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在瑞士進行的「限武談判」影響,2059年的後3個季度,共和國陸軍在大陸戰場與中東戰場上都無重大進展。相應的,以美國為首的西約集團聯軍在這兩個戰場上也沒有太大建樹。
相對而言,地面戰場上的僵持局面對共和國是利大於弊。
陷入僵局之前,共和國陸軍已經在大陸戰場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即佔領了莫斯科南面的圖拉與東南的梁贊,包圍了東面的弗拉基米爾與東北的雅羅斯拉夫爾,打開了進軍莫斯科的大門。雖然在戰局僵持期間,俄軍拚命加強了莫斯科的外圍防線,甚至武裝了數以百萬計的市民,但是在轉圜空間有限,且沒有戰略迴旋餘地的情況下,俄軍在莫斯科的防禦部署多少都是在做臨死前的掙扎。即便按照俄軍的樂觀估計,只要僵局被打破,共和國軍隊再次發起進攻,俄軍最多在莫斯科堅守3個月。當然,按照袁晨皓與蘇勁輝的估計,再次發起進攻之後,1個月之內就能拿下莫斯科。
不可否認,俄軍的積極防禦部署肯定會給共和國軍隊造成麻煩。
問題是,在打到莫斯科近郊的時候,共和國陸軍面對的最大麻煩不是在進攻路線上負隅頑抗的俄羅斯軍隊,而是持續戰鬥帶來的疲憊與厭戰情緒。
要知道,到2059年第一季度末,大陸戰場上的共和國陸軍主力部隊大都在前線呆了足足12個月,有的甚至超過15個月,官兵普遍較為疲憊,厭戰情緒非常明顯。雖然還沒有出現開小差的現象,更沒有人當逃兵,但是高強度的戰鬥持續下去,而不能給官兵適當的休整機會的話,遲早都會出問題。
可以說,在這個時候讓部隊喘口氣,也是不錯的選擇。
受此影響,從2059年4月份開始,共和國陸軍的主要工作就是調整兵力部署,即讓前線作戰部隊輪換到後方休整,如同第九戰鬥單位、第十戰鬥單位、第七戰鬥單位、第八戰鬥單位這些在戰爭爆發後就參戰,而且一直在前線作戰的主力部隊還被調回國內,大部分官兵都獲得了為期1個月到2個月的探親假。
當然,部隊輪休期間也對裝備做了大調整。
拿第十戰鬥單位來說,在2個月的休整期間,不但更換了所有重型主戰裝備,還更換了所有單兵裝備,基本上是從裡到外全部換新。雖然在休假結束之後,需要花與休假一樣的時間讓官兵進行適應性訓練,但是比起由此帶來的好處,這點時間就算不了什麼了。根據第十戰鬥單位接下來的表現,大致可以斷定,換裝後的戰鬥力至少提高了一倍,而且官兵的戰鬥積極性得到明顯提升。
可以說,對一場世界級的大戰來說,這種長達數個月的休整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相對而言,中東戰場上的共和國陸軍官兵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雖然在「限武談判」期間,已經將戰線推進到兩河流域的西約集團聯軍也趁此機會進行了全面休整,沒再繼續前進,但是優先得到休整的是美軍與以軍,而土軍、以及由美國與以色列扶持的偽敘與偽伊軍沒有進行大範圍休整。更重要的是,共和國與美國已經在是否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問題上達成默契,而且只要沒有打到本土、以色列也不會在戰爭中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以在西約集團聯軍又攻轉守的時候,由共和國領導的集約集團聯軍卻沒有停下來,而是順勢又守轉攻,展開了全線反擊。
不可否認,兩條地面戰線間的相互影響要比陸地戰場與海洋戰場之間的影響大得多。
不管怎麼說,大陸戰場仍然是共和國陸軍的主戰場,受戰略部署影響,中東戰場在當時仍然是次要戰場,或者說是一個以戰略防守為主的戰場。
受此影響,在中東戰場最需要增援部隊的時候,共和國陸軍卻在忙著讓大陸戰場上的地面部隊輪換休整,而沒有把寶貴的兵力派往中東戰場。當時李東石得到的命令也是在穩守防線的基礎上進行有限的反擊,而不是全面戰略反擊。
由此可見,中東戰場上的反擊行動從一開始就不太順暢,甚至可以說不會很順利。
萬幸的是,李東石原本就是一個擅長打防禦戰與防禦反擊戰的指揮官。雖然兵力非常有限,而且戰線過於漫長,但是在這位空降兵出身的將軍的指揮下,以共和國陸軍6個戰鬥單位為核心的集約集團聯軍仍然在整條戰線上發起了反擊,而且打得有聲有色,甚至迫使美軍與以軍不得不提前結束休整,在2059年第三季度末返回戰場。
從長遠影響來看,這輪反擊的最大果實就是讓美軍與以軍沒有能夠按計畫進行休整。
不管軍隊的規模擴大多少,在一支擁有悠久傳統的軍隊裡面,真正的主力戰鬥部隊的數量都是非常有限,而且王牌部隊都有歷史可以追溯,比如共和國陸軍第十戰鬥單位的前身就是有名的空降15軍,而空降15軍的前身又是中野的第9縱隊,如果沒有這些歷史,第十戰鬥單位也不可能成為共和國陸軍的王牌部隊。正是如此,在這場戰爭中,共和國陸軍的王牌部隊只有10個主力戰鬥單位與10個預備戰鬥單位,即便這些戰鬥單位在戰爭期間大發展為戰鬥集團(相當於集團軍)、甚至是戰鬥集團群(相當於集團軍群),可是其基本面貌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即主力仍然是主力,王牌仍然是王牌。
與共和國陸軍一樣,美國陸軍與以色列陸軍也有不少王牌部隊,而且這些王牌部隊也是戰爭期間的絕對主力。戰爭爆發前,美國陸軍有16個在編主力師,而這16個主力師均在戰爭期間發展成軍與集團軍。以色列陸軍的規模要小得多,只有6個主力戰鬥旅,而這些旅也在戰爭期間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擴充。與那些在戰爭期間組建的部隊相比,這些主力部隊的地位明顯高出許多,而且在任何戰場上都是當之無愧的絕對主力。
客觀的講,戰爭消耗的是兵力,打的卻是主力。
可以說,在任何戰線上都有主力部隊,如果沒有主力部隊,也就沒有戰線的說法。如此一來,要想在某一戰線上取勝,就得想方設法的拼掉對方的主力部隊,而消耗主力部隊的最佳辦法就是讓其得不到休整,在接連不斷的戰鬥中耗光有經驗的戰鬥人員,使戰鬥力大幅度下降、甚至喪失作戰能力。
共和國陸軍在中東戰場上的反擊行動就產生了這樣的效果。
雖然中東戰爭比大陸戰爭晚了5個月才打響,而且美國從一開始就拉攏以色列與土耳其,還投入了數十萬大軍,但是西約集團聯軍的進攻行動並不順暢,更談不上順利,主力部隊不但損耗嚴重,官兵的士氣也受到了影響。以2059年4月份的情況來看,中東戰場上的美軍與以軍比大陸戰場上的共和國陸軍更需要休整,而且是充足的休整。為此,美國耗費重金在地中海中部的馬爾他修建了該地區規模最大的軍事療養中心,能夠同時接待10萬名官兵,還花錢從西班牙租下了巴利阿里群島的梅諾卡島,在島上開辦了幾處專門為軍人提供服務的療養場所。按照美軍的計畫,休整工作將持續到2059年底,讓中東戰場上的10個主力師均得到充分休整。
實際情況是,休整工作根本沒有持續到2059年底。
從2059年6份開始,集約集團聯軍就在中東戰場上發起反擊。充當主力的仍然是共和國陸軍的6個戰鬥單位(當時共和國向中東地區派遣了4個戰鬥單位的補充兵力,只是這些部隊被李東石打散,用來補充與加強6個戰鬥單位),提供協助與配合的是兩伊軍隊與流亡到伊拉克的敘利亞軍隊,而庫爾德斯坦的武裝力量則負責敵後游擊戰。看上去,反擊在整條戰線上展開,沒有重點可言。事實上,李東石從一開始就選擇了重點反擊方向,而且共和國軍隊所在的地方就是主戰場。
當時,共和國軍隊的主要反擊方向為敘利亞的代爾祖爾與伊拉克的摩蘇爾。
選擇這兩處反擊地點的原因也很簡單,反擊開始前,戰線基本保持在從底格里斯河上游的迪亞巴克爾到哈布爾河(幼發拉底河的支流)上游的卡米什利,再到伊拉克北部的摩蘇爾(底格里斯河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然後到哈布爾河與幼發拉底河的交匯處,沿幼發拉底河到達海格萊尼耶,最終向西到達伊約邊境線。由此可見,這條戰線非常曲折,至少形成了兩個突出部,即以摩蘇爾為定點的北方突出部、以及以哈布爾河與幼發拉底河交匯處為頂點的中央突出部。再來看李東石安排的反擊行動就能明白,針對摩蘇爾的反擊行動是要守住伊拉克北部地區,阻止敵人沿底格里斯河南下攻打巴格達,而針對代爾祖爾的反擊行動則是要解除幼發拉底河上游的危險,迫使敵人將戰線撤退到敘伊邊境,減緩又西面對巴格達形成的壓力。
問題是,這樣的反擊更像是進攻。
換個角度看就能發現李東石很有可能有另外一個目的,即利用摩蘇爾方向上的反擊行動,引誘西約集團聯軍向伊拉克北部地區增兵,再通過代爾祖爾方向上的反擊行動,切斷伊拉克北部地區西約集團聯軍的補給通道,甚至在反擊成功之後,北上攻打卡米什利,切斷冒進的西約集團聯軍