏威夷群島以東海域部署幾座海上基地。

事實上,早在共和國海軍攻打威克島的時候,美國海軍就想過在夏威夷群島東面部署海上基地,而且做了準備。問題是,當時美國海軍面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沒有足夠多的護航戰艦來保護海上基地。

眾所周知,比航母還樣龐大,而且在組裝之後基本上沒有機動性可言的海上基地更加脆弱,也更加容易受到潛艇攻擊。早在第一座海上基地問世前,就有部分共和國海軍將領提出了這個問題,就連華劍鋒都認為,如果不能解決防潛與反潛問題,海上基地將沒有存在價值。針對這個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擴大反潛範圍,加強反潛兵力密度。為此,海上基地都有數量眾多的護航戰艦,而且在一般情況下,肯定會攜帶數量眾多的反潛巡邏機。拿共和國海軍的第三代海上基地來說,在正常情況下,至少有12艘專業的反潛戰艦掩護,搭載1個聯隊的72架反潛巡邏機,且其中2個大隊的48架為遠程巡邏機,加上反潛戰艦搭載的30多架反潛巡邏機,以及按照需要配備的攻擊潛艇,能在周圍建立起寬達550千米的反潛警戒區域,或者是在某一特定方向上,將反潛警戒區域擴大到1000千米。

除了缺乏反潛戰艦,美國海軍還面臨更大的挑戰,即在西南太平洋上的諾福克海戰之後,共和國海軍加強了在東太平洋地區的潛艇兵力投入,將用來封鎖「北美西航線」的潛艇數量增倍,並且根據美軍反潛兵力的部署與使用情況,制訂了更加全面、也更加高效的破交作戰計畫,加上共和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略進攻、即攻打斐濟群島的作戰行動,美軍的大部分反潛艦艇都得用到更加重要方向上去。

事實上,欠缺反潛力量的不僅是太平洋戰場,還有大西洋戰場。俄羅斯戰敗後,中東戰場上對美軍有利的局面也維持不了多久,加上南非在戰爭態度上的轉變,大西洋上的局面變得對美軍不太有利。共和國海軍在攻打威克島之前,就組織了一支又12艘大型攻擊潛艇組成的「水下艦隊」,該艦隊隨同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船隊到達奈及利亞之後,並沒在幾內亞灣多做停留,而是在拉各斯(奈及利亞西南地區的港口城市)補充了淡水與新鮮食物之後,前往北大西洋。雖然按照計畫,該艦隊將在直布羅陀海峽西面的大西洋海域逗留幾個月,期間將與歐洲國家的艦隊與潛艇進行協同訓練,為今後組建聯合艦隊創造基礎,但是在北上途中,這支艦隊在弗得角群島以西海域襲擊了從杜阿拉(喀麥隆最大的港口城市)駛往新奧爾良的美國船隊,擊沉30多艘超大型貨輪(戰績高達750萬載重噸,更重要的是,這支船隊的所有貨輪都是滿載航行)。受此影響,在6月底,美國海軍不得不將新建成的一批護航戰艦的大部分留在大西洋上。

可以說,當時美國海軍最欠缺的就是反潛戰艦。

受此影響,美國海軍不但不能在夏威夷群島東面部署海上基地,甚至得在幾條主要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